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妇科推拿
2017-11-24 | 阅:  转:  |  分享 
  
妇科推拿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绪言



一、中医妇科学发展概况

中医妇科学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千年来对我国妇女保健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将其发展简史介绍如下。

(一)夏、商、周时代

相传在夏代已经使用了文字。商代的文字在夏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当时已认识了许多种疾病,已经有了关于妇科疾病的最早记载。在甲骨,文卜辞中记有:“贞,子母其毓?不井(死)”,这是在当时医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古人对孕妇临产、得病占卜母子安全与否的记载,说明了当时对妇女孕产的重视。

在药物方面,早在《山海经》、《诗经》中就有了介绍妇科常用药物有关常识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在此之前数千年我国劳动人民在同疾病做斗争中所取得的经验,并使之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对关于女子月经的生理、病理以及妊娠诊断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开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由此可见古人很早就对女子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另外对于诊断妊娠期间用药原则也作了较深刻的论述,并记载了妇科的第一个方剂--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依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可见早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兼长于治疗妇女疾病的“带下医”。

(二)两汉时代

到了汉代,妇科学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妇科学专著,如《妇人婴儿方》、《范氏疗妇人方》、《徐文伯疗妇人瘕》、《疗妇人产后杂方》等,但可惜原书多有散,在现在祖国医学书籍中,有专篇论述妇科的,要推后汉张仲景的《金贵要略》为最早,此书除论述内科杂病外,有三篇专门讨论妇科病。如“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主要讨论了妊娠出血,妊娠腹痛,妊娠水肿等证;“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篇”,提出了痉、郁冒、大便难三症,并对产后腰痛呕逆、下利等症立有治法。又如“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论述了热入血室、脏躁、经闭、漏下、转胞、阴吹等症,并提出了有效治法,这些宝贵的经验,直至今日仍有指导妇科临床的重要价值。

伟大的医学家华佗不仅在外科、针灸、药物等方面都有贡献,对于妇科也有研究,据《后汉书。华佗传》记有双胎难产病例:“有李将军者,妻病,呼佗视脉。佗臼:‘伤身而胎不去。’将军言:‘闻实伤身,胎已去矣。’伦臼:‘案脉,胎未去也’。将军以为不然,妻稍差,百余日复动,更呼佗。佗臼:“脉理如前,是两胎,先生者去血多,故后,儿不得出也。胎既已死,血脉不复归,必躁著母脊’,乃为下针,并令进汤。妇因欲产而不通。佗臼:‘死胎枯燥,执不自生。,传人探之,果得死胎,人形可识,但其色已黑。”从这段文字记载可以看出古人在那个时期能凭脉证对一生一死的双胎进行正确的诊断,且用针药合治的方法以下死胎。

(三)晋隋时代

晋代王叔和在《内经》的基础上,对女子的生理和病理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根据他自己的观察,发现有些妇女的月经并非一月一行,因此在他所著的《脉经》一书中,就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并详述了“新产离经脉”与五崩的症状。

北齐的徐之才著有《函月养胎法》,对胎儿发育的叙述较为详尽,同时也论述了对孕妇卫生的要求。

至隋代,以巢元方为主编纂的《诸病源候论》,其中载有妇人病八卷,包括杂病诸候一百四十一论,妊娠病诸候六十一论,将产病诸候三论,难产病诸候七论,产后病诸候七十一论等。分别描述了月水不利,月水不断,月水不通,崩漏,带下,阴肿,阴挺,恶阻,子痫,难产,恶露不尽等病证的多种原因和临床。见证,较为详细,丰富了妇产科的内容。

(四)唐宋时代

唐宋时期,医学发展的成绩较为突出,医学发展日趋专业化,先后出现了很多内、外、妇、儿等专科著作及许多医学全书。

妇科方面,唐代的孙思邀认为妇女有独特的生理特点,主张单设妇科,晚年将自己的经验和唐代以前的方剂,进行了总结,著成《千金要方》,并把妇产一门列在卷首,记载了很多治疗妇女病的经验,广泛讨论了赤白带下,崩中漏下,求子种子,养胎禁食,临产注意,产后护理等问题。其中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公元847年左右出现了我国现存较早的妇产科专著——咎殷的《经效产宝》,全书共三卷,上卷讨论妊娠疾患、保胎法,饮食宜忌及难产等,中、下卷叙述各种产后疾患。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南宋时著名的妇产科专家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共24卷,分为九门,前三门记述了月经的正常生理和月经病,以及一般妇科常见病,并讨论了不育问题,后六门为产科,详细叙述了产前、产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处理方法。该书总结了南宋以前的妇产科成就,内容十分丰富。

这一时期出现的较有影响的妇产科方面的专著,有李师圣的《产论》郭稽中的《产育宝庆集》,朱瑞章的《卫生家宝产科备要,》薛轩的《坤元是保》,杨子建的《十产论》等。

(五)金、元、明、清时代

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刘宗素、朱丹溪、张子和、李东垣,历史上称为“金元四大家,他们对于医学的发展都多有贡献,对妇产科有其各自的专长和学说。

明清时期,妇科学著作甚丰,作者都能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活动,对妇科学有所发展。

明代万全著有《广嗣纪要》,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王肯堂著有《女科准绳》。

清代,有肖慎斋的《女科经论》,沈尧封的《女科辑要》,陈修圆的《女科要旨》及当时最为著名的《傅青主女科》等。

旧国,祖国医学备受摧残,发展缓慢。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古老的中国医药学,如久旱逢雨,枯木逢春,吐露出簇新的花蕾。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为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

二、妇科按摩学的研究范围

由于妇女生理上有经、孕、产、育的特点,病理上有经、带、胎、产等。一些特殊病变,所以有必要对妇女疾病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妇科学正是研究防治妇女疾病的专门学科。

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概括起来,不外以经、带、胎、产、杂病等几类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为主要内容。

妇科按摩学是中医妇科学的一个有机部分,属于中医妇科学的范畴。它以中医妇科学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应用按摩疗法预防和治疗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按摩疗法是通过手法操作活动作用于人体,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妇科按摩学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随着医疗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按摩疗法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范围会不断扩大。

第二节妇女的生理特点





妇女由于解剖上有胞宫,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等特点。胞宫是主月经和孕育胎

儿的主要器官,脏腑是生化气血之源,气血是经、孕、产、乳的物质基础,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因此,对妇女的生理特点,就必须以脏腑、经络、气血为中心来进行讨论,而

脏腑方面以肾、肝、脾、经络方面以冲、任、督、带对妇女生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胞宫



胞宫,亦称子宫和女子胞,属“奇恒之腑”。它的功能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其状如

倒梨形,位于小腹正中,居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接阴道。



胞宫在生理上和心肾二脏及经络中冲脉、任脉的关系最为密切。《灵枢.五音五味篇》:“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素问.评热病论》说:“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素问.奇病论》说:“胞脉者,系于肾。”由于月经的通行和胎儿的孕育都有赖于血液,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所以,胞宫的生理功能与心、肝、脾三脏也有关系。



二、月经



(一)月经的生理现象



健康女子一般到14岁左右,月经开始来潮,称为“初潮”。初潮年龄可早自10到

12岁,迟至18岁左右,除妊娠期、哺乳期不行经外,一般一月一行,按期来潮,至49岁左右,月经闭止,称为“绝经”。



此外,还因体差异而有“居经”、“季经”、“避年”、“暗经”、“激经”等。这些均为生理上的个别现象,如在临床上不伴有明显症状者,一般不作疾病论治。



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每次经量大约50到100毫升,行经持续3到7天,可因情志或生理环境的改变,引起经期、经量的改变。



在行经前或行经期间,可能伴有轻微的小腹坠胀,腰酸肢软,两乳作胀,头晕纳差等症状,一般无须处理,待行经过后,其证自然消失。



(二)月经产生的机理



月经的产生,是脏腑、气血、经络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而血为脏腑所化生,由经脉输注到达胞宫。所以月经的产生与调节,受着脏腑气血盛衰,经络通畅与否的直接影响,要了解月经产生的机理,就必须从这些方面来阐述。



1、月经与脏腑气血的关系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而血又源于脏腑,五脏功能健旺,血脉立场,血海充盈,经候如期。气之与血,相辅相成,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因此,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上,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是运行血的动力,气血又为脏腑所化生,尤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肾肾主藏精气,其盛衰关系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由此可见,孕育“天癸”的产生,女子开始按期来月经,具有孕育的能力,而“天癸”的产生正是因为肾的精气充盛的结果。



肝肝为藏血之脏,司血海,主疏泄,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流的作用。全身各部化生的血,除营养周身外,其有余部分,在女子则下注血海而为月经。但其藏血作用又取决于肝的疏泄功能。肝气宜于条达而恶抑郁,肝气畅达则血脉流通,经候如常,如肝气失于疏泄,则影响肝之藏血功能,而导致月经异常。



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旺盛,血海充盈,则经水有源,按时而下,《女科经论》:“妇女经水与乳,俱由脾胃所生。”



2、月经与经络的关系胞宫主月经与孕育胎儿,它与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冲、任二脉对胞宫的作用尤为重要。



冲脉“冲为血海”,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是气血汇聚之所,对女性生理的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任脉任有“妊养”、“担任”之义,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都属任脉总司,故称“阴脉之海”为人体妊养之本。“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说明了月经与冲、任二脉的关系。



