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须知道的十种塑料识别方法

 xcxxing 2017-11-26

从各种渠道回收来的废旧塑料制品组成很复杂,往往是几种塑料的混杂物。目前,再生利用之前,都需要按塑料种类进行分类。有时候还需要多种方法同时配合使用才能确定塑料种类,所以如果能掌握这十种塑料鉴别方法,就好比练就了“火眼金睛”。

(1)外观识别法

用手感、感觉、眼睛、鼻子来观察塑料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透明度、颜色、光泽、硬度、弹性等来识别所属的类型。

常用的几种塑料品种的外观识别法

塑料名称

手感

眼看

鼻闻

摔后耳听

聚丙烯     (PP)

光滑,划后无痕,可弯曲,不易折断,拉伸强度和刚性较好

白色蜡状,半透明,在水中漂浮

无色无臭

响亮

丙烯晴-丁二烯-乙烯共聚物  (ABS)

硬质材料坚韧,质硬,刚性好,不易折断

乳白色或米黄色,非晶态,不透明,无光泽,在水中下沉

无色无臭

清脆

聚乙烯     (PE)

具有蜡样光滑感,划后有痕迹,柔软,有延伸性,可弯曲,但易折断

原材料为白色粉末或透明状颗粒树脂,在水中漂浮

无色无臭

响亮

   尼龙      (PA)

 

表面硬,有热感,轻轻触打时不会折断

乳白色,胶状体,在水中下沉

无色无臭

低沉

聚碳酸酯(PC)

有金属感,较硬,弯曲时的抵抗力较大,耐冲击,韧性强

白色结晶粉末,浅黄色,透明固体,制品接近无色

无色无臭

较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加热到120℃可自由弯曲,可手工加工,坚硬不易碎

玻璃透明状,外观美,在水中下沉

无色无臭

用手弹打有声音

 (2)燃烧法

大多数塑料都能够燃烧,由于其结构的不同燃烧特征也不同,燃烧法主要根据塑料燃烧时的燃烧难易程度、气味、火焰特征及塑料状态变化等现象来识别。

常用的几种塑料品种的燃烧状态

塑料名称

燃烧难易

气味

火焰特征

塑料状态变化

聚丙烯 (PP)

容易

石油气味,辛辣蜡味

上段黄,下断蓝

熔融滴落

丙烯晴-丁二烯-乙烯共聚物  (ABS)

容易

有苯乙烯气味,带橡胶味

黄色,黑烟

软化,熔融,烧焦,无滴落

聚乙烯  (PE)

容易

类似石蜡燃烧气味

黄橙色,边缘蓝色

熔融滴落后继续燃烧,无烟

   尼龙  (PA)

缓慢燃烧

似羊毛,指甲等烧焦气味

蓝色,顶端黄色

熔融,滴落,起泡

聚碳酸酯

(PC)

缓慢燃烧

花果臭

亮黄色

软化,熔融,起泡,焦化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容易

水果香味,腐烂蔬菜味

浅黄色,顶部白色,有破裂声

溶化,熔融,稍焦化

(3)密度法

根据各种塑料具有不同的相对密度来识别的,可利用塑料的沉浮识别出塑料的类别。这种方法简易可行,但对相对密度十分接近的塑料,不易采用。

(4)浮选识别法

不同塑料具有不同的润湿临界表面张力(或称表面自由能)γC。对塑料浮选而言,γC的意义是:当某种液体的表面张力γL>γC时,塑料不会被液体所润湿,保持疏水可浮性;当γL<γC时,塑料被液体润湿而受抑制。当γL与两种塑料的润湿临界表面张力γC1、γC2之间满足γC1<γL<γC2的关系时,塑料2将被液体润湿,而塑料1将上浮,从而实现塑料的γ浮选分离。

常见塑料的润湿临界表面张力

(5)热分析识别法

差热扫描热分析(DSC)技术可测定高分子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热失重分析(TGA)可测定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热机械分析(TMA)可测定高分子转变温度。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得到塑料的熔点、软化点、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分解温度及结晶温度,从而判断塑料的种类。

(6)热解实验鉴别法

热解实验鉴别法是在热解试管中加入少量塑料试样加热至热解温度,试管口上放一条浸湿的石蕊试纸或PH试纸,用夹子夹住试管的上端,在火焰上缓慢加热,观察试样的变化和管口上试纸颜色的变化。

一些常用塑料的热解实验鉴别法


(7)X射线荧光识别法(XRF)

 XRF是一种专门识别PVC的方法。在X射线的照射下,PVC中的氯原子放射出低能X射线,而无氯的塑料反应则不同,由于PVC中含氯量为50%,所以可以用XRF来识别。

(8)中红外光谱识别法(MIR)  

MIR光谱的波数为4000~700cm-1,一般的聚合物的MIR光谱是确定的,而且直接与聚合物的特定化学键相关,可对各种塑料品种识别,且不受测试样品的颜色、添加剂的影响,识别时间较长,大概需要15s,  要求被识别塑料的表面保持清洁,同时要求工作环境的湿度不能太高,因此只适合用于实验室环境下识别塑料,不能用于现场操作。

6种常见塑料的中红外光谱图


(9)近红外光谱识别法(NIR)  

NIR光谱的波数为143000~4000cm-1,适用于大多数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识别,该法快速、可靠,相应时间短,灵敏度高,易维修,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但易受填充剂(炭黑)、表面涂层、样品几何形状的影响,对黑色塑料的识别存在困难。

(10)摩擦静电识别法

不同的塑料进行摩擦以后,通过表面的电子得失获得相反的电荷,其中介电常数高的塑料表面带正电荷,介电常数低的塑料表面带负电荷。根据摩擦时转移正电荷的能力,可以将不同的物体排列成一个摩擦电序列表。磨擦电序列表列出了各类物质的带电难易程度。

对于相互接触的两种物质,电子会从序列表较上的物质转向较下的物质,这样就会使两种物质分别带正负电荷。利用摩擦电序的原理,已经开发出一种可以识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塑料的摩擦电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