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难喝到吐的中药,其实都是故意的

 为什么73 2017-11-25

01

我小的时候,真算得上是塑料体格,没事总算闹个大病小灾给爸妈解解闷儿。搭上家里对中医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那会儿没少吃中药调理身体,也算是尝尽了人间「苦楚」。那时候一个特别大的愿望,就是想在以后能把中药变得好吃一点,让本来就遭受病痛的人别被难以下咽的药再折磨一次了。

草苗子,树杈子,苦药汤子,大黑丸子,大概是很多人对传统中药的印象了吧。联想到它们算不上可口的味道,或者是煎煮、保存、携带起来比较麻烦,和现代药物的剂型相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我们身体碰到麻烦的时候,大多数人首先不会选择这些传统的中药解决问题。

讲真,你们会不会觉得,就是因为传统的中药太难吃,或者闻起来就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所以阻碍了它的普及和发展呢?

小王同学作为正经搓药丸子出身的人,在工作的这几年也接触了与之相关的很多事情,对于大家吐槽、厌恶、拒绝中药的种种想法是深有体会滴。那么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中药——这个中医大夫最得力的武器,背后的二三事吧。读完了这篇文章,或许你会重新认识中药,并爱上这种统顾全局又面面俱到的调治方式。

02

从药理学的角度分析,所有药物产生作用、治愈疾病,都是其中的有效成分对人体系统调整、对致病因素消除出现的效果。现代对于药物的研究、分析,也都是着眼于此。

但是对于中医药的体系来说,单单把目光聚焦在「有效成分」这一点上,未免有些管中窥豹的意思了。

熟悉一点中医药知识的朋友应该知道,在中医的认知体系里,把身体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都归结到阴阳的偏盛或者偏衰。所以任何治疗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使人体恢复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中。那么使用不同属性的中药帮助人体找回原有的平衡,便是中医大夫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了。

不管是药房里的中药,还是我们每日饮食中的食材,在中医的眼里,都各有各的性格,在某些方面会显得比较突出,也就是所谓的「偏性」。健康出现了问题,说白了就是阴阳的「跑偏」,因此就需要借助药物的偏性把这个不正常的状态矫正过来。

中医对于中药性能的认识,主要由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这几方面组成:

「四气」

指的是寒、凉、温、热四种药性,能够反映出药物/食物在影响人体阴阳衰盛、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

「五味」

指的是辛、甘、苦、酸、咸五种味道,一方面表示药物客观具有的真实滋味或气味,另一方面用来反映药物功效在补、泄、散、敛等方面的作用特征。

「升降浮沉」

指的是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或上升,或下降,或发散,或敛固。

「归经」

指的是每种药物作用归属的脏腑、经络,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重。

每一种健康问题,都有对应的药物可以帮助解决。中药的优势在于,不仅仅能帮你把表面上显露的问题搞定,还能深入到最本质的层面,帮你改善制造健康问题的「土壤」,回归到四平八稳的最佳状态。

03

我经常能听到这样的一些吐槽:

「小王啊,大夫给我开的汤药又苦又咸,跟喝隔夜刷锅水一样!」

「小王啊,我的这个方子煮出来怎么是酸不溜秋的捏?」

「小王啊,你们活法儿商城里卖的玫瑰丁香茶有一股很呛的药味,熏得头疼,简直喝不下去……」

中药这些奇奇怪怪让人难以接受的气味或者滋味,成为很多人拒绝它的最大理由。

说白了,我们对于「好吃」「好喝」这种期望的出发点,是基于日常饮食的对比来进行的。正如我小时候的疑惑一样,为什么药就一定要保留药味,而不是像喔喔奶糖或者浪味仙那样好吃呢?哪怕是小儿麻痹疫苗糖丸那样的味道也可以啊。那些苦苦辣辣酸酸的汤药里,为什么不能多放点糖,把讨厌的味道盖住呢?

前边已经跟大家提到了中药的五味,这是中医确定用药的标准之一。也就是说,不同的味道对于人体同样有着不同的影响。

比如辛辣之味,中医认为它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如果你气血阻滞,或者体表有外邪潜伏的话,喝到的药可能就是这个味道的,或者闻起来特别呛鼻子。

再比如苦味,中医认为它能泄、能燥。对于一些体内有外邪积聚(热、湿、寒等)、或者身体里气的运行出现紊乱(肺气上逆、胃气上逆等等)的问题,都有着良好的调整作用。

有些人吃到的中药,可能有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细致的咸、腥味,其实是大夫需要借助这种味道的性质,帮助身体把一些结节、疙瘩、肿块软化消散;或者某些原因引起了便秘,需要借助它泻下的功能让大便通畅,排出导致身体出现异常的垃圾废物。如果有人曾经吃过那种臭不可闻的汤药,别去抱怨医生,臭味和咸味、腥味实际上是同一类的味道,对于补养人体的阴液有特别显著的效果,而且臭味可以入肾经。

大家现在可能已经明白了,每种讨厌的中药味道,实际上都暗藏了各自的玄机。你的嘴巴之所以能够体会出那样的味道,或者鼻子闻到那些不愉快的气味,实际上说明此时的情况需要这种性质的东西来帮助你调整平衡,回归健康。中药的气味和滋味,都是打开健康问题这个密码锁必不可少的两把钥匙。

04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随便在中药里加糖、加蜂蜜,或者是其他什么改善味道的东西呢?

