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几款中成药,都不要给孩子吃!

 中医聚会图书馆 2017-11-24

“不打针,不开刀”“西药不良反应大”“中药治本,西药治标不治本”……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西药最大的区别莫过于此。所以生病了,会自然而然的选择这种所谓“天然”和“无创”。

然而,许多不良商家正是看中患者的这种心理,堂而皇之的出来搞事情。

比如这家*成旺百草堂药店,卖的产品没有正规批号,包装极其拙劣,却有消费者奔着“包治百病”的神奇而去,最后非但没有治好病,还落得个铅中毒,真让人唏嘘。

“三无产品”有害,那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具有正规厂家、正规来源的中成药,是不是就安全了呢?

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下面要说的几类中成药,大人吃尚可“耐受”毒性,肝肾功能发育不全的孩子可就要避免使用了!

含有确切毒性的中成药

临床医生最怕看到药物说明书上写什么?当然是“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不明确意味着未知,意味着不可控。很多消费者反而宁愿不明确,因为”不知者无畏“嘛。这其实是不对的,在安全用药问题上,医生患者必需保持思想一致。

下列这些成分的作用其实很明确了,所以要避免使用。

①柴胡、黄芩

柴胡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柴胡皂苷d对人的肝细胞有较强的毒性。黄芩的同属植物美洲黄芩所含的二萜成分对大鼠的肝细胞有毒,也有因服用美洲黄芩损害肝脏的临床报道。

很早以前,日本和台湾就有报道患者因服用小柴胡颗粒(又叫小柴胡汤)而出现急性肝炎,一个“保肝药”不仅不保肝还伤肝,主要原因就是小柴胡汤里面含有柴胡和黄芩成分。

含这类成分的以退热中成药为首,主要有: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柴胡口服液、小儿退热口服液、小儿热速清颗粒

②甘草、罂粟、川贝母、款冬花

甘草和罂粟壳容易成瘾,是国家管制药物成分。长期服用甘草还容易类固醇激素和雌激素增多的症状。

川贝母则是老牌镇咳中药,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生物碱可使实验动物血压下降,并伴有短暂的呼吸抑制,以及血糖升高。临床上有因服用贝母出现心率缓慢、心音弱等心肌中毒现象和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款冬花也是老牌镇咳中药,其里面含有具有肝脏毒性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包括千里光宁碱和克氏千里光碱,动物实验表明款冬花能致癌,临床报道,有婴儿因为服用用款冬做的草药茶而导致严重的肝病。

代表药品:各类中成药止咳糖浆、止咳膏

③一些少儿不易多食的成分

比如,消食片中据传有消食作用的是山楂中的有机酸。它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蛋白酶活性,从而达到消食的目的,许多小朋友喜欢吃的山楂片、冰糖葫芦里都有这种成分。

但是,山楂中还含有大量的鞣酸,能与胃酸作用形成团块,空腹大量食用可能引发胃结石。肚子涨就“消食”,这种保姆式的帮助,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还容易掩盖消化不良的真实原因。

代表药:健胃消食片

添加疗效确切西药成分的中成药

感冒本质上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由其他病毒引起的为普通感冒。感冒的时候通常有发热、头痛、口干、咽喉疼痛等症状。

现阶段很多中成药和复方感冒药中都添加了疗效确切的活性成分,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和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

维C银翘片就是其中一例,它起疗效作用的实际上是这两个成分。而且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表面维C银翘片中的10种中药成分能够起到抗感冒病毒或帮助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这意味着这10种成分不仅白吃了,还有可能因为额外服用中药成分,导致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代表药:维C银翘片小儿感冒颗粒、小儿解感颗粒、小儿感冒宁合剂

“包治百病”的中成药

古人说“样样行,样样都不行”,有些中成药也有这类特点。吃进人体的药是不会按照人的需要发生作用的。包“治”百病可能也包“致”百病。

①藿香正气水

声称可以用于感冒、呕吐、腹泻、中暑、霍乱。几乎带“水”(液体分泌物增多)的问题都可治,这就有点夸张了。

其所含成分中,藿香的挥发油成分主要是爱草脑(又称甲基胡椒酚),是一种致癌物,可诱发肝癌;厚朴成分被怀疑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在欧洲被禁用;生半夏由于对粘膜刺激性较大,可引起呼吸麻痹,长期服用生半夏可引起慢性中毒。

而且藿香正气水含有40-50%的乙醇(酒精),易引起酒精中毒,如果与头孢哌酮、甲硝唑等药物合用还可造成双硫仑中毒反应

②板蓝根颗粒

2004年,在非典型肺炎肆虐的日子里,板蓝根莫名其妙一夜成名。后来很多人以为板蓝根什么病都可以治,因为它能“清热解毒”,人体的一切不适不就是因为有“毒”嘛?

现在的板蓝根倒是低调的把适应症写成,用于风热感冒和咽喉肿痛。

但事实是,没有任何临床研究证明板蓝根对哪一种病毒性或细菌性疾病有效,它所谓的“解毒”,也并不意味着本身就无毒,反而是报道有患者因服用板蓝根后出现消化道粘膜刺激症状,表现为胃肠绞痛和消化道出血。

来源不可靠和号称“天然草本”的中成药

经常有妈妈咨询,小孩子湿疹不敢用激素、不敢用抗生素,有没有什么天然草本湿疹膏推荐的?

其实,激素和抗生素只要正常用法用量,完全没有问题。反而是“天然草本要小心提防,有很多都偷偷添加强效激素,轻则无效,重则加重或延误病情。

如何快速识别?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①不买“消字号”妆字号”等批号的药

买药前,看一下产品批号,“消字号”是卫生消毒产品,不能用来治病。”妆字号”是普通化妆品,也不能用来治病。

代表药:秦郎宝宝中药乳膏、老中医

②不买“花”“草”“天然”“纯天然”等字样的药

花花草草不仅容易过敏,所谓“天然”,其实经常偷偷添加激素,而且加的激素种类和药量都没有临床依据。

1999年,英国人找来11种中药膏分析,结果发现8支含有地塞米松。2003年,同样在英国,从儿科皮肤门诊病人那里要到的24病人认为效果很好的草药膏,结果发现20支含有激素。

代表药:天然草本乳膏、逸肤草本乳膏

❤小稚说 ❤

看到这里,我想妈妈在给宝宝用药前应该心里有个底了。

安全有效是一个化合物称之为药品的基本属性。其实西药也有毒副作用,但西药成分单一,临床研究更充分,用法用量和安全性上有把握。

这方面中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纯天然无毒药物是不存在的,包治百病的药也是不存在的,中药只有不断规范他的生产加工工艺和审批流程,才能避免类似中药中毒的悲剧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