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迅雷转型路上的得失与隐忧:口碑、股价、玩客币

 木西子曦 2017-11-26

迅雷怎么变成浏览器了?

广告太多,越来越不好用了。

它(迅雷)让我去买会员,我买完之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通知:来领专属红包福利!
广告
图片

2017年10月31日,北京王府井某酒店会议厅,一场近千人到场的发布会现场播放了这样一段视频——视频的主角是迅雷用户,而内容,则是遭遇街头采访的迅雷用户们,对迅雷产品毫不掩饰的吐槽。

这场发布会的主办方并非迅雷友商,而是迅雷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网心科技。在播放完这段视频后,迅雷新任CEO陈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们团队拍了一个挺喜感的片子,但是我却完全笑不出来。」

在过去的15年中,迅雷——一款野蛮生长的下载软件陪伴了整整一代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成长。它先后击败了曾经的竞争对手——网络蚂蚁与网际快车,并抵御住了巨头腾讯的相似产品QQ旋风。

「对很多用户来说,迅雷是他电脑上安装的第一款软件。只有安装了迅雷,才会去下载其他软件」,陈磊在发布会上满怀深情地讲道。

然而,近两年,一向在用户心中口碑极佳的迅雷产品,却遭遇了空前的用户差评——让这种差评愈演愈烈的是迅雷在2016年6月发布的PC客户端产品「迅雷9」。

展开剩余91%

也许是出于商业化的考量,迅雷9软件界面的大半部分都被浏览器和短视频窗口占据,这让以下载为核心需求的许多迅雷用户颇感不满。

与迅雷用户口碑表现截然不同的,是迅雷近一个月来的股价走势。自十月中旬以来,迅雷股价大幅上涨,由10月13日的4美元左右暴增至如今的超20美元。三年多时间过去,这支「上市以后一直跌」的股票终于突破了当年的发行价。

一个许多迅雷用户并不知道的故事是,上市三年来,迅雷借助CDN业务悄然完成业务转型,已经由面向C端的下载工具蜕变为面向B端的云计算服务商

迅雷正在逐步获得资本与市场认可,而在未来,这家已经拥有15年历史的企业,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1

欲生先问死

转型移动失败,屏蔽版权资源

在PC时代,迅雷曾经是中国软件行业的明星产品,它的装机量应该仅次于腾讯QQ,与360安全卫士、搜狗输入法持平。而与后两者相比,迅雷的用户使用时长更占优势,这也应该会为迅雷提供更为广阔的商业前景。

像当年无数个依赖于PC业务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迅雷的第一个转型尝试来自于移动端。2012年,迅雷上线手机端App——「手雷」,这个颇具喜感的名字并没有为手机迅雷带来多少好运。

与PC端相比,移动端的下载工具更像是一个「伪需求」。如今,仍在坚持使用迅雷的PC端活跃用户大多贴有鲜明的标签——影视发烧友、收藏癖。视频网站无法满足他们对画质和资源数量的要求,也只有在这时,迅雷才会被他们祭出。

林风,就职于某三线城市大型国企,迅雷十年老用户。即使是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林风的手机依然是一部只用来打电话和发微信的工具,「智能手机天生低效,做什么都不专业。」

2009年,还在上大学的林风第一次为迅雷付费,是为了下载一部「不可描述」的影视资源。每月10元的会员费,让一个根本「下不动」的资源飙满了全部网络带宽,这使林风第一次对迅雷这款软件产生好感。

在视频网站崛起,影视下载渐微之后,林风一直「抵制」视频网站,并坚持使用迅雷下载视频资源。「办视频网站会员不代表我买了我想看的内容,最多算是花钱租了无数次播放权而已。」

佐证林风这一观点的是今年年初中韩关系恶化,视频网站纷纷下架韩国影视资源。「你看他们哪家给用户赔钱了?」林风说道。

在林风的书房,一排排由全球各地海淘而来的正版蓝光影碟堆满了书架。路由器旁的家用NAS(网络存储器)日夜不停地下载着各种影视资源;在林风的家中,PC、智能电视与手机,都能随时访问NAS中近30T的各种文件。

你是像林风一样的用户吗?如果不是,迅雷下载业务如今的处境不言而喻:

当你抛弃百度MP3,改用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当你不再下片,开始为视频网站充钱;当你关掉游戏下载站,转投Steam与手机游戏的怀抱,你可曾想过一个问题,你有多久没用过迅雷了?