三、妊娠与产育



(一)妊娠



从受孕到分娩这个阶段,称为妊娠。女子发育成熟后,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男女媾精,女成胎孕。



受孕以后,一身之阴血,皆聚于胞宫以养胎,故月经关闭。孕妇初期常有喜食酸味,恶心亿吐等现象。怀孕3个月后,小腹逐渐膨隆,乳房开始增大,乳头乳晕颜色加深。四五个月后,孕妇可自觉胎动。至妊娠晚期,因胎体的增大,压迫膀胱和直肠,常可引起尿频或不通,以及大便秘结等现象。

二、产育



孕期一般为10个月(28天为一妊娠月),届时自然分娩,为足月顺产。



产后,由于分娩时的产创或出血及体力消耗,造成身体气血亏虚。因此在产后一二天内常可见到轻微的畏寒、肢冷、自汗、乏力、头晕等症状,如无其它致病因素,经过合理调养,一般可在短时间内自行消失。



新产之后,常有余血浊液从阴道流出,称为“恶露”,其色先为暗红色,逐渐由深变浅,其量亦逐渐减少,大约20天左右干净,这是正常现象。通常经过50天左右的适当休息后,除有哺乳的特殊生理功能外,整个身体即恢复常态。

第三节病因与病理







一、病因



病因,是发病的原因,也就是致病因素。祖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邪气两个方面。正气是指人体对疾病的防御、斗争和修复能力。邪气是指对人体有害的致病因素。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疾病症候的表现,是正邪相争的反应。一般说来,人体正气旺盛,邪气不易侵入,人体就不会得病,即《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人体正气虚弱,就不足以抵抗外邪,邪气就可乘虚而入,侵犯人体,发生疾病,即《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在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的病因中,主要是外感寒、热、湿邪及情志内伤这些方面。它们都能够引起气血运行以及气机升降失常,在临床上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如气虚、惜滞、气逆、气陷、血虚、血热、血寒、血瘀等。



其它如房室不节,产育过多,劳逸失常,跌仆外伤,邪毒感染等,亦为妇科常见的发病因素。



二、病理



妇科的发病机理,可概括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以及冲、任督、带损伤三个方面。



(一)脏腑功能失调



妇人以血为主,在脏腑中,脾主统血,肾藏精,精血互化。肝藏血,心主血。所以,在妇科疾病中常以这些脏器的功能失常为多。



肾肾藏精,胞脉系于肾,若先天肾气不足,或因早婚多产,房劳伤肾,冲任不固,则易导致经行先后无定期等证。若肾气亏损,精血不足,可见月经过少,闭经等证。若阴虚内热,热传冲任,迫血妄行,又可出现月经先期,崩漏等证。若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可出现带下清稀,宫寒不孕等证。



肝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若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常可引起月经不调,痛经等证。若郁久化火,热伤冲任则出现月经先期,崩漏,经行吐衄等证。若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则致恶阻。若肝郁脾虚,湿热内生,下注冲任,则见带下,阴痒。

脾脾生血,统血,主运化。脾虚化源不足,冲任失养,可见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脾失统摄,可见月经先期,崩漏等证。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则为妊娠水肿;湿浊下注,则为带下。



心心主血,藏神。若忧虑伤心,心阴暗耗,营血不足,血海不能按时而满,则见月经不调,闭经诸证。若心火偏亢,不能下交于肾,而见经断前后诸证,脏躁,妊娠心烦等。



(二)气血失调



气血失调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发病机理。因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都是以血为用,以致机体相对处于血不足,气有余的状态。然气血之间相互资生,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但在病理变化上,仍要区别血病和气病的不同机理。一般说,寒、热、湿常易引血分受病,如热邪与血相搏,迫血妄行,则见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胎动不安等证。寒邪与血相搏,血为寒凝,则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闭经等证。湿邪,其性滞着,且易下注,湿与热合则为湿热,易致带下,阴痒。湿与寒并则为寒湿,易致通经,闭经等证。此外,情志的变化,常引起气分病变而涉及血分,如气逆则血上,气陷则血下,气虚则血脱,气滞则血瘀,而产生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行吐衄症瘕,恶阻等病。由此可见,妇女虽血为主,但血赖气生,赖气以行,故气血调理与否也为产生妇科疾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三)冲、任、督、带损伤



冲、任、督、带四脉与妇女生理关系密切。如若损伤,可产生经、带、胎、产诸病。引起冲、任、督、带损伤的原因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方面的则有邪毒感染和房室不节,损伤冲任;间接方面的则由气血不和或脏腑功能失常,而致冲、任、督、带为病。其病理变化常有虚实两端。如因受寒饮冷则血凝气滞;热邪内盛则迫血妄行;湿痰下注则经脉壅滞;情志抑郁则气滞血瘀;恼怒火动则血行逆乱,凡此皆属于实。如劳倦伤气,血失统摄,或孕产过多过频,精血耗损,此皆属虚。由于气盛血亏或气滞血瘀而使阴液不能输布,阳气失于宣通,影响了冲、任、督、带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产生经、带胎、产等病。因此,冲、任、督、带损伤是引起妇科疾病的内在原因之一。



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及冲、任、督、带损伤,虽各有其不同的发病机理,但三者往往是相互影响的。

第四节四诊概要



妇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基本上于内科相同,但由于妇女在生理病理上都有其特点,故在诊断上也有特异之处。

一、望诊

望诊是医生用视察病人外部的神、色、形、态(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异常变化,以推断疾病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结合妇女疾病的特点,简略介绍以下内容。

(一)望月经

月经量多,色深红,质稠有块者,多为血热。量多色淡,质稀薄,多为气盛。经行量少。色黯有块者,多为血瘀。量少色淡,多为脾虚血少之证。若经行先后不定,量或多或少者,多为气郁或肾虚。

(二)望带下

带下色白而清稀,味腥,多为虚证,寒证。色黄或赤,稠粘臭秽,多为实证,热证。如带下量多,色白如涕如唾,多为脾虚湿注。如带下量多,质清稀,多为肾虚。如带下色黄,稠粘臭秽,自觉外阴搔痒者,多为感染湿毒。如带下色白或黄,或赤白带下,淋漓不断,微有臭气者,多为脾经湿热。如杂色互见,恶臭难闻者,应注意是否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三)望恶露

如恶露量多,色红者,多为血热。若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断者,多为气虚。如量少有块,且伴有小腹痛疼,拒按者,多为血瘀。

二、闻诊

(一)闻声音

语言低微多为气虚。时欲叹息者,多为肝郁。声高气粗者多为实证。

(二)嗅气味

如经、带臭秽者,多为有热。腥臭者,多为寒湿。腐臭难闻者,多为湿热蕴结成毒,也可为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表现。三、问诊

问诊是诊断疾病的主要方面。

(一)问年龄

妇科疾病的发生,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从月经初潮到绝经这一阶段,生理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亦有差异。如青春时期,肾气初盛发育尚未完善,常易引起月经周期失常的某些疾患。中年妇女为胎产哺乳三期,易伤阴血,血伤则肝失所养,经、带、胎、产等病均易发生。绝经期妇女肾气渐衰,易致阴阳失调而出现月经紊乱,绝经前后诸证等。此外,肿瘤的发生也与年龄有关。

(二)问现病史

主要是了解发病时间,原因,症状和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否经过治疗以及治疗效果等。

(三)问月经史

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持续时间,经量,经色,经质的变化,行经时有无痛处,末此月经的时间、性状等。

如初潮年龄过迟,周期不定,量少色淡,则常为肾气未充,冲任欠盛,或脾胃虚损,生化之源不足所致。

如经来先期,量多色红或瘀,时夹血块,喜冷畏热,多属热。若经行后期,量少色黯或淡,喜热畏冷,多属寒。若经行先后不定期,经量或多或少,则为肝郁或肾虚,再如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拒按,多属实证。行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多属虚证,小腹冷痛得热痛减,属寒痛。经将行而小腹痛,痛甚于胀者,属血瘀;胀甚于痛者,属于气滞。

育龄期妇女,如月经一贯正常,突然闭经不行,当注意是否妊娠。

(四)问带下

主要了解带下的多少,色的变化,质的稠稀,气味的异常以及伴随症状等,从而辨别带下病的寒、热、虚、实,但应结合望诊、闻诊进行辩证。

(五)问婚产史

对已婚妇女,应询问结婚年龄(再婚年龄),丈夫年龄及健康状况,妊娠次数,妊娠及分娩的情况,以及有无流产、早产、难产和产后并发症等情况。

(六)问既往史

要了解与现在史及妇科疾病关系比较密切的病症,及其治疗方法与效果(包括手术)。对药物有否过敏反应,以帮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七)家族史

了解家属有无遗传性、传染性疾病及肿瘤等病史。

(八)个人史

包括工作、生活、嗜好以及卫生习惯等。

四、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腹诊两部分。

(一)脉诊

妇人之脉,一般比男子较弱,略沉而柔,有的尺脉较盛,有的右大于左,这些均为正常脉象。现将经、带、胎、产之常脉与病脉分别叙述如下:

1、月经脉月经将至或正值经期,无身热,口苦,脉见弦滑或滑数者,为经期正常脉象。若脉见洪大,滑数有力者,为冲任伏热,多见于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若脉沉迟而细者,为阳虚内寒,血海不足,可见于月经后期,月经过少。如脉细数,为血热伤津,阴亏血少之候,多见于血枯经闭。崩中初起,脉虚大弦数。暴崩出血不止,脉虚大而芤。久漏不止,则细弱。如反见深、洪、数、急者,则多属重证,须引起注意。

