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药材质量问题,总结起来常见有人为增重、过量熏硫、发霉虫蛀翻新、非药用部位过多、相似品替代正品等等。 比如有些商家用双氧水浸泡紫河车,为了去腥、去臭味变得外观好看;珍珠没有用豆腐去除杂质;有的玉竹、当归、茯苓、银耳过量熏硫,还有些药材过期发霉、虫蛀变质,不良商家却通过清洗、染色,重新销售这些劣质产品。 这在虫草药材中比较多见,还有茯苓、酒黄精、熟地、制首乌等炮制品浸泡重金属盐增重,红花中大量掺沙等现象。 消费者对卖相的看重,也引得商家们纷纷在此“下功夫”。染色品冒充西红花、苏木白边材染色黄芪染黑充黑芪,枸杞久放颜色变暗淡染红看起来更新鲜;或用石蜡抛光染色,三七市场价格高,石蜡染黑可以提升品相,太高价格售卖,石蜡还可掩盖成色不好、有破损或生虫病的三七。专家称“如果市场上看到三七发黑,最好别买,遇到工业石蜡加工三七,严重有损健康”。药食同源的山药在市场常见,但也存在过量熏硫磺的情况。 此外,还有种植中使用膨大剂,导致特大白术、特大的丹参;用非正品替代或是掺入正品中售卖,比如竹叶柴胡、锥叶柴胡代替柴胡;粉葛代替野葛;红豆代替赤小豆;石菖蒲掺水菖蒲;白花蛇舌草掺水线草等等。 主要观察药材的外形、色泽、表面粗细、断面的纹理等方面。每一种药材都有一定的外形特征,如川芎的根茎为不整齐的结节状团块, 何首乌横断面由三生维管束形成的“云锦花纹”;通过对药材表面颜色的观察,可以分辨出药材的产地和质量的好坏,如内蒙甘草,表面棕红色 质优。断面的结构、颜色与药材的特性直接有关,如大黄断面的“高粱渣”、“锦纹”。 主要体验药材质地轻重、坚实、松软、老嫩、滑涩等,如绵的质轻泡绵软,粉的质稍坚脆,有弹性。 主要体会药材的气味,如讯麝香气香窜而持久;当归、独活外形相似,但当归味甜而微苦,独活微苦而麻辣。 另外,传统鉴别还用了一些简单的理化方法,如西红花浸水以后呈一条黄色直线下沉,并由底部慢慢扩散,使水杂成黄色, 伪品水溶液为红色;又如面草霜撒于水上,则浮于水面,经久不沉,水不变色,如有下沉,则说明掺有杂质,而伪品很快下沉, 水变褐色。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任何用药都存在风险与效益评估的博弈,中药也不例外。历经数千年发展,中医药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理、法、方、药”体系。对于中药的毒性与安全性问题,很多典籍都有专门论述。历代医家遣方用药,除了有严谨的配伍思想以及“中病即止”等诊疗思维指导,更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药炮制减毒方法。 中药炮制工艺繁多,现在一般分为净制、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它制法等类。不同的炮制工艺对药物产生不同的影响。净制使药物纯净、剂量准确;修制是对药物进行形态加工,使之美观、易于辨认、方便调配和制剂。其它各类制法工艺复杂多变,对药物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简单说来;炒黄降低苦寒之性、缓和药性或减轻不良气味;炒焦有增强健脾消食或减轻药物的燥性;炒炭能增强止血效果;麦麸炒抑制酷性;土炒能增强补脾胃作用;砂炒能使药物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便于粉碎和制剂;酒制升提或增强通经络祛风湿作用;姜制发散、增强温胃止呕作用;盐制入肾软坚;醋制注肝而住痛、蜜炙甘缓益元、润肺止咳;甘草水制解毒和中;黑豆汁制滋肾等等。 现代药学工作者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了中药炮制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下面举例说明。
