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片时间】第0632期:气管黏液表皮样癌

 影像吧 2017-11-24

气管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资料】

女性,17岁。有慢性咳嗽病史5年,最近出现咯血。

图1气管黏液表皮样癌

A

B

C

D

【影像学检查】

A.B.CT增强扫描见气管内一类圆形结节灶,与气管前壁相贴,基底部等宽于结节最大径,气管壁略受侵犯,病灶轻度强化,内见点状钙化;’

C.D.MPR冠状及矢状重组示病灶位于气管下1/3段前壁

【最后诊断】

气管黏液表皮样癌

【诊断要点】

气管黏液表皮样癌(bronchial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是一种少见的气管支气管肿瘤,仅占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1%〜0.2%。发病年龄为4〜81岁,30岁以下患者约占50%。一般认为来源于气管及支气管黏膜上皮下的腺体,组织学表现与来自涎腺的黏液表皮样癌类似。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前者多见,肿块主要局限在支气管,呈“息肉样”向腔内生长,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管壁受侵犯;可在壁内侵袭生长并侵及邻近肺组织。本病手术切除预后好。

1.临床表现: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常见症状为咳嗽、咯血、哮喘。

2.X线平片:

1)气管和支气管管腔内结节,叶、段支气管多见,约占80%。

2)可伴有阻塞性肺炎和/或阻塞性肺不张。

3.CT表现:

1)平扫气管、支气管腔内边界清晰的卵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可伴发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

2)低度恶性肿块大多限于腔内生长,高度恶性肿块易向腔外生长。

3)约50%的肿块合并点状钙化。

4)增强扫描肿块呈轻度强化。

5)淋巴结转移少。

【分析思路】

诊断依据:

1.患者为女性,17岁。病程长达5年,提示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

2.来自气管前壁的腔内结节,无分叶,境界清晰光整,见点状钙化。

3.基底部轻度管壁浸润,无管壁增厚及腔外肿块形成。

4.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5.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

综合年龄、病程、CT征象以及此部位肿瘤发病率,考虑气管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可能性大。

鉴别诊断:

1.气管鳞癌:①发生于大支气管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气管恶性肿瘤的50%。②发病年龄多> 45岁,进展快,病程短。③肿瘤多位于气管后壁,向腔内生长形成宽基底“息肉样”结节,早期沿管壁浸润性生长并向腔外蔓延。④较早发生淋巴结和/或血行转移。

2.气管腺样囊性癌:①发生率仅次于鳞癌的气管恶性肿瘤,发病高峰年龄在50岁左右。②CT表现为腔内宽基底结节或肿块,表面坏死不光整,病灶易沿着管壁和/或向腔外浸润生长,导致管壁局部增厚,向管腔外生长形成腔外肿块。③较早局部和/或远处淋巴结转移。

3.中央型错构瘤:①大气管腔内“息肉样”瘤体。②无管壁浸润。③钙化及脂肪组织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