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大发现!利弗莫尔、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的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老三的休闲书屋 2017-11-26

很多人一直都认为利弗莫尔是纯投机性质的,其实不然。如果认认真真看过他的股票作手回忆录,就会发现他不仅是热点高手,而且还是具有投资性质的投机行为而已。像他当时交易的股票都是必须自己熟悉的,亲自调查过的,公司业绩是非常不错的,这是他交易的最根本原则,而且还必须是当时的大热点,比如当时的钢铁,炊具等等。可想而知,人家对交易的要求是多么的苛刻。而且他的交易是非常灵活的,都是根据当时的市场情绪、行情演绎和标的公司的发展状况来进行交易的,可长可短。那么他这种就不是纯粹的投机,而是基于有价值标的的投资性质的投机而已。当然,投机和投资本身是很难严格分开来定义的,他们本身之间是互相相辅相成的,并不是完全的对立面。

那么巴菲特呢,很多人估计又会认为他是纯粹的价值投资者。这完全搞错了。他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是跟利弗莫尔一样的,都是成长股投资。不过由于他后来做到资金非常庞大的情况下,是不得不投资一些银行保险之类的价值股,主要是确保大部分资金的安全和流动性,不然都没东西可投资的了。所以现在看他好像就是纯粹的价值投资者。就像现在为什么国家队和社保基金大量资金都投资银行保险是一个道理,主要是确保资金的稳定和安全,还有一个流动性。他20岁前也是跟很多人一样,通过技术分析来做短差和波段,结果没怎么成功。后来师从格雷厄姆后他对上市公司本身的发展成长是非常重视了,他当时所投资的可口可乐和糖果都是当时的畅销品,是非常具有市场空间的,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成长性,还有其他许多其他行业,在当时都是快速发展的。跟现在完全不一样的情况。为什么他到现在都不减持可口可乐和糖果呢,一个是他天天喝的,都已经是可口可乐忠实的粉丝,而且可口可乐又没走下坡路;另外一个糖果是他老家的,他自己控股的公司,业绩一直不错,人家当然不可能去减持了。比如今年的IBM他就完全清仓了,理由很简单,IBM公司不具备他要求的成长性了,像比亚迪他到现在一直持有不减仓,以及不断加仓苹果股票都说明了他的成长性的眼光独到。现在很多人都拿他来比较,在我看来,目前没有一个人有他那样的能力。唯一可以和他不相上下的就属彼得林奇了。

说到彼得林奇,其实他也一样,对投资都是非常严格的,也是属于基于价值上的成长性投资。至于彼得林奇的具体我就不说了,他们三个人其实都是一个体系里面的。而利弗莫尔是集大成者,所以华尔街没人敢排在利弗莫尔的前面。其实华尔街一路走下来,不难发现,这种投资天才也是在走下坡路了,利弗莫尔之后再无来者。只不过后面的人只是某个投资领域的佼佼者而已。

所以回过头来,如果国家队把大部分资金都投资中小创上,股价都会被拉爆的,而且结局是进去容易出来难。以前德隆系上千亿的资金(占当时A股总市值5%左右,当时整个证券市场总市值也才10万亿不到)坐庄吃进大量筹码到后来都无法卖出被完全套牢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如果仔细复盘的人不难发现,国家队和社保基金投资能力是不一般的,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主板中小创之分,只要公司成长性好的,业绩又是非常不错的,大部分这些股票里都有他们的身影。所以不管怎么样,公司的真成长性和业绩这个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