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庆元宝》背星月纹、素背与版式考略

 国民一员 2017-11-26


昔日崇庆珍元宝 <wbr>今朝几出颠覆谱-《崇庆元宝》背星月纹、素背与版式考略

昔日崇庆珍元宝 <wbr>今朝几出颠覆谱-《崇庆元宝》背星月纹、素背与版式考略
    《崇庆元宝》为金卫绍王崇庆年间(公元1212年)所铸,青铜质。有元宝和通宝之别。元宝为篆书折五大钱,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种,钱文仿瘦金体所制。老谱载,崇庆元宝传世极少,有谱籍称其为“孤品”。事实上并非如此,近年又有资料称,全国已经有五六枚真品出现,此说,崇庆元宝非孤,完全正确,然,其五六枚真品之说,却又没有多少和道理和依据。

    先看本品。生坑锈色,重锈甲胄加身,两枚均出同坑,出坑后,第一持有人有所清理,故穿口处已可见铜色,察之乃青铜材质无疑。锈色包浆与出坑之实,均可定此品既非现当代新仿,亦非古仿!

    图照展示之两品,一品为背星月纹,一品为素背。前一品诸谱未载,后一品可见有谱载之,并称其为孤品。目前国家博物馆馆藏一品(见下图)。经查,上述两品近年均有所出,只是背星月纹少于素背。以我网搜所见,加之帐下花名,崇庆元宝出现早已超过十几枚以上,应该还有私藏未公见者。是故,崇庆元宝篆书折五存世数量,已经极大颠覆传统谱见和泉界某些专者所断!

    近年有些所谓泉界专家,针对本品陆续出现,有所鉴定,其主要鉴定是比对谱载拓图或国家博物馆馆藏之品对钱文特征进行识别。为写本博文,即见2006年新晚报一篇短文,乃黑龙江某钱币学会理事对求鉴崇庆元宝的鉴定,其主要观点是对钱文进行了谱比,重点在“宝”字上,其曰:“从总体来看“崇庆元宝”这四个旋读的字体来看,每笔笔画都较真品粗,再单剖析“宝”字,繁体字“宝”的左“王”,真品形状像“壬”,即第一笔向上翘,仿品是平的。右“王”真品笔画仿佛房盖一样,仿品是平的。真品“贝”字最后两笔略长,仿品都短。再看“崇”字最后两笔,真品左右对称,长短一致,仿品左边向上,右边向下,而且都较真品短且粗。崇庆元宝折五是无价的国宝,不会轻易流至民间。”

    谱比没错,然,其最后一句则甚为荒唐“崇庆元宝折五是无价的国宝,不会轻易流至民间”。君不见,国家博物馆馆藏之品正是来自民间捐赠。中国之实际是,不少国宝级文物,均出自民间,各级博物馆馆藏精品,除考古发掘以外,都有部分是民间捐赠或收购而来。此论点不值一批,然流毒甚深甚广,在此,顺便提到并略批之也!。同时,一个真正的泉家,在新发现不同书写风格钱品时,均要将是否“不同版别”这个因素考虑进去思考,切不可轻率以某谱拓图做断言,而无视古钱币往往一类多版的普遍现象存在之实也!

    书归正传,关于此品之钱文,经比照,与正书无疑,字口虽经重锈之蚀,仍然清晰,笔划为细。背星月纹者,其纹大而醒目,形端愿正。然,其“元”字和国博藏品并非一致,国博藏品为长足元,本两品“元”字均为短足。对此特征的看法,经查,博友北泉轩早在去年的一篇分析文章中论及,其文依据两枚不同钱文特点的实物进行了认真比对分析,本人研读之后,甚以为然。今录于后,可作崇庆元宝具有不同版别之研证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元”字短长足之别,“宝”字之别,在中国古钱币中,太多见也,宋钱崇宁、大观诸钱,更是因字笔划体积之别,导致版别琳琅,崇庆元宝出现另外版别,丝毫不奇,没有必要于此疑伪!再说,既然当初此品为孤,那伪作参照何品仿得惟妙惟肖?若以此“孤”为范,为何能铸出一样之钱?若言伪之专者,能回答本人此问,则佩服其五体投地也!

    下图题照两品轮边照:
昔日崇庆珍元宝 <wbr>今朝几出颠覆谱-《崇庆元宝》背星月纹、素背与版式考略
 

   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拓图:
昔日崇庆珍元宝 <wbr>今朝几出颠覆谱-《崇庆元宝》背星月纹、素背与版式考略

   国家博物馆馆藏:

昔日崇庆珍元宝 <wbr>今朝几出颠覆谱-《崇庆元宝》背星月纹、素背与版式考略

昔日崇庆珍元宝 <wbr>今朝几出颠覆谱-《崇庆元宝》背星月纹、素背与版式考略

   网见近年新出:

