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人文】宛南书院:文脉恒昌

 刘沟村图书馆 2017-11-26

弯弯曲曲的书院街里,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门,静静守着幽深的小巷。那块南阳市实验中学的匾额后面,藏着曾经的河南最大书院、南阳八大书院之首——宛南书院。著名作家二月河手书的“文脉”二字,悠悠穿透漫漫时光,点醒这块土地上传承了千百年的主题。

南阳文脉 源远流长

走在实验中学的复礼路、礼义路上,宛南书院遗留下的柱础、魁星楼碑冠、抱鼓石等文物,孔雀开屏般抖出洒满历史星光的精美纹饰,骄傲地展示这里深厚的文韵与底蕴。

据史载,佛教传入南阳,以东晋永昌三年(公元323年)兴建弥陀寺为标志。元顺帝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弥陀寺改为书院,称“南阳书院”,成为南阳最早的公办学校。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弥陀寺重建,东院设南阳府文庙,内设学堂,延续教育功能。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知府庄有信重修改建为书院,定名“宛南书院”。

那时的宛南书院占地70余亩,建房300余间,可容纳学生300余人。“院前辟地列栅,左曰礼门,右曰义路”,内设总讲堂、魁星楼、观德亭、射圃亭等。目前,总讲堂、学以致用讲堂、崇经楼等建筑依然留存,,巍然如昨。

据一直潜心研究宛南书院旧址文物的李玉志介绍,总讲堂(现为实验中学图书馆)是宛南书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大家现在看到的总讲堂,飞檐翘角,如俊鸟奋翅,正是昔年真容。总讲堂的大门上,悬挂着庄有信手书的“道义渊府”,出自南朝范缜“郊丘明堂,乃是儒家之渊府也”。

沧海横流 英才辈出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这里迎来了“六百年书院、一百年学堂”光辉历史中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宛南书院”应诏“改书院为学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定名“宛南中学堂”。

民国元年(1912年),“宛南中学堂”与“南阳公学”合并,由教育部命名为“宛南第一中学校”。1914年,“宛南第一中学校”更名“南阳中学校”,次年被命名为“河南省立南阳中学校”。1920年,河南省对名校进行排序,“河南省立南阳中学校”改称“河南省立第五中学校”,后于1934年恢复原名。至抗日战争前夕,南阳共有8所中等学校,仅此一处为高级中学,其余均为初级中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先后辗转内乡县张集镇、陕西歧山县周公庙坚持办学,一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重新返回书院街旧址。1954年,学校更名为“河南省立南阳第一中学校”;1959年,更名为“河南省立南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并被确立为省重点高中;1971年,更名为“南阳市第一中学校”。

百余年来,这里走出无数俊杰,为中华崛起输送了一批又批栋梁之材。张嘉谋、杨鹤汀、彭禹廷、董作宾……他们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大家巨匠、风云人物。

在崇经楼上,李玉志指着二楼靠近后门边的一个位置说:“原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袁宝华就曾经坐在这里学习。这栋楼建于同治年间,原名藏书楼。1956年,著名话剧作家田汉来南阳,就在这座楼前面的舞台上做了学术报告……”

传承历史 放眼未来

2002年8月,南阳市一中迁入新校区,南阳市六中整体迁入,称“南阳市一中分校”,2006年更名为“南阳市实验中学”。而今,这里不仅尽一切可能守护、留存数百年来的历史遗迹,更修建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报告厅、运动场、学生公寓,平板电脑、3D打印、机器人等科技元素纷纷涌入课堂,堪称“古典共现代一色、传承与创新齐飞”, 课程改革、“翻转课程”实验、学生社团活动等成绩斐然。

校长王建波带领记者参观校园时,饱满深情地说:“纵观历史变迁,这座校园既有上千年古刹晨钟暮鼓,又有数百年书院翰墨飘香,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文物,这些不仅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更是南阳的宝贵财富。”

在由五大洲、四大洋图案构成彩色世界地图的喷泉前,王建波说,这里有一个充满时代气息、探索韵味的名字——“实验之眼”,“我们不仅要传承历史,更要面向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守护好、传承好南阳的文脉,无愧于脚下这块‘文脉’之地”。


来源:南都晨报  记者 田园 吴秋水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