2、带下脉带下量多,色白或黄,脉见弦数者,则多为湿热下注。若白带粘稠如涕,脉见缓滑,多为脾虚湿阻。白带清稀,两尺脉沉迟微弱者,则为肾阳虚衰。

3、妊娠脉经停二三个月,思酸作呕,六脉平和或两尺滑利,则为有孕脉象。但也有体弱妇女脉象素弱,如停经二月以上,尺脉按之不绝者,亦为有孕之征,《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手少阴脉动甚者,妊之也。”

若怀孕以后,六脉沉细短涩,或两尺脉弱而又持续不匀者,多为气血虚弱,应慎防流产。

(二)腹诊

当闭经或经行腹痛时,应按其小腹是否有块。如有块而坚硬,推之不移,按之痛甚,为血瘀。按之无块,或疼痛减轻,为血虚。按之有块,推之可移,则为气滞。

在应用四诊进行辩证的同时,必要时还应结合妇科有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第一节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和经量的改变,也就是经期不调和经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过多、过少等。除有其量的改变外,常伴有经色质的异常及其它症状。

一、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一周以上,甚至十余天一潮的称为“月经先期”,亦称“月经提前”。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血热妄行和气虚冲任不固所致。

1、血热素质阴虚,或素食辛辣食物,或过服温热之药,或肝郁化火,或阴虚内热,均能影响冲任二脉的正常功能,迫使经血先期而下。

2、气虚饮食劳倦,思虑过渡,损伤心脾,心脾气虚,血失统摄,以致月经先期而至。

辩证论治

血热型

主证月经先期,量多,色红或紫,质稠或伴有面赤,心烦口渴,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多滑数或弦数为实热。月经先期,量少、色红,或淋漓不尽,质粘稠,面红,潮热,手足心热,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为虚热。月经先期,经量或多或少,血色鲜红或紫红或挟有瘀块,乳房、胸胁和小腹肿痛。

治则清热凉血。

选穴膈俞、脾俞、大肠俞、关元、盲俞、气冲,重用揉按小腹凉血法。

2、气虚型

主证月经先期,量多,经色红,质稀,面色萎黄,精神倦怠,饮食无味,心悸,气短,小腹有空坠感,舌质淡,脉虚。

治则益气养血。

选穴肺俞、肝俞、膈俞、次缪、中脘、气海。重用推揉腰背养血法。

(基本手法)

1、揉按小腹凉血法患者仰卧,医者用单掌揉、按小腹;双拇指揉按脐下冲任脉路线;拇指揉按关元、盲俞,双拇指同时压放气冲,反复3到5遍;掌或拇指揉按大腿内侧敏感点。

2、推揉背腰养血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两掌分推背腰部;掌根按揉脊柱两侧(重点部位肝俞至大肠俞及腰骶部);拇指按压肝俞、三焦俞、肾俞、次缪等穴;手掌揉推八缪部位。

二、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延长,超过三十五天以上者,叫做“月经后期”,亦称“月经错后”或“经迟”。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以致血海不能按时满盈。本病多见于血寒、血虚、气滞三型。

1、血寒经期感受寒凉或过食生冷,冒雨涉水或素体阳虚,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寒邪搏于冲任,血为寒滞,经脉不通,以致经行后期。

2、血虚因长期失血,或重病久病,血虚气弱,血海不足,经水不能如期来潮。

3、气滞愤怒忧思,气滞血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以致月经后期。

辩证论治

1、血寒型

主证经期迟后,量少有块,色暗红,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正常,苔白滑,脉沉紧,属实寒。经行后期,色淡量少,质清稀,腹痛绵绵,喜暖喜按,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腰酸无力,面色光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属虚寒。

治则温经散寒。

选穴肺俞、脾俞、次缪、中脘、足三里,重用揉搓八缪温经法。

2、血虚型

主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空痛,头晕,心悸,面色萎黄,舌质淡,苔少,脉虚细。

治则补血益气。

选穴肺俞、三焦俞、肾俞、次缪、中脘、关元。重用推揉背腰养血法。

3、气滞型

主证月经后期,量少或色正常或暗红有块,胸胁、乳房胀痛或小腹胀痛,舌苔正常或薄黄,脉沉弦无力,为气滞。

治则开瘀行气。

选穴肺俞、肝俞、三焦俞、膻中、气海、期门。重用推摩胸胁舒肝法。

(基本手法)

1、揉搓八缪温经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两掌分放于骶部两侧,自上而下揉至尾骨两旁;双拇指反复揉压骶后孔;拇指揉压肺俞、脾俞、次缪等穴;患者仰卧,揉压中脘、中极、足三里等穴。

2、推揉背腰养血法见月经先期。

3、推摩胸胁舒肝法患者左侧卧位,医者两掌于右胁下自上而下分推,掌摩胁肋部;然后用手掌推颤法(用力一定要适宜);拇指揉压肺俞、肝俞、三焦俞;患者仰卧,按压颤、气海、期门等穴。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或提前或延后,无一定规律,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愆期”。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气血不调,冲任功能紊乱,以致血海蓄溢失常。临床上以肝郁、肾虚为多见。

1、肝郁肝主疏泄喜条达,因情志郁结或愤怒过度,以致肝气逆乱,血随气下,气乱则血亦乱,冲任因而失调,经期先后不定。

2、肾虚禀素体弱,肾气不足或房事不节,损伤冲任,以致肾气失守,闭藏失职,或接近绝经年龄,肾气衰竭,以致天癸生化失期,血海蓄溢失常,则月经错乱。

(辩证论治)

1、肝郁型

主证经期或先或后,行而不畅,胸闷不舒,乳房、两胁及小腹胀痛,苔薄,脉弦为肝郁。

治则舒肝养血。

选穴肺俞、肝俞、膈俞、肾俞、次缪、气海,三阴交、太冲。重用推摩胸胁舒肝法。

2、肾虚型

主证经来或先或后,量少,色淡,质稀薄,面色晦暗,头晕耳鸣,腰酸如折,小腹空坠而痛,舌质淡,苔白滑,脉沉弱。

治则补肾调肝。

选穴肝俞、脾俞、肾俞、次缪、气海、归来、足三里、三阴交。重用揉搓腰腹补肾法。

(基本手法)

1、推摩胸胁舒肝法见月经后期。

2、揉搓腰腹补肾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两掌根反复揉搓骶腰部及两侧肾俞穴;拇指揉压肝俞、脾俞、次缪;患者仰卧,双拇指揉压气海、归来、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第二节痛经



妇女在经期后或行经期间,小腹部有剧烈的疼痛,腰酸,影响工作及学习者,称为痛经。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气血运行失调所致,即为“不通则痛”。临床上一般分为虚、实两类。实证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虚证有肝肾亏损、气血虚弱。

1、气滞血瘀因情志失调,肝气不舒,气机不利,气滞血瘀所致运行不畅,经血滞于胞中而作痛。

2、寒湿凝滞久居阴湿之地,或行经期间涉水受寒,或过食生冷,寒湿客于胞宫,经血受阻,血行不畅而作痛。

3、气血虚弱平素气血不足,或在重病久病之后,血海空虚,或体弱阳虚,血运无力而作痛。

4、肝肾亏损禀素体弱,或房事不节,损伤肝肾而致冲任不足,经行之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故痛。

(辩证论治)痛经的主要症状是疼痛。这种疼痛的特点是伴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因此,辨“痛”是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抓住这个痛的特点、性质、时间等进行分析,再结合全身症状,即可辩证施治。

1、气滞血瘀型

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剧烈胀痛,拒按,经量少,行而不畅,经色紫暗有血块,胸胁或乳房胀痛,舌质正常或有紫点,脉沉弦。

治则调气活血、行瘀止痛。

选穴血海、三阴交、三焦俞、天枢。重用揉按俞穴止痛法。

2、寒湿凝滞型

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减,量少、有血块、白带多、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紧或沉迟。

治则温经散寒,理气化瘀。

选穴脾俞、腰阳关、环跳、肓俞、中极、阳陵泉。重用按摩俞穴化湿法。患者仰卧,医者用单掌或双掌反复推摩小腹部;揉压育俞、中极、阳陵泉;患者俯卧,拇指揉按脾俞、腰阳关、环跳等穴。

3、气血虚弱型

主证经前或经停时小腹绵绵作痛,且有小腹空坠不适,按之痛减,经量少,色淡,质稀,面色苍白,头晕无力,舌质淡,苔薄,脉虚细。

治则补益气血。

选穴隔俞、肝俞、脾俞、次缪、关元、三阴交、足三里。重用摩揉俞穴益气法。

4、肝肾亏损型

主证经来色淡量少,经行后小腹作痛,腰肌酸胀,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则调补肝肾。

选穴肝俞、脾俞、肾俞、次缪、中脘、育俞、气海。重用揉搓腰腹益肾法。

(基本手法)