  昔日崇庆珍元宝 <wbr>今朝几出颠覆谱-《崇庆元宝》背星月纹、素背与版式考略

昔日崇庆珍元宝 <wbr>今朝几出颠覆谱-《崇庆元宝》背星月纹、素背与版式考略

昔日崇庆珍元宝 <wbr>今朝几出颠覆谱-《崇庆元宝》背星月纹、素背与版式考略

昔日崇庆珍元宝 <wbr>今朝几出颠覆谱-《崇庆元宝》背星月纹、素背与版式考略

   上述几品中,拓图和国博之品,“宝”字右王第一笔上翘,并且均为背缘较窄,另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国博之品与拓图,细字而“元”字长足,此点与图照之品又为有别。此点,不能简单将题照两品判伪,因为,若伪仿,难道“元”字乃重新书写做范?既然伪仿,仿者故留破绽,让人一眼识别?此实难理服也!故此,如果做钱文书写版式之别,则可理解。最后一品图照,“宝”字右王第一笔为直横,且背缘为宽。依据博友北泉轩之下文分析来看,乃样钱之别,或者说两个有差别之钱文版别之式也。

    下文,博友北泉轩与去年所发网文,录其于后,免我赘述。

 

两组崇庆元宝样钱的比较和鉴别

2010年11月20日

 北泉轩

     金卫绍王,完颜允济(1153——1213)。在位6年。《金史》说,其时:“政乱于内,兵败于外,其灭亡已有征矣。”而其人:“强敌生边,贼臣得柄,外内交病,莫敢疗理。”然而,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似乎并没有影响钱币的铸行。下图是两组异版的折五型篆书崇庆元宝。币型规整,阔(中)缘大气;文字隽永,挺拔俊逸。

     A组:篆书元字,立意细挑。收尾两笔间距稍窄,末笔高抬,长足。可称高尾元。

      

昔日崇庆珍元宝 <wbr>今朝几出颠覆谱-《崇庆元宝》背星月纹、素背与版式考略

昔日崇庆珍元宝 <wbr>今朝几出颠覆谱-《崇庆元宝》背星月纹、素背与版式考略 
                                      

     冷眼观之,大体相同,细微存异。比较如下:

     左:直径36MM,厚度2.3MM,内穿7.0MM;重量15.8克。红铜。细字。修穿。

     右:直径35MM,厚度2.2MM,内穿6.5MM;重量14.29克。青铜。粗字。未修穿。

 

     B组:篆书元字,立意敦厚。收尾两笔间距稍宽,末笔低姿,短足。或称低尾元。                 

   昔日崇庆珍元宝 <wbr>今朝几出颠覆谱-《崇庆元宝》背星月纹、素背与版式考略 
                                                    

   左:直径34.8MM厚度2.6MM,内穿8.1MM;重量10.59克。青铜。细字。内穿直平。

   右:直径33.5MM,厚度2.3MM内穿7.0MM重量11.86克。红铜。细字。修穿漫圆。

    从以上两组各自两枚对比的细微差别中,笔者分析左前为样钱,而右钱为普品。左钱面背地张均平整,内外郭均匀称,而右钱地张略有不平之处,背面外缘宽窄不一。篆书文字,左钱运笔均衡,笔画精细,绝无粘连之处,而右钱笔锋不匀,笔画粗细失衡。“庆”字和“宝”字与外缘均有粘连。而B组的左钱上下“崇”、“元”二字,均不连郭。右钱的“崇”、“元”二字则稍有连郭。可见,铸造的精细程度有所区别。

    公元1212年(金崇庆元年),金千户耶律留哥在辽东起兵叛金。成吉思汗派部将与其结好,并遣兵应援,多次击败往攻金军。秋,蒙古军第2次攻金。成吉思汗率主力围攻西京,以围城打援之策在西京东北密谷口设伏,歼灭金元帅左都监奥屯襄所率援兵。“地拥河山壮,营关剑甲重。马牛来细路,灯火出寒松。刁斗方严夜,羔裘欲御冬。可怜天设险,不入汉提封。”(《全金诗》,周昂)。攻城时,成吉思汗中箭,下令撤围。

    ——这就是战乱的崇庆之年。

    次年,至宁八月,金廷内乱起,匕石烈胡沙虎杀卫绍王完颜永济等多人,立完颜珣为帝,是为金宣宗。 

崇庆年号实行仅一年,但崇庆元(通)宝却有多种版别。所见,有崇庆元宝篆书小平、崇庆通宝楷书小平、崇庆元宝篆书折五、崇庆元宝篆书折五背星月。而这两枚折五型的“高尾元”和“低尾元”样钱则分别比其普钱重了4.21克和2.33克。稍大、稍厚、稍重、稍精,这大概就是折五篆书崇庆元宝样钱的基本特征了。

 

     北泉轩友此文(未经允许转载,此致谢了),对之两种有别制式进行了细致比对,看其展示钱品,铸制规整,钱文书正,熟坑传世品相,绝非伪制!种种迹象表明,崇庆元宝篆书折五,实际上就有三种版式存在,即:

   1、粗字直王宝高尾元版;

   2、细字翘王宝低尾元版;

    3、细字翘王宝高尾元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