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想象中,大同玉那些盛产美玉的山川河流一定会有海市蜃楼一样的景观和扑朔迷离的故事存在,但实际上,提及大同天镇,阳高附近的野山之上,古人都这么说:“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这一点不走到地头,不走近采玉者,没法体会。今天雕民就借用一个采玉人的故事来讲讲采玉到底有多艰难。玩玉的我们应该细读。 外行很少有人通晓采玉的方法,了解采玉人的生活,一位采了十多年大同玉的采玉人总结说:“采玉生活有三险,探险、艰险和风险。” 每年的五,六月份,采玉人开始了工作的第一步:探玉,也被采玉人们戏称为“探险”。一部分有经验的老玉人背上水、干粮,帐篷等物资随团出发。白天行走在悬崖峭壁边上,晚上露宿在野外,为的就是在坚实土壤和岩石筑就的大山中寻找到蕴含丰富玉石的矿源。 五月的大山上天气变化无常,在大同有时候还能在一天之内经历春夏秋冬四季。所以,危险的地形环境,变化无常的气候,随时都在考验着采玉人的意志。 虽然大同大山里的天气变化无常,呆在那里随时都有生存的危险,但在采玉人的心里,那是他们的天堂。 被称为天堂的大同玉山上,蕴含的玉石已经有1到1.5亿年历史,他们分布在大同火山群周边隆起地带上。大同玉硬度7.1,比重2.7,由于出产于高寒地区,结构特别稳定。温润靓丽、质地优良、色彩变化多端的大同玉是雕刻家梦寐追求的创作佳材。大同玉独特韧性和硬度堪比翡翠,油润和光洁与和田玉伯仲之间大同玉石品种的多样性,更为雕刻界所青睐。 所以,为了玉,采玉人一般在每年的五月就开始上山,大雪封山前下山,因此在山上的时间非常的宝贵。 在开采时,开采者必须要有相当的识别能力,需凭经验,小心翼翼地、尽可能大、完整地把它从岩石的夹杂物中分离开。 可见,将玉材从原生地高山上、地体中开挖出来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有高难度的作业要求,恶劣的工作环境,加上运输问题,更是难上加难。所以,采玉人的生活充满着艰险。 虽然玉材的生成原因与一般的石头、矿石等差不多,但是物以稀为贵,在开采上,玉与其他矿石的开采情况完全不同。 采玉像赌博,不像采煤,选一个狂点就可以采三五年甚至几十年,采玉却是需要运气的。 有时候连续“追”了几天,矿脉就突然断了,那么结果就是重新再来。有时候也会突然出现大片的玉层,让人如做梦般。所以,采玉人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很难承受住打击。 采玉人的生活如赌博,有很大的风险。 要想成为一名探玉、采玉人,首先要懂玉、识玉,爱玉。要了解大同玉的成矿规律,有良好的心态。 采玉中,有得失、辛酸、有喜悦,但最终还是回报最多。 雕民突然想起一位钟爱大同玉的人说过这样一段话:黄金有价玉无价,只有亲眼看到采玉浩大的工作场面、极端艰苦的工作环境,你才知道得到一块宝玉是何等的困难与艰辛。那些沉睡了亿万年的玉石精灵把自己藏匿起来,仿佛其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躲避人的寻找。从不曾想到会在今天,它被一束束电光照亮、惊醒,带着谁的御旨从时间的另一侧现身。 上天给你的赏赐,一定是以付出几倍几十倍的艰辛的劳动为前提…… |
|
来自: 木头ggp80jve02 > 《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