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是最近不得不谈的行业,因为最近几次操作买入品种都有医药相关的指数基金。这个行业几乎所有人都不陌生,整个行业和普通大众国计民生紧密相关。未来不可避免的向老龄化社会演进之路上,医药行业(包括医和药)仍然算是一个朝阳行业。 过去这个行业诞生了很多长牛股,比如恒瑞医药、云南白药等,但未来是不是还会有过去的黄金期,说不准。本文仅从指数基金角度考虑,谈如何来布局医药行业的个人看法,不构成投资建议。 基本结构: 1、行业指数概览 2、行业指数历史业绩回顾 3、行业指数当前估值观察 4、行业指数成长性观察 5、行业指数基金选择 6、总结 1 指数概览 这个行业阿甘能汇总到的有基金对应的指数如下,先来个整体汇总。这个行业竟然有这么多可买的指数?按说也并不奇怪,一是医药本身就是个大行业,细分行业五六个,二是对于长牛股集中营,哪个指数公司、基金公司不看重呢。 医药行业指数概览 这里面最后三个标注绿色的是作为后面比较的基准,前面的才是,共计15支。这些指数选股空间、编制方法不同,导致了历史业绩的分化。300医药、500医药、800医药、上证医药从对应的宽基指数成分股中筛选医药行业的股票;全指医药买入中证全指一级行业医药里面里的股票等等,详细的可去指数官网查编制方法。 虽然指数发布日期有早有晚,比如医疗类3个指数普遍很晚,但还可以从基期开始统计。统计时间段从2016年1月1日到2017年11月1日近12年的跨度,与简单回顾总体业绩不同,得细致分析各指数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才行,因为每个指数由于股票风格等方式影响,会受到市场外在的影响。阶段划分方法同之前文章《长牛的指数有哪些特征?》里一致,七个阶段如下: 20060101-20080105 牛疯长 20080106-20081103 熊急跌 20081104-20090815 熊大反弹 20090816-20140528 熊阴跌 20140529-20150612 牛疯长 20150613-20160122 熊急跌 20160122-20171101 熊震荡 同时为了细化研究最近一个阶段的表现,对2016年初以来的时间段进行了细分。下面分开说,先上一张数据非常枯燥的表格,这些表格我自己常常需要观察半天,信息量很大,希望大家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为了比较方便,将医药的12支指数和医疗的3支分开来说。 这个表格里数据被我标注的花花绿绿,我只说从这张表格里看到的现象和个人猜测,欢迎大家补充。 1、两轮牛疯长+熊大反弹期间: 收益高的:只有医药100在这3个阶段中每个阶段收益都位列前3; 收益差的:2014-2015年牛市300医药、上证医药、细分医药差;07-08牛市国证医药、医药生物和全指医药差,09年大反弹上证医药(怀疑数据缺失)、细分医药、国证医药、申万医药生物差。 这里面,医药100三个阶段全程领涨,可能在于它的等权重设计,暴露了小市值因子,弱化了大市值因子,而2016年前过去十年是小市值因子爆发的十年,这个因子这两年已经失效。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印证:07-08牛市权重发威,所以沪深300医药涨幅最大,医药100位列第3;2016年初到现在这个阶段,医药100业绩反而垫底,这么来看,我自己实盘组合今年买入了部分医药100基金并不是最优的,无他,因为已经来到了“新时代”。 广为人知的全指医药,因涵盖范围广,股票数目最多,所以表现非常中庸,在07年大牛市中表现较差,另两次居中。 2、两轮熊急跌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2008年大跌期间,各个指数几乎收益无区别,这也说明当时的市场几乎是泥沙俱下,整个行业和其它指数一样湮灭,如果历史可以重来,除了空仓别无选择。 在2015年6月开始的股灾阶段里,收益高的:生物医药、医药100和500医药。收益差的:300医药、上证医药、细分医药垫底。这些收益同样展示了小市值因子的生命力。 3、阴跌、震荡阶段: 两个此类阶段中,只有上证医药都表现好,在前3;没有持续表现差的;医药100和300医药有意思,这次表现好,另一次就表现差(医药100最近一次表现差)。这个原因也好猜测,国家队神奇的力量所致。 最近的过去往往更有资格代表最近的将来,当前这个持续两年阶段还需要细致观察,进一步划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