分享

笃实严谨家风培育出“陈门五杰”(图)

 我的书海601 2017-11-23

原标题:笃实严谨家风培育出“陈门五杰”(图)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石鹏

    距离修水县城约22公里的竹�F村,山林田畴之间有几幢令诸多海内外学者心生敬仰的老房子。这里孕育出了一个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义宁陈氏。义宁陈氏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化大族,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福建上杭迁入江西义宁州安乡(今修水县宁州镇竹�F村)。

    迁入义宁以来,陈氏经棚民之家、耕读之家和官宦之家近200年的文化积蓄,走过了家族史上的辉煌历程,更培育出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五位杰出人物,后世誉之“陈门五杰”。这个在山旮旯里的人家,为何能培育出这么多杰出的人才呢?11月21日,中纪委网站头条的推介,给出了答案。

这块石头上的字让人对这座普通的小村落民宅肃然起敬

    陈氏一族 秉好学重德爱国为家传

    义宁陈氏祖宅陈家大屋占地约3亩,建于清乾隆时期,为典型的晚清民间建筑风格――两层楼房,一进两幢,青砖黑瓦,分上下两厅堂。主厅之名“凤竹堂”,源于“盖凤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凤有仁德之名,竹有君子之节”,旨在训导陈氏子孙秉承好学、重德、爱国的良好家传。

    据中纪委网站的推介,陈氏先祖陈腾远“重信义、轻财贿”,教育子孙要“立仁德之志,操君子之节”,勉励子孙以好学、重德、爱国为家传。陈腾远和他的子孙们就是这样做的。陈腾远“重信义、轻财贿”,儿子陈克绳“用孝义化服乡里”,治理家政井井有条,对公益事业慷慨大方,修祠宇、修考棚、立义渡、起浮桥……

    陈宝箴父亲陈伟琳的临终箴言“成德起自困窘,败身多因得志”,更深刻影响了陈宝箴,铸造了陈氏后代淡泊清廉、锐意进取的良好品质。陈氏一族秉清纯之门风,学问识解,惟取其上。陈寅恪受笃实严谨的家风影响,从小便培养出一种不囿于经书和已有定论的存疑精神以及寻根问底的学术风格,并把严谨治学、爱国爱家的精神传导给家人。

    精神气质 打通了古今中西隔阂

    山恒青,水长流,“凤竹家风”代代传。在陈寅恪研究院负责人李宁宁看来,义宁陈氏这个蜚声海内外的文化大家族留给后世的家规家训,不仅是每一位陈氏后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更是激励整个家族向着更高境界跋涉的精神动力。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义宁陈氏研究者刘经富认为,中国历史上名门望族、文化世家颇多,但是像义宁陈氏这样影响极大的文化显赫之家,并不多见。可以这样讲,从陈腾远到陈宝箴,从陈宝箴到陈寅恪,从陈寅恪到陈封怀,陈家七代人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凤竹之志、君子之节,是一门所系,一脉相承,十分难能可贵。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张求会也表示,义宁陈氏家族,之所以至今仍能令人景仰、赞叹,至关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打通了古今中西的隔阂,既不厚古薄今,又不薄古厚今,既不盲目排外,又不崇洋媚外,展示出成熟的心智和自信的气度,故而在跨越时空的众多领域里创造了无数成功的范例。(江南都市 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