上个部分已经跟大家提到了,不同的气味、滋味各有功效的侧重,如果一股脑地把所有中药都变成甜不丝儿的,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中医认为,甘甜之味能补、能和、能缓,入脾,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作用。很多健脾、补虚,或者能够和解身体里各种别扭的药物,都是这个路数的。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甘甜之味在某些情况下,就变成了累赘,甚至会助纣为虐:

比如一些痰湿比较重的人,可能需要先用一些辛香发散以及苦燥的药物赶走讨厌的湿气,把昏睡的脾唤醒。但若在药里加了太过的糖或者蜂蜜,反而消解了药性,又助长了痰湿,使问题更严重。

再比如一些肾虚肾亏的人,喝到的汤药可能会尝到咸、酸、涩等等味道。如果把药变成了甜味为主,会使脾土生发太过头,反而对肾水造成了克制。不仅药物起不到原来的效果,反而会加重亏虚的情况。

很久之前听长辈就说过「加糖减药性」,现在看来,不无道理。

如果一些中药味道实在太难接受的话,我的建议是在把药喝下去之后,吃颗糖或者赶紧漱漱口,把嘴里残留的味道淡化掉,但又不影响之前吞咽的药物发挥效果,一举两得。

05

我想的是,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实际上是身体对我们不良生活习惯、情绪心理的一个友善提醒。而那些难喝的药,也是在强调,生病带来的一系列滋味不好受,不想再这样的话,就先改变自己,搞定那些导致问题出现的因素。药物让你感觉到的各种不愉快,实际上就是对你的一点点小惩罚,让你付出一点点小代价正视自己的身心。

如果我们刻意逃避那些不喜欢的药味,或者像现在很多商家一样,给药物或保健品添加了太多的矫味剂,就会渐渐被那种甜美、享受的感觉所迷惑,对很多造成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放任自流,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记吃不记打。

而且,每种药物,或者那些食药两用的东西,各有各的偏性,按照中医的理论,算作一种广义上的「毒性」,如果把药物做得太好吃,恐怕真的会有人只惦记它的美味,它的好处,却毫不在意它的「毒性」,把它变成日常所食的一部分,最后反被它的偏性所伤。我们不该用食品的味觉标准的去衡量药物,药就是药。

最后想告诉你们,如果一个制造商不在自家产品里加太多、太重的矫味剂,恰恰说明人家对自己的原料质量和制作工艺有信心,敢于把药材最本真的味道呈现给大家。我曾经在药厂里混了大半年,这一点绝不会骗人。

现在仔细回想一下小时候学过的「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是不是可以这么解释呢?

06

传统的中药剂型,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就是汤(汤药)、丸(专指蜜丸)、散(各种粉)、膏(口服的煎膏)、酒(药酒)这几种了吧。

《神农本草经》云:「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亦有一物兼宜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这其中,强调了不同剂型对于药效的影响。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流传已久的经典古方,临床效果最佳的仍然是它最原始的剂型。

比如很多人都觉得吞咽困难的大药丸子,实际上对于一些慢性、虚弱性的,需要长期调理的问题来说,使用这个剂型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原因在于药丸进入肠道后,会一层一层地溶解,使其中的药物逐步释放,因此可以一点一点地吸收,缓慢而持久地发挥作用。

试想一下,如果补益类的药物太快发挥效果的话,就像在普通小汽车里灌了满满当当的柴油,内部的零件一下适应不了这么猛烈的能量,迟早会爆掉。这也正如李东垣所说:「丸者缓也,不能速去病,舒缓而治之也」。

再比如各种各样的口服膏方,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那些,都是以补虚、调理为主要功效的,所针对的也大多是一些需要小火慢炖、一点点解决的问题,一般都是直接针对不同体质来进行的。对于这种情况,医生大都建议长期服药。一般来说,开汤药的话可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不方便,而且一猛子都灌进去脾胃不见得就能立马接受。所以选择甜甜的膏方,一点一点给身体添砖加瓦更合适。

因为要解决的问题时间比较长,所以膏方的口感都是甜滋滋的,便于入口,毕竟吃药是件苦差事,要给你一点甜头抚慰一下不愉快的心。而且,膏方里会加入一些健脾胃的药来帮助身体消化,也捎带脚调理调理脾胃的问题。

如果你总觉得膏方太甜,其实用勺子舀出来,兑适量的温水服用就可以了,糖浆或者蜂蜜加得太少,反而会使膏方容易变质发霉。

07

写到最后,想跟大家分享李辛先生在《儿童健康讲记》里的心得:

某些事情的发生,也许是经过较长时间积累的结果,那它回归到正常的状态,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退烧太快,并不是最明智的做法,可能还会导致更多的问题。

这里讲的是退烧,实际上适用于任何身心健康的问题。我们总是对养生、调理这样的事情灌注了太多、太满的期望,今晚做了这个功法,或者吃了那个东西,明早就一定要看到效果。可能三五天没有动静,就开始质疑,或者中断了努力。

吃药也好,做各种功法也好,实际上都是一个和身心进行沟通的过程。你之所以会出现各种不舒服的情况,实际上就是「失联」太久,往身心不喜欢的方向走了太远太远。

所以我希望各位朋友,在调理和恢复的过程中,把那种过分强烈的期望和企图放一放,像路新宇老师经常跟病人说的那样,温柔地与身体对话,默默接受身体的任何反应,静静等待它的任何变化。那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过程,更像是一次修行,一个重新又全面认识自己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