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樱桃沟漫步,吸引人的还有这片水杉林。我喜欢水杉林,是因为它的树干笔直挺拔,象征着不屈的、勇于抗争的人们。我喜欢水杉林,还因为它的树干上发出的嫩芽,那是生命力的象征啊。
樱桃沟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是北京近郊一处生态功能健全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活化石”的水杉在这里蔚然成林。
水杉1941年在湖北、四川第一次被中国科学家发现。由于水杉当时被认为已经在新生代第三纪(六千五百万年前)就灭绝了,其活标本在中国的发现震动了植物学界。

北京植物园樱桃沟内的水杉林是北京地区最大的一片水杉林,这里有约200株水杉,高大挺拔,最高的约30米,最大胸径1米。深秋,水杉树梢染成了砖红色,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水杉林中有一条栈道,长约600米,宽约2米,蜿蜒穿行于参天水杉林中,钢筋水泥栈道采用的仿木工艺,与谷幽林茂、泉水潺潺的自然环境十分和谐。栈道修成后,形成了环路游览路线,方便游人在茂密的杉树林漫步穿行,观赏樱桃沟美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沟底丰富的植被不被践踏。而且,对美术爱好者也是好事,栈道的曲线和水杉的条条直线相配合,使画面丰富而不单调。
1941年,我国植物学家在四川万县和湖北利川交界的磨刀溪发现“活化石”植物水杉,后经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教授和郑万钧教授研究,于1948年正式命名并发表,顿时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
目前,人工引种水杉已在北半球广泛栽培,半个世纪以来,对水杉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的研究一直是世界植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北京植物园于1972年引进水杉种子播种繁植,1975年定植于樱桃沟。樱桃沟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很适合水杉的生长。仅仅40年,就长成这么一片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