1、揉按俞穴止痛法患者俯卧,医者两掌重叠按揉药骶部,拇指反复揉按八缪穴;双拇指重按三焦俞、次缪穴;患者仰卧、按压天枢、五枢、血海、三阴交。

2、摩揉俞穴益气法掌摩气海、关元;两手拇指反复揉按脐下冲任脉路线,按摩足三里、三阴交;俯卧位、揉压膈俞、肝俞、脾俞、次缪等穴。

3、揉搓腰腹益肾法患者俯卧、医者用两手掌根反复揉搓腹部两侧;然后两拇指放于两侧肾俞穴上,同时按揉数十次;掌搓命门,肾俞穴(至小腹内有微热感为度);拇指分别按揉肝俞、脾俞、肾俞、次缪;仰卧位,掌摩腹部,拇指按揉中脘、育俞、气海等穴。

第三节闭经



女性年满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建立,忽又数月不来,并伴随其它症状者,称为“闭经”,前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后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病因素虽多。概括起来不外乎虚实两类。虚者多属血亏。实者多属血瘀。临床上一般分为气血虚弱、气滞血瘀、肝肾亏损、寒湿凝滞等症。

1、气血虚弱饮食不调,损伤脾气,化源不足,或失血过多,或重病久病虫积等损伤气血,冲任失养,血海空虚,而致闭经。

2、气滞血瘀多因七情内伤,肝气郁滞,久滞血瘀,胞脉闭阻;或妇女素食酸冷之物;或在行经期受寒着凉;使血凝于下,瘀结而成。

3、肝肾亏损先天肾气不足,或房事不节,损伤冲任,或血虚日久,肝肾亏损,导致冲脉不盛,任脉不通而月经闭止。

4、寒湿凝滞经来之际,感受寒湿,或过食生冷,脾虚湿盛,寒湿之邪虚客于冲任,血为寒湿所凝,壅滞不通而致闭经。

(辩证论治)

1、气血虚弱型

主证停经、面色萎黄;头晕、心悸、气短、神倦;舌淡,苔薄,脉虚细。

治则养血滋阴,填补冲任。

选穴气海、中脘、三阴交、膈俞、脾俞、肾俞、次缪。重用推揉腰背养心法和摩揉小腹益气法。

2、气滞血瘀型

主证停经,面色晦暗,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闷胁胀,腰酸带下,脉弦兼瘀血内阻者,小腹胀痛,按之尤甚,舌紫苔白,脉弦涩。

治则行气活血,通调冲任。

选穴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重用按摩俞穴行气法。

3、肝肾亏损型

主证停经、面色晦黯、耳鸣、腰酸、神倦。偏肝肾阴虚的,身体消瘦,午后潮热盗汗,两颧发红,手足心热,皮肤干燥,舌苔花剥,脉细或细数。偏肾阳虚的,肢冷畏寒,夜间小便多,腰膝均软,舌质淡胖嫩,苔白,脉沉迟。

治则偏肝肾阴虚的以滋肾养肝;偏肾阳虚的以温养肾阳。

选穴

(1)肝肾阴虚气海、关元、中极、肾俞。重用揉摩血海养阴法。

(2)肾阴虚膈俞、肝俞、肾俞、公孙。重用揉擦命门温肾法。

4、寒湿凝滞型

主证停经,目窝发青,四肢不温,小腹冷痛,胸闷恶心,大便溏,白带多,苔白厚腻,脉濡缓或沉紧。

治则偏寒宜温经散寒,偏湿宜燥湿化浊。

选穴

(1)偏寒命门、脾俞、关元、中极。重用揉搓肾俞温经法。

(2)偏湿风门、脾俞、关元、阳陵泉。重用搓揉八缪祛湿法。

(基本手法)

1、推揉腰背养心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两掌分推腰背部;掌根按揉脊柱两侧(重点部位肝俞至大肠俞及腰骶部);拇指揉压膈俞、肾俞、脾俞、次缪;手掌推揉八缪部位。

2、摩揉小腹益气法患者仰卧位,医者手掌反复缓摩小腹部;两掌重叠轮状按揉气海、关元;双拇指交替揉按脐下冲任脉路线;按压中脘、三阴交。

3、按摩俞穴行气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掌反复按摩小腹部(脐下气海,关元部位);拇指按压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患者俯卧,医者用两手拇指按揉肝俞至大肠俞一段,按压肝俞、肾俞、脾俞等穴。

4、揉摩血海养阴法单掌反复揉摩血海穴处数分钟。

5、揉擦命门温肾法单掌反复揉擦命门穴处。

6、揉搓肾俞温经法患者俯卧,医者两拇指按揉、掌搓两肾俞穴;掌搓命门,腰阳关。

7、搓揉八缪祛湿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两掌反复揉搓八缪穴,疑小腹内有温热感为度。

第四节崩漏



妇女不在行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称为崩漏。一般以突出出血,来势急,血量多叫“崩”,来势缓,血量少,淋漓不断称为“漏”。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冲任损伤,不能固摄所致。导致冲任损伤的原因,多以血热、气虚、血瘀、肝肾阴虚等。但以血热、气虚较为多见。

1、血热素体内热,过食辛辣食物,或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火,或阴虚内热,以致热伏冲任,迫血妄行,致成崩漏。

2、气虚素体虚弱,忧思过度或饮食不节,或劳倦饥饱损伤脾气,以致中气下陷,冲任不固,血失通摄而致崩漏。

3、血瘀经期、产后余血不尽,或情志内伤,或感受外邪等,以致瘀血停滞,冲任失调,而致瘀血不尽,阴血不得循经相搏而下,而成崩漏。

4、肝肾阴虚《内经.阴阳别论》云:“阴虚阳搏谓之崩”,如先天不足,或早婚、多产,或房事不节,损伤精血,以致肝肾阴虚闭藏失职,冲任不固,发为崩漏。

(辩证论治)本证的辩证,在出血期除观察血量的多少,血色的深淡,血质的稀稠外,还应注意腹部有无疼痛,并结合全身症状及舌苔、脉象,辨别寒、热、虚、实。

1、血热型

主证骤然大量下血,色深红或紫黑挟块,烦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则清热凉血,佐以止血。

选穴气海、关元、血海、水泉、三阴交。重用按揉四穴清热法。

2、气虚型

主证暴崩而下,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色淡红,质清稀,精神倦怠,心悸,气短,不思饮食,舌淡苔薄,脉虚细无力。

治则补气、固冲、摄血。

选穴关元、脾俞、肾俞、次缪、足三里。重用摩腹点穴补气法。

3、血瘀型

主证漏下淋漓不止,或骤然下血甚多,色紫黑有块,小腹疼痛拒安顿血块下后疼痛减轻,舌质正常或有紫点,脉沉涩。

治则活血化瘀,佐以止血止痛。

选穴五枢、维道、曲骨、膻中、血海、三阴交、肝俞、三焦俞。重用按拿腰腹化瘀法。

4、肝肾阴虚型

主证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色鲜红,腰酸腿软,头晕、目眩、耳鸣、颧赤、手足心热,甚至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苔薄脉弦细而数。

治则滋补肝肾,固冲止血。

选穴关元、水分、中脘、肾俞、腰阳关、阳陵泉、三阴交、太溪。重用揉搓腰腹固冲法。

(基本手法)

1、按揉四穴清热法患者仰卧位,医者两手拇指按揉曲池、太冲、阳陵泉、水泉等穴。

2、摩腹点穴补气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用单掌根按压腰骶部两侧膀胱经第一侧线,反复3到5遍;双拇指按揉骶后孔;多指按拿腰部肾俞穴;按揉肝俞、三焦俞;令患者仰卧位,双拇指按揉脐下冲任脉路线;多指拿按小腹部,拇指揉按膻中、五枢、血海、三阴交等穴。

4、揉搓腰腹固冲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两手拇指按腰骶部;掌或鱼际部反复揉搓肾俞、命门穴;患者仰卧位,医者多指或双拇指交替揉按脐下冲脉任脉路线,反复3到5遍;拇指揉压中脘、关元、阳陵泉、太溪。

第五节绝经前后诸证



妇女在四十九岁左右,月经终止,称为“绝经”。有些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行紊乱,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烘热汗出,五心烦热,或浮肿便溏,腰均骨楚,倦怠乏力,甚或情志异常等,称为“绝经前后诸证”。

(病因病理)妇女届近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血不足,阴阳平衡失调,出现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肾阳虚衰,经脉失于温养等肾阴肾阳偏胜偏衰现象,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故肾虚是致病之本。

(辩证论治)本病治疗应以补肾气,调冲任为主;配合调情志,节嗜欲,适劳逸,慎起居等。并注意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

1、肾阴虚

主证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均软,或皮肤感觉异常,口干便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滋阴柔肝,育阴潜阳。

选穴百会、头维、风池、曲池、内关、肝俞、肾俞、阴陵泉、太溪、涌泉。可用推抚全身舒畅法;疏肘取穴育阴法;揉拿小腿滋阴法;揉压腹部消导法;挤压头部镇静法;擦抹俞穴潜阳法。

2、肾阳虚

主证面色晦黯,精神萎靡,形寒肢冷,纳差腹胀,大便溏薄,或面浮肢肿,尿意频数,甚或小便失禁,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

治则温肾扶阳。

选穴中脘、关元、百会、肾俞、手三里、阳池、神门等穴。可采用推抚全身舒畅法;揉压夹脊宁神法;搓擦腰骶温阳法;揉拿四肢养血法;推击头部醒脑法;揉捏颈部安神法。

(基本手法)