2011年,徘徊在纳斯达克交易所门口的迅雷,突然遭遇中概股危机与MPAA(美国电影协会)的侵权指控。这家中国最成功的下载服务公司最终选择放弃IPO,黯然回国。三年后,迅雷终于重新杀回了纳斯达克,那一年,迅雷讲给大家的故事是——会员付费。

迅雷2014年的IPO招股书显示,迅雷2013年全年会员订阅业务营收8673万美元,占总营收比48.1%。这一成绩在免费产品横行的中国互联网并不多见,但依然难以掩盖迅雷当年的颓势。

「2014年的迅雷一文不值」,有人这样评价迅雷当年的股价。迅雷随后的股价走势也印证了这一点——除了IPO之后的短暂增长期外,迅雷股价在三年多的时间内,总体保持下降趋势,直到近一个月来的突然爆发。

即便不是美国电影协会的突然发难,迅雷也应该在2011年前后意识到了版权问题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完全封杀版权内容对于迅雷来说无异于自杀,但坐视不管同样等同于慢性自杀。

自此之后的迅雷,走上了「欲生先问死」的道路,开始大力整治版权内容,并寻求新的转型之路。

2

转型CDN云计算

获小米、快手等客户

很多迅雷老用户并不知情的是,迅雷官网如今对自己的介绍已经变为了「互联网众筹云计算服务商」;在这一头衔之后,才是「互联网下载服务提供商」与「付费会员产品提供商」。

2015年前后,在意识到转型移动端的困难后,迅雷开始尝试二次转型。这一次,迅雷选择的方向是CDN(内容分发网络)产品——「星域CDN」。

何为CDN?当用户使用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服务时,用户会发送指令到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并接收服务器的反馈数据。如果所有的用户都访问同一网络位置的服务器,很容易产生网络拥堵。

而CDN技术则通过大量建设网络节点的方式,将用户分流到距离最近、访问速度最快的网络节点上。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了保证自己的产品能同时服务于全球用户,往往都会在多地建立自己的CDN节点。而很多中小型公司则会出于成本的考虑,选择使用第三方的CDN服务。

迅雷上线CDN服务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但迅雷开始发力CDN的时间则可以确定,是在2015年。在迅雷的官网上,爱奇艺、快手、bilibili、小米,都是星域CDN的客户。

与网宿科技、BAT等大玩家提供的CDN服务相比,星域CDN的最大优势是价格便宜,低至0.099元/GB。星域CDN官方也将自己的价格优势作为一大卖点,在百度推广页面进行宣传。

而星域CDN价格低廉的关键在于,除骨干节点之外,星域CDN有大量的节点并非迅雷官方搭建,而是散置于无数迅雷用户家中。这也在此后成为了迅雷进军CDN业务过程中最大的争议点之一。

3

隐匿与遗产

迅雷C端隐形,用户化为节点

迅雷将自己的CDN服务模式称之为「云计算时代的共享经济」,但如果用户并非自发共享,这种共享模式是不是本身就存在问题?

在科幻小说《光晕:丰饶星战役》中,人类人工智能麦克在整个星球沦陷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运算系统隐匿于地表的每一台农业智能机器人中,与外星势力做最后的斗争。

这也是迅雷CDN业务目前最真实的写照,迅雷在PC时代于C端建立的庞大装机量、技术积累与用户口碑,最终成为了迅雷在转型B端业务后,获得的最宝贵的遗产。

作为一款P2P下载软件,迅雷会在用户结束下载任务后,继续上传下载文件,提升其他用户的下载速度。这一行为符合P2P下载软件的通行标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迅雷有没有将用户作为星域CDN的节点服务器,则始终是一个谜。

在星域CDN官网,迅雷这样介绍自己的CDN节点:

星域CDN首创「无限节点」技术,已拥有在全国布建百万量级服务节点的能力(包括400余个骨干节点+百万量级末梢节点),首次实现下沉至家庭内拉取内容数据,开辟了一条总量更庞大、分布更均匀,数据传输距离可近至1km的网络加速通道。

这被外界视作是迅雷使用用户个人电脑终端作为CDN节点的证据之一。若这一传闻属实,迅雷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吃掉」大量网络带宽。在迅雷7与迅雷9的用户协议中,迅雷始终未对这一内容加以解释或澄清。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CDN服务对于节点的网络带宽、稳定性、后台管理等都有较高要求,迅雷通过PC应用软件的方式将用户个人电脑改造为CDN终端的可能性不大。这也是迅雷此后推出赚钱宝、玩客云的原因之一。

2014年,迅雷推出了号称「全球第一台会赚钱的路由器」——迅雷路由,一年后,这一产品被升级为赚钱宝,并在2017年最终演化成为迅雷目前最新的智能硬件产品——玩客云。

玩客云硬件

虽然具有不同的命名,但这些产品在本质上完全相同——用户将自己的闲置带宽贡献出来,并构成迅雷星域CDN网络上的一个个节点。通过这些遍布于全国各地的智能硬件终端,迅雷构建起了一张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CDN网络,节点量级达到百万之多,甚至实现「同小区」级别的节点内容拉取。

迅雷的转型让人们发现,即便是P2P时代的下载工具,如今也能通过CDN业务的方式,从被最讨运营商嫌的「带宽杀手」变身为整个行业追捧的新秀。迅雷将传统CDN企业拉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依靠性能并不突出却成本低廉的CDN产品,支撑起了自己的云计算业务。

