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行穰帖》纸本墨迹

 昵称974066 2017-11-26
王羲之《行穰帖》纸本墨迹,纵二十四点四厘米,横八点九厘米,为唐双钩廓填本。两行十五字:『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行穰帖》在王羲之草书作品中颇有特点,线条奔放有力,用笔厚重,与他其他作品相比,有些『另类』。又传为智永临本,因张怀瓘《书断》有『(智永)半得右军之肉』之言,观其书风,丰润雅逸,故帖后董其昌跋云:『此卷在处,当有吉祥云覆之。』而这些,正是智永的特点,观其《真草千字文》,可得仿佛处。


晋王羲之草书《行穰帖》唐摹本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行穰帖》点画敦厚,行笔充实有力,节奏稳健,气息平和,毫无剑拔弩张之习,所谓『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书谱》)。元代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中云:『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於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古法偏於雄而少於秀。王羲之的出现,则是完美的统一,且出於天然,得之天放。但《行穰帖》则以雄为主,回归古法,在王羲之众多作品中,其独特性是非常明显的。董其昌对此甚为赞叹,跋云:『然观其行笔苍劲,兼籒篆之奇踪。唐以后虞、褚诸名家,视之远愧,真希代之宝也。』


  可以想见,右军笔法,变幻莫测,如龙如象。正如乾隆帝御笔题首:『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作为书圣的王羲之,並未有真迹传世,留下的均为双钩填墨本或刻本。作品以草书居多,较著名的双钩本有《初月帖》,刻本则以《十七帖》最具代表性。书写风格均与《行穰帖》颇有不类。但《行穰帖》的笔法在其子王献之的作品中,却有更多的发挥。

  王羲之(三〇三—三六一,一作三二一—三七九),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是家喻户晓的『书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世称王右军。




  王羲之出身名门,是当时丞相王导之侄,往来皆一时风流名士。

  王羲之崇尚道家,辞官后畅游山水之间,性格豪爽不受羁绊。东床袒腹,随性而为,没有矫揉造作的习气。在书法上,他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善於创新,加上其超强的悟性,终於自成一家,一扫魏晋以来书风,让人耳目一新。王羲之的书法虽只有摹本和刻本传世,但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所有学书法的人都绕不开王羲之,都会受他的影响。






  由於王羲之崇道、学道,所以他为人、做事、写字都纯任自然,忠实於自己的性情。永和九年(三五三)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等文人骚客在兰亭雅集,在此场景写下《兰亭序》书稿,也完全出於自然之妙笔。现在流传下来的大多是他的手札,从这些手札中,可以看出王羲之书写风格多样,除了其深厚的书法造诣外,此时、此地、此景、此人、此情都有可能影响到他的书写风格,所谓『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也。《行穰帖》短短两行、十五个字,却留给我们无穷的回味。许多书法爱好者酷爱右军书法,追求形似,可以达到极致。然临写《行穰帖》,除了形似,更要学习此帖高古天然的气息。王氏一门是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王羲之自然是当时的贵族文人,所以他的字有贵族气息,或者叫庙堂气息。这是我们在学习《行穰帖》时,要注意观察和把握的。这也是学习右军书法最难之处。

  《行穰帖》有宋徽宗金泥正书题笔,又有『宣和』、『政和』小印,为北宋宣和内府所藏。曾为董其昌友人吴廷收藏,董其昌多处题跋。后入清宫,乾隆帝有题跋题诗。晚清时流入民间,后为大风堂张大千所藏,大千曾携此帖存放於日本书法家西川宁家,曾在日本便利堂制作了珂罗版复制品。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号称美国收藏中国法书第一名品。

  今年福建宝玥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获得版权,首次以原色影印出版。可以让我们一起以最近的距离去观摹『书圣』的书艺和内心。

  丁酉年秋月

  田丰於海上坐忘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