1、推抚全身舒畅法双手由肩背部沿膀胱经路线推抚至足跟,或从胁肋部沿胆经路线推抚至足外踝部数遍。

2、疏助取穴育阴法双手多指由脊柱沿肋间隙向两侧分推数遍;双拇指揉压肝俞、脾俞、肾俞各半分钟;单掌由肝俞推至三焦俞数遍。

3、揉拿小腿滋阴法多指揉拿小腿后部数遍,拇指重压跟腱半至1分钟;拇指轻揉、重擦涌泉穴2到3分钟,揉压三阴交穴。

4、揉压腹部消导法掌反复推揉上腹部,拇指揉压中脘、建里;拇指揉小腿胃经路线,重压足三里。

5、挤压头部镇静法双掌自前后、左右相对挤压头部十数次;拇指揉压风池、头维穴。

6、擦摩俞穴潜阳法拇指或多指快速擦摩百会穴500次,双拇指由两侧率谷穴向后或后下方快速擦摩500次,称为“前后扫散法”。

7、揉压夹脊宁神法叠掌揉压背腰部膀胱经路线,拇指重拨压腰背部夹脊穴。

8、搓擦腰骶温阳法掌搓八缪穴数分钟,侧掌或小鱼际部搓搓命门、肾俞穴;一手拇指压白环俞,另手中指压长强(同时相对用力挤压两穴)。

9、揉拿四肢养血法掌揉、多指揉拿四肢部,拇指揉压双内关、神门穴;双拇指同时揉小腿胃经路线和足部脾经段,重压足三里、公孙穴。

10、推挤头部醒脑法双手末节指腹由前额交替推抖至后枕部数遍,并轻拍击巅顶部,多指捏拿、敲击头部。

11、揉捏颈部安神法多指反复揉捏颈部,拇指或中指、食指由风府穴向两侧乳突部揉压枕骨下缘,重揉压安眠穴。

第三章带下病



“带下”其义有二,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带下,是泛指妇科的经、带、胎、产疾病而言,因为这些疾病均发生在束带以下的部位。狭义带下,是指妇女阴道内流出的一种粘稠液体,如涕如唾,绵绵不断,通常称为白带。如王孟英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女子在发育成熟期,或经期前后,或妊娠初期,白带可相应的增多,不作病论。如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变化,或伴有全身症状者,即称“带下病”。

(病因病理)产生白带的主要原因分内外两种因素。内因与任、带二脉有密切关系,任脉失约,带脉不固,水湿下注,逐成带下。任、带二脉受病,与脾虚肝郁,湿热下注,或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有关,其中尤以脾为更重要;外因是感受湿毒所致。临床以白带、黄带、赤白带为多见。

1、脾虚由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脾气受损,水精不运,反聚为湿,流注下焦,伤及任脉,而为带下。也有因脾虚湿盛,反而侮肝,肝郁生热,湿热下注而致者。

2、肾虚素体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或房劳多产,伤及肾气,而使带脉失约,任脉不固,逐致带下。

3、肝火由于情绪刺激,肝气内郁,日久热化火,下注任、带二脉而致带下。如《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带下有由肝经怒火之下流者。”

4、湿毒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因手术所伤,湿毒之邪乘虚而入,损伤任带二脉,而为带下。

(辩证论治)带证病机,与脾密切相关,脾失健运,是产生白带病的内在原因,故治疗多以健脾、升阳、除湿为主。但结合临床见证,有疏肝、固肾、清热解毒等法。若带下清冷,滑脱无禁者,更应温补肾元,固涩止带。

1、脾虚

主证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光白或萎黄,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溏,两足跗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选穴脾俞、胃俞、三焦俞、中脘、关元、足三里。可采揉按背部健脾法、揉按中脘和胃法、揉摩关元温补法。

2、肾虚

主证白带清冷,量多,质稀薄,终日淋漓不断,腰疼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则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选穴肾俞、大肠俞、次缪、关元、带脉、水道。可采用揉摩腰部固肾法,揉搓八缪除湿法,揉摩小腹温阳法。

3、肝火

主证带下色赤,或赤白相兼,或黄绿、质粘稠秽味,淋漓不断,月经先后无定期,精神抑郁易怒,胸胁满,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则疏肝理气,清热泻火。

选穴肝俞、章门、中脘、曲池、丰隆、太冲。可采用推拿胁部疏肝法,推按胃部理气法,推拿头肩清热法。

4、湿毒

主证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夹血液,或浑浊如米泔,有秽臭气,阴中瘙痒,或小腹痛,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选穴大肠俞、次缪、育俞、气冲、三阴交、太冲。可用重按大肠利便法,按压育俞降浊法。压放气冲泻热法。

(基本手法)

1、揉按背部健脾法掌根揉、多指捏拿背部脊柱两侧;拇指按颤脾俞、胃俞、三焦俞、至阳、腰阳关。

2、揉按中脘和胃法掌推揉中脘;拇指点按中脘、粱门、水分。

3、揉摩关元温补法掌揉摩关元,拇指揉按足三里。

4、揉摩腰部固肾法掌揉摩下腰部,掌根按颤命门,多指捏那肾俞。

5、揉搓八缪除温法掌根揉搓八缪、拇指点按大肠俞、次缪、下缪。

6、揉摩小腹温阳法掌揉摩小腹部;拇指点按关元、水道;多指捏拿带脉,掌搓大腿内侧。

7、推拿胁部疏肝法掌推掌揉多指捏拿右侧背脊肋部;拇指揉按肝俞、胃俞。

8、推按胃部理气法掌推掌揉胃部;拇指揉按期门,章门,中脘、阳陵泉、丰隆、太冲。

9、推拿头肩清热法拇指分推前头部;拇指揉按太阳,头维、百会、风池;多指捏拿肩部,揉按曲池、合谷。

10、重按大肠利便法拇指重按揉拨大肠俞、次缪、下缪。

11、按压肓俞降浊法拇指按压肓俞(下肢有热感为佳);多指捏拿带脉、水道。

12、压放气冲泻热法掌根压放气冲,拇指揉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冲。

第四章妊娠病



妊娠期间,由于生理的特殊改变,容易导致一些与妊娠有关的疾病。若孕妇素有痫疾亦可因妊娠而加重,所以必须注意平时的预防和发病后的治疗。以免影响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

妊娠常见的疾病有:恶阻、妊娠腹痛、妊娠失音、妊娠咳嗽、小便不利、妊娠肿胀等。

以按摩治疗妊娠病时,必须慎重掌握刺激剂量,正确选用施术部位,及时询问患者反应,尽量避免发生意外。一般以轻刺激为宜,通常不在腹部施术,患者若有不良反应,应立即终止治疗或换用其它手法。对于早期妊娠者,以上各点更应严格遵循。



第一节恶阻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或食入即吐,称为恶阻,又称妊娠呕吐,古人称“子病”、“病儿”、“食病”、“阻病”等。这是妊娠早期最常见的疾患。若仅是恶心,嗜酸、择食,或晨间偶有呕吐、痰涎,这是妊娠早期常有的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即可自行恢复。

(病因病理)产生恶阻的主要机理是胃失和降,冲脉之气上逆所致。常见有脾胃虚弱与肝胃不和两种证型。

1、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受孕以后,经血不泻,冲脉之气较盛,冲脉隶于阳明,其气上逆则可犯胃。胃气以和降为顺,胃气虚则失于和降,反随冲气上逆而作呕恶。或因脾虚不运,痰湿内生,痰湿乘胃气之虚而停滞中脘,冲气挟痰上逆,也可导致恶心呕吐。

2、肝胃不和平素胃气虚弱,孕后阴血聚以养胎,肝血不足,肝失所养,则肝气偏旺;或恚怒伤肝,肝失疏泄,致使肝气挟冲气上逆,犯胃而呕恶。

(辩证论治)本病治疗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兼顾饮食和情志的谐调。

1、脾胃虚弱

主证妊娠以后,恶心、呕吐、不食,或呕吐清涎、精疲嗜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治则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选穴内关、缺盆、天突、屋翳、太白、公孙、三阴交。可采用揉拿背肌疏肝法,推抹胸腹降逆法,按压缺盆止呕法与推按足弓健脾法。

2、肝胃不和

主证妊娠初期,呕吐酸水或水,胸满胁痛,嗳气叹息,头胀而晕,烦渴口苦,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

治则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选穴陵、间使、肝俞、脾俞、天突、屋翳、三阴交、太白、公孙。可采用揉拿背肌疏肝法,推抹胸腹降逆法;按压缺盆止呕法与推抹胸胁益肝法。配用拍击前臂止吐法。

(基本手法)

1、揉拿背肌疏肝法叠掌揉膀胱经膈俞至胃俞一段;双手捏拿背肌。

2、推脉胸腹降逆法单手掌从天突推至剑突;用小鱼际擦以上路线;中指按压天突。

3、按压缺盆止呕法双拇指指腹自内而外同时按压两侧锁骨下缘;并列四指轻揉两侧锁骨下窝;取星翳穴时力由轻渐重;后用双拇指指腹同时按压缺盆,用力适度。

4、推按足弓健脾法患者屈膝外展,足弓暴露,医者单掌推,双拇指交替压,侧指敲击,空拳叩敲足弓脾经路线;双手多指轻那胫骨内缘并上下轻轻滑按。

5、拍击前臂止吐法单手四指并列拍击患者前臂屈肌面,反复多次,双拇指同时取间使,大陵。

6、推抹胸胁益肝法患者侧卧,医者用双手掌自后向前交替推抚胸胁,双拇指重叠轻揉肝俞(两侧均做)。

第二节妊娠咳嗽



妊娠期间,久嗽不已,甚或五心烦热,胎动不安者,称为“妊娠咳嗽”,古名“子嗽”如久嗽不愈,潮热盗汗,痰中带血,精神倦怠,形体消瘦者,属于痨嗽,俗称“抱儿痨”。

“子嗽”、“抱儿痨”是妊娠期间的一种合并症。

(病因病理)本病的产生,多因素体阴亏,肺阴不足,孕后血愈亏而致。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灼肺伤津,肺失清降,发为咳嗽。

