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太多,但最实用的还数这几招!

 rka 2017-11-24

一、小学,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黄金期

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和提高数学素养的基本保障,相信各位家长也知道,孩子越小,越是容易培养,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较好的思维能力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小学正是学生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所以在数学教育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太多,但最实用的还数这几招!

二、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汇总

学校、家庭是孩子最熟悉的两个地点,在学校,老师会通过日常教学和课后作业布置来强化孩子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体现在不断的练习和巩固基础数学概念,这时候,也许有家长会向我们发问:除了做数学题目和学习课本知识外,还有其他的方法能在日常中对孩子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吗?答案当然是有的。

在小学,对孩子的知识掌握要求和各方面能力要求都不会太高,目的就是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感受童年的乐趣和去进行一些特长、喜好以及性格的培养,家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则是正确的引导,智彩数学走访了5个优秀学生家庭,发现他们的优异成绩和家长的引导是分不开的,看看他们是怎样对孩子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家长又如何在点滴生活中实现孩子的思维能力蜕变,仅供大家参考。

1.观察比较和做猜想

在初期,家长可以经常要求观察一些式子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鼓励孩子从个别的例子出发提出他们的猜想。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自行设计适合一般性的证明。他们可以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出发,运用概括和推理,得出更一般更抽象的结论。

2.创设情境

孩子们为知道他们自己的地址和电话号码而感到自豪。很早的时候,孩子们就能确定他们的年龄。他们想知道他们的高度——尺、寸、厘米等计量单位。

把一个孩子放在称上,就有机会让孩子比较重与轻。孩子可以学会他们穿多大号码的衣服,并且能判断那件合身和那件不合身,这是在“空间关系”上的早期训练。

3.自信心培养

自信心是孩子能够学好数学的重要心理因素,自信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在个人的一生中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自信的学习习惯培养过程使孩子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成功。

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要提倡孩子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不怕挫折的精神,在学习中善于联想、想象,敢于假设。

三、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题

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一下就能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它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不过,总体来说,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激发孩子的思维动机,理清孩子的思维脉络,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几个方面逐步做起。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做一做以下的题目,以此来初步测试孩子的思维能力。

1.如何问问题?

有甲、乙两人,其中,甲只说假话,而不说真话;乙则是只说真话,不说假话。但是,他们两个人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只通过点头与摇头来表示,不讲话。有一天,一个人面对两条路:A与B,其中一条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条路是通向一个小村庄的。这时,他面前站着甲与乙两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还是乙,也不知道"点头"是表示"是"还是表示"否"。现在,他必须问一个问题,才可能断定出哪条路通向京城。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问?

2.他们的职业是分别什么?

小王、小张、小赵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中间其中一个人下海经商,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学,一个人参军了。此外他们还知道以下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请推出这三个人中谁是商人?谁是大学生?谁是士兵?

3.谁做对了?

甲、乙、丙三个人在一起做作业,有一道数学题比较难,当他们三个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说出来以后,甲说:"我做错了。"乙说:"甲做对了。"丙说:"我做错了。"在一旁的丁看到他们的答案并听了她们的意见后说:"你们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做对了,有一个人说对了。"请问,他们三人中到底谁做对了?

4.鞋子的颜色

小丽买了一双漂亮的鞋子,她的同学都没有见过这双鞋了,于是大家就猜,小红说:"你买的鞋不会是红色的。"小彩说:"你买的鞋子不是黄的就是黑的。"小玲说:"你买的鞋子一定是黑色的。"这三个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种是正确的,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请问,小丽的鞋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5.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赵女士买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准备去看望一个朋友,谁知,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他的儿子们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个儿子。,为此,赵女士非常生气,就盘问4个儿子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老大说道:"是老二吃的。"老二说道:"是老四偷吃的。"老三说道:"反正我没有偷吃。"老四说道:"老二在说谎。"这4个儿子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实话,其他的3个都在撒谎。那么,到底是谁偷吃了这些水果和小食品?

答案:

1.这个人只要站在A与B任何一条路上,然后,对着其中的一个人问:"如果我问他(甲、乙中的另外一个人)这条路通不通向京城,他会怎么回答?"

如果甲与乙两个人都摇头的话,就往这条路向前走去,如果都点头,就往另一外一条走去。

2.小张是商人,小赵是大学生,小王是士兵。假设小赵是士兵,那么就与题目中"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这一条件矛盾了,因此,小赵不是士兵;假设小张是大学生,那就与题目中"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矛盾了,因此,小张不是大学生;假设小王是大学生,那么,就与题目中"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这一条件矛盾了,因此,小王也不是大学生。所以,小赵是大学生。由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得出小王是士兵,小张是商人。

3.假设丙做对了,那么甲、乙都做错了,这样,甲说的是正确的,乙、丙都说错了,符合条件,因此,丙做对了。

4.假设小丽的鞋子是黑色的,那么三种看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假设是黄色的,前两种看法是正确的,第三种看法是错误的;假设是红色的,那么三句话都是错误的。因此,小丽的裙子是黄色的。

5.是老三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只有老四说了实话。用假设法分别假设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说了实话,看是否与题意矛盾,就可以得出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