临床证实川乌和草乌生品毒性极大,内服要求用炮制品。其炮制的制毒原理,一是通过水漂减低水溶性成分的含量;二是通过加热处理将其中毒性极大的双酯型乌头碱水解成毒性极弱或无毒性的乌头原碱,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半夏、天南星等的毒性反应为“戟人咽”、“令人吐”等。经用明矾、石灰、碱液等辅料炮制后,药物中的针形草酸钙结晶受到了大量的破坏,因而起到了解毒的作用。
苦杏仁的有毒成分为氢氰酸,是由其所含的苦杏仁苷经其共存的酶水解后的产物它同时又是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苦杏仁的炮制原理是通过加热而破坏苦杏仁酶的活性来保存苦杏仁苷。苦杏仁内服后在体内缓缓分解产生微量的氢氰酸,而起到治疗作用,既能止咳平喘又不致引起中毒。
苍术中含有的挥发油对胃肠有刺激性,可引起腹痛,大剂量时可使中枢神经抑制,终致呼吸麻痹而死亡,中医称其为燥性。麸炒后部分挥发油受热蒸发被麦麸吸附而除去,因而缓和了药性、降低了副作用。
何首乌入药有生品和制品,生品性味苦涩微温,用于润肠、解疮毒。炮制后改变了药性,味兼甘而补肝肾。其炮制原理是经高温蒸制后,首乌中的有致泻作用的结合型蒽醌成分水解成无泻下作用的游离蒽醌和单糖。何首乌中游离蒽醌衍生物具有补益作用,卵磷脂成分有升血糖抗衰老作用,水溶性二苯乙烯苷有降胆固醇作用。因此何首乌炮制后消除了泻下的副作用,同时又增强了滋补肝肾的作用。
切药 饮片切得好,分档别大小, 粗细要分条,方法有技巧。 药材须纯净,少泡而多润, 药透水要净,关键看水性。 质地软或硬,类别细区分, 掌握吃水量,全在经验中。 饮片有厚薄,功夫在切技, 根茎厚薄片,还有块和咀。 全草切成段,皮类要切丝。 黄芩切薄片,开水煮或焯, 止血宜用炭,酒炒清上焦。 白芍和赤芍,根须皮去掉, 水头掌握牢,片薄药效高。 黄芪质疏松,水润切厚片, 生芪走肌表,蜜炙补益煎。 当归切饮片,身尾全细分, 补破和有别,酒炙活血用。 白术质地硬,浸软再加工, 炒焦健脾胃,燥湿宜生用。 炒药 中药炒得好,火候很重要, 文火和武火,适度掌握牢。 饮片要纯净,药性质地明, 大小分档次,火候要分清, 不及固无功,太过则损性, 逢子必要炒,投药都得捣, 为的是药效,煎出成分高。 王不留行炒,先用水洗好, 炒至爆白花,入药奏奇效。 大枣先去核,斑蝥其中藏, 然后上锅炒,解毒方法良。 地榆炒成炭,武火是关键, 火星要灭尽,炒技功夫见。 蒲黄质轻松,炒炭要下功, 定要灭火星,止血效果灵。 阿胶炒有术,蛤粉先炒熟, 烫至其形鼓,筛粉留胶珠。 杜仲要炒炭,明火把丝断, 火星全灭掉,质量方过关。 鲜姜能发汗,干姜须切片, 炮姜切成段,止血要炒炭。 麸皮炒白术,首先炒麦麸, 炒到白烟冒,白术锅里倒, 表面色变深,筛麸凉白术。 炙药 黄柏丝先炒,酒炙走头窍, 盐炙趋下焦,利湿固肾腰。 元胡醋炙好。止痛疗效高, 先拌醋吸尽,随后上锅炒。 乳香和没药,炒至黑烟冒, 表面显油亮,醋炙瘀肿消。 穿山甲要炮,甲片分大小, 油砂炒鼓起,醋淬再晒好。 龟版鳖甲泡,烂肉要去掉, 砸块油砂炒,醋淬很重要。 炼蜜炙甘草,药先上锅炒, 然后喷洒蜜,顺序莫颠倒。 蜜炙麻黄草,平喘润肺妙, 拌蜜要吸尽,然后上锅炒。 蜜炙款冬花,拌蜜要润透, 适度须把握,炒至不粘手。 姜片熬成汁,肉桂切成丝, 姜汁炙肉桂,温肾又暖脾。 淫羊藿要炙,羊脂炼成汁, 壮阳功效奇。 蒸药 乌头毒性大,炮制用胆巴, 去毒制附片,回阳疗效佳。 川乌和草乌,两药都有毒, 生品不能用,制品长时煮。 九蒸生大黄,蒸晒功夫忙, 最善清血热,泻火又润肠。 珍珠去污垢,豆腐同锅煮, 研磨成细粉,丸散或外敷。 燀(dan)药 杏仁有小毒,须用开水煮焯, 搓后皮易去,解毒又增效。 煅药 煅矾不能搅,火候掌握好, 酥脆蜂窝状,美观质量高。 人发扣锅煅,中间不能看, 一次要煅透,火力要足够, 白米或纸验,火候自可见。 制霜 巴豆有大毒,去油榨成霜, 峻药宜轻投,逐水消肿胀。 复制 明矾制半夏,反复用水发, 毒去舌微麻,止咳化痰佳。
· 本文来源:西部网健康生活、药材会,版权归原创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情况,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