(辩证论治)

主证妊娠咳嗽,日久不止,干咳无痰,甚至\者痰中带血,头晕目眩,手足心热,咽干口燥,两颧红赤,午后身有微热,舌红少苔,或薄黄而干,脉细数而滑。

治则养阴润肺,止咳安胎。

选穴肺俞、心俞、运门、尺泽、鱼际、膻中、三阴交、涌泉、太溪。可用擦抹胸胁润肺法、揉压肺经镇咳法与推揉背肌安胎法。

(基本手法)

1、擦抹胸胁润肺法患者仰卧,医者但掌摩膻中穴;小鱼际擦以上部位;两掌协同大幅度摩胸胁;双拇指指腹同按两侧云门。

2、揉压肺经镇咳法单拇指分别揉压两肺经前臂段,分别取两侧尺泽、鱼际。

3、推揉背肌安胎法单手掌分别推两侧膀胱经内侧线肩胛间区段;但掌轻揉肺俞。

第三节妊娠失音







妊娠末期,出现声音嘶哑,甚或不能出声,称为“妊娠失音”,古称“子音”。



本病发生于妊娠后八九个月,因胎儿增大,胞脉受阻,肾脉不通,肾阴不能上承所致。一般不需治疗,待其分娩后,胞脉通,肾水上济舌本,则沈自出。如《素问.奇病论》曰:“人有重身,九月而音,此为何也?胞之络脉绝也,何以音之,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音。治之奈何?无治也,当子日复。”如伴有其它不适者,当随证治之。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主要是肾阴不足。因声出于肺,根于肾,而发于舌本。如患者素体肾阴不足,孕后阴血养胎,则肾阴益虚,不能上荣舌体,而致失音。



(辩证论治)



主证妊娠八九个月,声音嘶哑,甚或不能出声,咽喉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花剥,脉细数。



治则滋肾益阴,壮水制火,宣肺开闭。



选穴涌泉、太溪、大中、照海、外关、曲池、手三里、哑门。可以采用揉搓涌泉滋肾法,敲击内踝益阴法,揪捏喉结豁痰法与揉压阳,明清热法。



(基本手法)



1、揉搓涌泉滋肾法患者俯卧,医者用单拇指腹分别揉、压、搓两侧涌泉穴各一分钟。



2、敲击内踝益阴法患者仰卧,下肢屈膝外展,医者以多指快速轻揉内踝下跟骨内侧面;食、中、无名三指同时轻按太溪、大钟、照海三次,也可按和揉交替进行;改用双手侧支敲击以上部位,用力宜轻,时间略长。



3、揪捏喉结豁痰法患者正坐,颈部微后仰,医者食指屈曲,用其桡侧面和拇指腹,相对捏拿喉结上下任脉路线,拿中带颤,向前外方轻扯。



4、揉压阳阴清热法单拇指分别揉压手阳阴大肠经前臂段,轻取手三里、曲池。

第四节妊娠腹痛



妊娠期间,小腹疼痛,反复发作者,称为妊娠腹痛。前人认为妊娠腹痛的原因为胞脉阻滞,因此又称“胞阻”。

(病因病理)产生妊娠腹痛的机理,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如《金匮心典》说:“胞阻者,胞脉阻滞,血少而气不行也。”临床常见的则有虚寒、血虚和气郁等证。

1、虚寒胞脉系于肾,如阳气素虚,妊娠以后,肾阳益虚,阳虚则阴寒内盛,以致于脏寒,寒则血凝气治,故小腹冷痛。

2、血虚素体血虚,妊娠以后血聚养胎,阴血益感不足,血少则气行不利,以致胞脉受阻,因而腹痛。

3、气郁肝主藏血,而司血海,宜于条达。孕后血聚于下养胎,肝血较虚,肝气易郁,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行不畅,以致胞脉受阻而疼痛。

(辩证论治)本病以妊娠而伴腹痛为主证。治疗以调气血、止腹痛为主,佐以安胎之法,务使胞脉流畅,“通则不痛”。

1、虚寒

主证妊娠期间小腹冷痛,面色光白,形寒肢冷,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治则暖宫止痛,养血安胎。

选穴命门、肾俞、内关、内庭。可采用揉搓肾区温宫法;捏拿历沟镇痛法与按压双关安胎法。

2、血虚

主证妊娠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滑。

治则养血行气,缓急止痛。

选穴曲泉、阴包、阴廉、三阴交。可用推按股内行气法,配用捏拿历沟镇痛法。

3、气郁

主证孕后胸腹胀满疼痛,以两胁尤甚,嗳气吐酸,烦躁易怒,苔薄腻,脉弦滑。

治则疏肝解郁,理气行滞。

选穴肝俞、太冲。可采用正坐疏肋解郁法,推摩胁利气法,配用捏拿历沟镇痛法。

(基本手法)

1、揉搓肾区温宫法患者正坐,医者用两手掌根轻揉双肾区,单手小鱼际肌搓擦命门。

2、按压双关安胎法医者双拇指同取两侧内关穴1到2分钟,亦可取双劳宫。

3、捏拿历沟镇痛法患者正坐,医者用单手多指分别轻那双下肢胫骨内缘1到2分钟,中指正对历沟穴。

4、推按股内行气法患者仰卧,曲膝外展,医者单手掌上行轻推曲泉至阴廉一段;分别按压曲泉,阴包,阴廉等穴。两侧均做。

5、推摩胸胁利气法医者单掌在胸胁部作大幅度摩法;亦可沿任脉路线单掌下推胸骨前面。

6、正坐疏肋解郁法患者正坐,医者位于其后,用两手多指自后向前沿肋间隙分推,位置自上而下挪动,并取肝俞穴。

第五节妊娠小便不利



妊娠期间,小便不痛,甚至小腹急疼痛,心烦不得卧,称为“妊娠小便不利。”古名“转胞”或“胞转”。

(病因病理)本病的原因,主要是胎气下堕,压迫膀胱,以致膀胱不利,水道不通,溺不得出。临床上有气虚、肾虚之分。

1、气虚素体虚弱,中气不足,妊娠后期胎儿逐渐长大,气虚无力举胎,胎重下坠,压迫膀胱,溺不得出。

2、肾虚素体肾气不足,胞系于肾,孕后肾气愈虚,系胞无力,胎压膀胱;或肾虚不能温煦膀胱化气行水,故小便难。

(辩证论治)

1、气虚

主证妊娠期小便不通,或频数量少,小腹胀急疼痛,坐卧不宁,面色光白,精神疲倦,头重眩晕,短气懒言,大便不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缓等。

治则补气、升陷、举胎。

选穴水泉、百会、肩井、孔最。可重用揉拿肩井升陷法,揉压百会升阳法,配用揉压阳池扶阳法,掐推水泉行水法。

2、肾虚

主证妊娠小便频数不畅,继则闭而不通,小腹胀满而痛,坐卧不宁,畏寒肢冷,药腿酸软,舌质淡,苔薄润,脉沉滑无力。

治则温肾扶阳,化气行水。

选穴命门、肾俞、水泉、阳池。可重用搓擦命门温肾法,揉压阳池扶阳法,配用指推水泉行水法。

(基本手法)

1、揉拿肩井升陷法患者正坐,用两手多指揉拿双肩上肌群;同时握那双肩井一分钟;双拇指同按双孔最。

2、揉压百会升阳法患者正坐,用单拇指揉压百会穴一分钟左右。

3、搓擦命门温肾法患者正座,医者用单手小鱼际肌横搓命门穴区。双拇指对擦、对按两肾俞。

4、揉压阳池扶阳法用单拇指揉压左阳池也可左右轻拨。

5、指推水泉行水法患者仰卧,屈膝外展,用一指禅法推水泉穴1到2分钟,两侧均作。

第六节妊娠肿胀



妊娠后,面目肢体发生肿胀者,称为妊娠肿胀。因肿胀部位及程度的不同,古人又有“子满”、“子气”、“子肿”、“皱脚”、“脆脚”等名称。本节仅就“子满”、“子肿”进行讨论。如在妊娠七八个月以后,只有脚部浮肿,无其它不适者,为妊娠晚期常有现象,可不必治疗,产后自消。

(病因病理)本病产生的机理,主要是脾肾阳虚所致。多因素体阳虚,妊娠期间阴血聚以养胎,有碍肾阳温化,脾阳失运,以致水温泛滥,而为水肿。此外,胎气壅塞,气机阻滞,水温不化,也能造成肿胀。故临床常见的脾虚、肾虚、气滞等。