迅雷近一年财报数据显示,尽管迅雷仍然延续整体亏损,但以CDN业务为主的IVAS业务(Internet Value-added Service,互联网增值服务)却一直保持增长。2017年第三季度,迅雷的这一业务首次与会员付费业务持平,达到了2080万美元之多。

(单位:万美元;数据来源:迅雷财报)

4

未来与隐忧

玩客币风险与机遇同在

借助CDN业务,迅雷终于实现了自己在B端市场的转型之梦。2017年秋,迅雷玩客云上线,为了激励用户加入其中,迅雷开始发行自己的虚拟货币,这也被外界视作是迅雷C端CDN终端最大的隐忧。

与此前赚钱宝真金白银的现金回报不同,玩客云的回报方式是一种名为玩客币(WKC)的虚拟货币。与比特币一样,这一虚拟货币同样基于区块链技术,具备一定的去中心化属性。

迅雷推出的玩客币钱包软件

10月12日,第一枚玩客币被玩家挖出。此后,这一虚拟货币的价格不断走高。海外数字资产交易平台cex.com数据显示,11月22日,玩客币的价格已经达到了8.37元/枚,较本月月初0.5元/枚的价格,上涨1574%,24小时成交量近50万美元。

玩客币的惊人涨幅引发了外界的大量关注,一位不愿具名的互联网评论人士在接受Bianews采访时,对迅雷采用玩客币作为玩客云奖励结算方式,发表了这样的看法:

作为玩客云项目的发起者,迅雷完全可以继续沿用赚钱宝时代的现金激励方式,鼓励用户贡献带宽。使用虚拟货币作为奖励手段,可以让玩客云上的早期玩家获得巨额回报,带来眼球效应。但这样的做法也可能会让迅雷招致政策风险。

由于玩客币本身的金融属性,这一虚拟货币吸引了大量梦想一夜暴富的「矿工」,也充满了被人恶意炒作的风险。在监管部门全面禁止ICO与虚拟货币交易所后,玩客币这一玩法格外引人关注。

Bianews探秘组成员近期发现,此前因政策问题一度陷入冷清的多个ICO交流QQ群,因为玩客币的火爆再度「复活」。有人高价出售、回收玩客云设备。

投机者的涌入也让玩客云的未来充满变数。尽管迅雷官方不提供玩客币与人民币等任何法定货币之间的交易渠道,但这挡不住玩家与第三方交易所。也有网络消息传出,有玩家在采用投机取巧的手段挖矿导致玩客云被封号后,选择前往迅雷总部讨要说法。

11月4日深夜,迅雷发布官方公告,要求各大交易平台禁止交易玩客币。一些交易平台对这一公告进行了积极的响应,但部分交易平台,特别是位于海外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往往不会理会迅雷发出的公告。

除了向交易所发函外,阻止用户进行玩客币交易的另一手段是为玩客币增加更多的实际支付场景。对此,迅雷给出的官方回复是,「迅雷会尽快推出玩客币的应用场景吸引用户,降低用户交易玩客币的意愿。」但直至今日,迅雷仍然没有上线任何基于玩客币的实际交易场景。

「如果你既不允许大家交易玩客币,又不给用户具体的支付场景,玩客币这东西就会像创业公司那些不能行权的期权一样,废纸一张。」上述互联网评论人士这样评价迅雷玩客币目前的处境。

在玩客云发布会上,迅雷打出了「All in 区块链」的口号,从结算公平性与系统安全性上考虑,基于区块链开发玩客云技术是当前最佳的解决方案之一。但迅雷若不能解决玩客币未来潜在的政策风险,玩客币将会一直成为悬在迅雷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随着玩客币水涨船高的,除了迅雷的股价外,还有迅雷推出的玩客币「挖矿机器」——玩客云。由于长期缺货,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原本定价399元的玩客云被炒到了3000元,价格暴涨10倍。

显然,玩客云仍然保持着迅雷智能硬件一贯的饥饿销售传统。这也许与迅雷CDN产品的需求程度有关。

「玩客云的硬件本身全部采用成熟技术,不应该存在任何产能问题,但迅雷不可能无限制地生产玩客云」,上述互联网评论人士这样向Bianews分析迅雷的战略,「迅雷放出的玩客云数量需要等比于星域CDN全部客户的需求量,这样才能让每个玩客云用户都有钱赚。」

「迅雷自诩为云计算时代共享经济的开创者,并非浪得虚名,他们真的需要像滴滴一样同时伺候B端和C端两边的用户。这条路走起来可能很累,但对于迅雷来说,确实有得赚。」

注1:文中林风为化名。

注2:玩客云、赚钱宝与星域CDN由迅雷旗下全资子公司网心科技直接运营。该公司财务上与迅雷合并报表,并长期使用迅雷品牌。本文出于行文方便考虑,未区分迅雷及其子公司网心科技。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