1、脾虚孕妇脾虚气素虚,或过食生冷,内伤脾阳,脾虚转输失职,不能制水,水湿逗留,溢于四末则为肢肿。水停胞中,则为胎水肿满。

2、肾虚素体肾虚,孕后阴血聚下,有碍肾阳敷布,不能化气行水。且肾为胃之关,肾阳不布,则关门不利,聚水而从其类,水逐泛溢而为肿。

3、气滞素多忧郁,气机不畅,当妊娠四个月以后,胎体渐长,有碍气机升降,逐致气滞肿胀。

(辩证论治)本病辩证,重在分清水肿与气肿。因于水者,大多皮薄色白而光亮,按之凹陷不起;因于气者,大多皮厚而色不变,随按随起。

1、脾虚

主证妊娠数月,面目四肢浮肿,或遍及全身,肤色淡黄或光白,皮薄而光亮。胸闷气短,懒于言语,口淡无味,食欲不振,大便溏,舌质胖嫩,苔薄白或薄腻,边有齿痕,脉缓滑无力。

治则健脾行水。

选穴脾俞、公孙、太白、手三里、足三里、复留。可重用揉拿四肢活络法,推按足弓健脾法,指推复留性水法。

2、肾虚

主证孕后数月,面浮肢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心悸气短,下肢逆冷,腰酸无力,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治则化气行水。

选穴肾俞、命门、三阴交、手三里、足三里、复留。可重用揉拿四肢活络法,搓擦命门温肾法,指推复留行水法。

3、气滞

主证妊娠三四个月后,先由脚肿,渐及于腿,皮色不变,按之即起,头晕胀痛,胸闷胁胀,食少,苔薄腻,脉弦滑。

治则理气行滞,健脾行水。

选穴肝俞、膈俞、手三里、足三里、复留。可重用揉拿四肢活络法,推摩胸胁益肝法,指推复留行水法,配用推按足弓健脾法。

(基本手法)

1、揉拿四滞活络法患者仰卧,医者双手多指分别揉拿两上肢和大腿前面肌群;双拇指或小鱼际肌同揉小腿前外侧,按压手三里,足三里及其它部位穴位。

2、推按足弓健脾法见第一节恶阻基本手法第四法。

3、推抹胸胁益肝法见第一节恶阻基本手法第六法。

4、搓擦命门温肾法见第五节妊娠小便不通基本手法(3)。

5、指推复留行水法患者仰卧,屈膝外展,用一指弹推复留穴1到2分钟,左右均作。

第五章产后病



产后病,系指从胎儿娩出至产褥期发生的与分娩有关的疾病。由于分娩时的产创和出血,以及临产用力等,耗损气血,以致产后“百节空虚”,如不注意摄生,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即可致病。临床上常见的产后病有产后腹痛,产后身痛,排尿异常,产后缺乳及乳痈等。

产后病的发生机理有三:一是冲任损伤,去血过多的亡血伤津;二是瘀血内阻,败血妄行;三是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故古人在诊断产后疾病时,除运用四诊八纲外,尚有“三审之法”。即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恶露之有无;二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之多少,以察胃气之强弱。通过三审,结合产妇体质、脉象,证候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疾病作出较正确的诊断。

产后病的治疗,应根据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临证时须细心体察,针对病情,运用虚者宜补,实者宜攻,寒者宜温,热者宜清的原则,灵活运用按摩疗法与药物治疗。



第一节产后腹痛



产妇分娩后,出现从小腹部疼痛为主证的,称为“产后腹痛”。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迟滞而痛。导致不畅的原因有血虚和血瘀两种。

1、血虚由于分娩时失血过多,冲任空虚,胞脉失养,或因血少气弱,运行无力,以致血流不畅,迟滞而痛。

2、血瘀因产后正气虚弱,起居不慎,寒邪入侵胞脉,血为寒凝,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不宣,瘀血内停,恶露当下不下,以致腹痛。

(辩证论治)

1、血虚

主证产后小腹隐痛而软,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痛、耳鸣,便燥,舌质淡红,苔薄,脉虚细。

治则疏痛经脉,益气补血。

选穴中脘、关元、肓俞、膈俞、脾俞、足三里。可采用揉背捏脊补血法,摩揉胸腹益气法;按摩俞穴通络法。

2、血瘀

主证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得热痛减,恶露量少,色紫黯有块,或胸胁胀痛,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质黯,苔白滑,脉沉紧或弦涩。

治则活血、散寒、止痛。

选穴中脘、中极、肓俞、章门、三阴交、太溪、肝俞、次缪。可采用摩揉腹部活血法,揉搓腰骶逐寒法,揉拿下肢通络法。

(基本手法)

1、揉背捏脊补血法双手掌推、揉胸、背腰骶部数分钟;双手拇、食指从长强穴捏脊至大椎穴处十数遍,捏脊过程中在大肠俞、肾俞、脾俞、肝俞、膈俞、肺俞穴处重提数次。

2、摩揉胸腹益气法掌或多指顺任脉路线摩揉胸腹部数分钟,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肓俞、大横穴各一分钟。

3、按摩俞穴通络法双手多指揉捏下肢部数遍;继之,拇指按,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公孙穴各一分钟,大鱼际压放冲门穴。

4、摩揉腹部活血法单或双手掌由上而下揉、摩腹部数分钟;单或双拇指随呼吸按揉中脘、建里、神厥、中极、章门、天枢、腹结、子宫穴各半分钟。

5、揉搓腰骶逐寒法单或叠掌揉腰背部数遍;单掌反复揉搓腰骶部数分钟,或以湿热感透入腹部为度;拇指揉、按肝俞、三焦俞、次缪穴各一分钟。

6、揉拿下肢通络法掌推、揉、多指捏拿下肢数遍;拇指按揉委中、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穴各一分钟。

第二节产后身痛



产后身痛,是指产褥期内出现的腰背痛或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等症,又称“产后关节痛”。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产后血虚,经脉失养,或产后纹阳不固,外邪入侵经络所致。可分为血虚和外感两种。

1、血虚因分娩时失血过多,四肢百骸空虚,筋脉,关节失去濡养,引起肢体麻木或疼痛。

2、外感产后气血虚弱,营卫失调,腠理不密,若起居不慎,则风寒湿邪入侵经络,关节,致气血运行阻滞而作痛。

(辩证论治)

1、血虚

主证周身关节疼痛,肢体酸楚、麻木、头晕心悸,舌淡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则温经通络,益气养血。

选穴膻中、中极、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委中、昆仑、风门、肩井、缺盆、天宗、外关。

(1)腰背痛可用揉搓腰背温经法,揉拿胸腹益气法;运动腰部活络法。

(2)肩臂痛可用揉搓肩臂活血法,滚打肩臂通络法,运动上肢活络法。

(3)下肢痛可用推滚下肢活血法,揉按下肢止痛法,运动下肢活络法。

2、外感

主证腰背、四肢关节疼痛,关节活动不利;或痛无定处,或疼痛剧烈,宛如锥刺,或肢体肿胀,麻木重着,步履艰难,得热则舒。舌淡、苔薄白,脉细缓。

治则养血祛风,三寒除湿。

选穴参考血虚型选穴。减去《腰背痛》的揉拿胸腹益气法,而在各部位重用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类手法(手法刺激量应大于血虚型)。

(基本手法)

1、揉搓腰背温经法先用双掌推,摩腰背部数遍,单或叠掌揉腰背部数分钟;单掌搓肝俞至肾俞一段数分钟,或在疼痛部位施搓法数分钟;拇指揉压肺俞、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穴各半分钟。

2、揉拿胸腹益气法双掌摩揉胸腹部数分钟,拇指随呼吸按揉膻中、中脘、关元、中极、肓俞等穴各一分钟;多指捏拿胸腹部数遍。

3、运动腰部活络法一手托足跟,一手扶膝部,屈伸,回旋活动腰部,或旋转活动腰背部数次。

4、揉搓肩臂活血法双掌或多指摩、揉肩臂部数分钟;两手掌对搓肩臂部以热为度。拇指按揉肩井,风门,肺俞、天宗、极泉、外关,缺盆穴各半分钟。

5、滚打肩臂通络法一手托前臂,另手小鱼际或掌指关节滚,空拳叩打肩臂部数分钟。

6、运动上肢活络法双手分别推拿肩臂适宜部位,屈伸、回旋疼痛关节数次;继之,双手握肢体远端牵抖数次。

7、推滚下肢活血法双手掌交替推疼痛肢体数遍,单手小鱼际或掌指关节滚下肢数分钟,或以温热感为度。

8、揉按下肢止痛法叠掌或拇指揉下肢膀胱经路线数遍,而后,双拇指轻重适宜的按揉环跳、委中、承山、昆仑、阳陵泉、足三里、解溪等穴各半分钟。

9、运动下肢活络法双手分别握疼痛肢体适宜部位,屈伸,回旋,牵抖下肢数次。

第三节产后排尿异常



产后发生的小便不通,尿频,小便失禁,统称“产后排尿异常”。

(病因病理)产生本病的机理,主要是膀胱气化失职所致。其原因与肺、肾关系密切。因肾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下达膀胱。临床可分为肾气虚与外伤两种。

1、气虚素体虚弱,肺气不足,复因分娩时耗伤气血,肺气益虚,不能通调水道,而致小便不利。

2、肾虚元气素虚,产时复伤气血,以致肾气不固,膀胱气化失职,导致排尿异常。

3、外伤分娩时接生不慎,或难产手术时损伤膀胱,致令膀胱失去约束,而使排尿异常。

(辩证论治)本病治疗以补气温阳为主,小便频数或失禁者,则佐以固涩,若小便不通者,则佐以行水通利。

1、肺肾虚

主证产后小便不通,小腹急胀或胀满而痛,面色少华或晦黯,四肢无力或伴腰膝发软,舌淡,苔少或润,脉缓弱或沉细而迟。

治则补气血,温肾阳,利小便。

选穴膻中,关元、肺俞、膀胱俞、委中、足三里、三阴交。可用揉背捏脊补血法,按摩背穴温肾法,揉压胸腹益气法与揉按下肢通利法。

2、产伤

主证排尿淋漓不断,或挟有血丝,或伴小腹疼痛,舌正常,脉缓。

治则补气固脬。

选穴肺俞、肾俞、膀胱俞、三阴交。可用揉搓腰背补气法,摩揉小腹固脬法,揉拿下肢调理法。

(基本手法)

1、揉背捏脊补血法同产后腹痛“血虚型”同名法,在捏脊过程中应重提膀胱俞、肾俞、脾俞、肺俞穴数次。

2、按摩背脊穴温肾法掌揉、搓肺俞、肾俞、膀胱俞穴数分钟;两手拇指点揉两侧肺俞、脾俞、肾俞、膀胱俞、次缪穴各一分钟。

3、揉压胸腹益气法单或双掌摩揉胸腹部数分钟(胸部以膻中穴为主,腹部以小腹部为主);拇指随呼吸揉压关元、中极、四满、大横、水道穴各半至一分钟。

4、揉按下肢通利法掌推、揉下肢数遍;拇指揉按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公孙、涌泉、中指揉按委中穴半至一分钟。

5、揉搓腰背补气法双掌摩揉腰部脊柱两侧和骶部数分钟;单掌或小鱼际部搓肺俞、脾俞、肾俞、膀胱俞、此缪穴数分钟,搓后用拇指按揉以上俞穴。

6、摩揉小腹固脬法双或单手摩揉小腹部数分钟;拇指揉、压建里、关元、肓俞穴各一至两分钟。

7、揉拿下肢调理法掌或多指揉,双手捏拿下肢数遍;拇指揉按足三里、三阴交、公孙、双手中指重叠在屈膝位拨拿委中穴各一分钟。

第四节缺乳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或称“乳汁不足”。

(病因病理)乳汁缺乏,多因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因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致。

1气血虚弱脾胃素弱,生化之源不足,复因分娩失血过多,气随血耗,以致气虚血少,乳汁因而甚少或全无。

2肝郁气滞产后情志抑郁,肝失调达,气机不畅,以致经脉涩滞,阻碍乳汁运行,因而乳汁缺少,甚至不下。

(辩证论治)乳汁缺乏,证有虚实。乳房柔软,不胀不痛,多为气血虚弱;胀硬而痛,或伴有发热,则为肝郁气滞。

1、气血虚弱

主证产后乳汁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痛感,面色少华,神疲食少,舌淡少苔,脉虚细。

治则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选穴乳根、膻中、少泽、膈俞、脾俞、足三里。可用揉背捏脊养血法,摩揉胸腹补气法与按摩俞穴通络法。

2、肝郁气滞

主证产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胸胁胀闷,情志抑郁不乐,或有微热,饮食不振,舌正常,苔薄黄,脉弦细或数。

治则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选穴乳根、膻中、期门、少泽、肝俞。可用推揉胸腹疏肝法,揉捏背部利气法与按摩俞穴通络法。

(基本手法)

1、揉背捏脊养血法与产后腹痛:血虚型”揉背捏脊补血法,在捏脊过程中减去大肠俞,加上胃俞穴。

2、摩揉胸腹补气法掌或多指摩揉胸腹部数分钟(胸部以膻中穴和乳房周围为主,腹部以上腹为主);拇指点揉膻中,乳根,屋医,中脘、建里、期门穴各一分钟左右。

3、按摩俞穴通络法双手拇指分别揉压足三里,公孙穴;而后,一手揉手三里,另手掐少泽穴;拇、食指按揉,捏拿肩井穴。此法约5分钟左右。

4、推揉胸腹疏肝法双手多指或掌部由上向下或自胸部中线向两侧分推十数遍,重点分推胸胁部,掌摩揉胸腹部分分钟;拇指按揉乳根、屋医、膻中、上脘、期门穴各半至一分钟。

5、揉捏背部利气法掌揉、多指捏拿背部脊柱两侧数十遍;拇食指由下向上施捏脊手法数遍,重提三焦俞,脾俞、肝俞穴。

6、按摩俞穴通络法两手拇指分别揉外关,掐少泽穴(双侧均操作)一至两分钟;再揉压两太冲穴一分钟;拇食指捏体肩井穴,多指拿肩部数次。

第五节乳痈



乳痈多发生于初产妇哺乳期,称外吹乳痈,亦有发生于妊娠期者,称为内吹乳痈。初起乳部掀红肿痛,伴有发热,恶寒、头痛等全身症状,日久作脓溃烂。

(病因病理)

1、乳汁瘀积乳头破损,畸形或内陷,哺乳时剧痛,影响充分哺乳,或因乳汁多,婴儿不能吸空,而致乳汁瘀滞,乳络不畅,日久败乳蓄积,则易酿脓。

2、肝胃不和情志内伤,肝气不舒,产后饮食不节,阳明积热。依据经脉循行分布,乳头属于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汁属气血所生化,而源出于胃,实水谷之精华,肝主疏泄,能调养乳汁的分泌,若肝气不舒,胃热蕴滞,肝胃不和,以致经络阻塞气滞血瘀,邪热蕴积而成肿块,热盛肉腐而成脓。

形成本病的原因虽多,但其主要发病机制是乳汁瘀滞,乳络不通,败乳蓄久成脓。

(辩证论治)

主证乳房脓胀触痛,皮色红赤,结块或有或无;乳汁排泄不畅,伴有形寒,发热、周身骨节酸痛等。若数日后见肿块增大,掀红疼痛,发热持续不退,硬块中央渐软,按之有波动感。脉弦数者则提示已到脓熟阶段,数日后即破溃而出稠脓,脓排尽后体温恢复正常,肿痛渐消,逐渐愈合。

治则消瘀滞,痛乳络。

乳痈的治疗,一般分为初起,成脓、已溃三个阶段、分别以消散,托里、排脓等法。按摩治疗本病,一般在乳痈初起,尚未成脓时为好。

选穴乳根、中脘、期门、天宗、肩井、尺泽、脾俞、肝俞。可用摩揉乳周消瘀法;蹬腋牵指行气法;按摩俞穴通络法。

(基本手法)

1、摩揉乳周消瘀法掌或多指摩揉患乳周围的乳根,天谷、食窦、屋医、膺窗等穴数分钟;多指末节指腹向乳头方向梳刮乳腺数十次由乳根部向乳头方向挤捏乳房数遍。

2蹬腋牵指行气法一足顶紧患侧腋部同时用双手分别握拿手五指用力牵拉数次。体虚者不用此法。

3按摩俞穴通络法拇指揉按患侧肝俞,脾俞、胃俞、天宗、尺泽穴各一分钟;掐少泽半分钟,捏拿肩井穴数次。

第六章妇科其它疾病



阴挺

女阴中有物下坠,或突出阴道口外,谓之“阴挺”,或称“阴菌”、“阴脱”。

【病因病理】本病发生,是由于中气不足或肾气亏损,冲任不固,带脉失约所致。

1、气虚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或分娩用力过度,或便秘努责等,均可”导致气虚下陷,系胞无力所致。

2、肾虚产育过多,或为房事所伤,肾气亏耗,带脉失约,冲任不固,无力系胞所致。

【辨证论治】本病治疗应按《内经》虚者补之,陷者举之”之意,以益气升提,补肾固脱为主。

1、气虚

主证阴中有物突出,分则加剧,小腹下坠,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小便频数,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治则补气升提。

选穴百会、肩井、脾俞、次、长强、关元、三阴交。可用椎按腰骶止脱法,推颤长强升陷法,揉压百会升阳法,按揉少腹益气法,捏拿小腿滋阴法及推揉背部健脾法。

2、肾虚

主证阴中有物脱出,腰腿酸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

治则滋阴补肾,益气升提。

选穴百会、命门、肾俞、长强、气海、灵墟。可用揉搓腰骶温阳法,搓擦命门温肾法,推颤长强升陷法,按揉小腹益气法及捏拿小腿滋阴法。

【基本手法】

1、推按腰骶止脱法双掌自下向上交替推督脉线的长强至命门穴一段十数遍,双拇指推按背腰部膀胱经内侧线,重拨次穴。

2、推颤长强升陷法单手掌根(或双手捧拢臀部)推颤长强穴,亦*隔掌猛叩骶尾部。

3、揉压百会升阳法拇指揉压百会穴,或用大鱼际部擦百会穴数百次。

4、按揉少腹益气法拇指揉压脐下冲任脉路线,掌自下而上拢揉小腹部冲任脉线;掌根缓揉关元穴。

5、捏拿小腿滋阴法双手多指交替捏拿小腿后侧肌群,拇指压双侧三阴交穴。

6、推揉背部健脾法双拇指或手掌推揉背膘部足太阳经内侧线数遍,重揉脾俞、轻揉肾俞穴。

7、揉搓腰骶温阳法双掌反复揉腰骶部,单掌搓八两分钟。

8、揉搓命门温肾法双手大鱼际部或掌根揉压肾俞穴,单手小鱼际部搓命门穴数百次。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