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励不只是“夸奖”

 阿里山图书馆 2017-11-26

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长达几十年的纵向研究证实,积极乐观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健康、更长寿。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教师努力学习,掌握快乐教学的能力。幸运的是,积极是一种习得性技能,我们通过学习就能掌握。一旦掌握,不仅对学生益处多多,也会使我们自己的身心和事业都乐观起来。
    
少儿快乐教学有“三招”,首先是鼓励。  
鼓励不只是“夸奖”,它有更丰厚的内容。第一,夸奖什么?不只是夸奖天分,而更要夸奖孩子努力改善的行为,比如“这节课你表现很好,一定是因为在下面好好练习了”,“你演奏这段的音色比上次更好了,我们都能看到你的进步”,等等。第二,如何夸奖?不是简单模糊的“你好棒”,而是在夸奖时多用描述性句子,比如“你今天唱歌时站得很挺拔”“很好,你今天弹琴时小手的小房子搭起来了”……比夸奖更重要的鼓励是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的聆听。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我们面对少儿的时候,更容易产生“我是老师,你按我说的去做就行”的念头。有时候,我们还要延缓自己的判断,鼓励孩子主动评估自己的音乐学习,等待他们的判断是什么、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再加以引导或鼓励:“你自己解决了问题,让效果更好了。”
     
当然,鼓励包括批评和挫折教育。批评更要讲究方式,千万不能出现“你太笨了”“你只能这样了”这样的定性评价,而要批评行为,比如“这次你没有尽全力”“演奏这部分的时候你不够用心(用脑)”等。少儿的音乐学习总会遇到挫折,音乐教师不要苛求完美,而要一点点改善、一点点引导。我们还可以举自己身边的实例,告诉孩子困难并不可怕,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只要探索路径改善行为就能克服。我们还要认识到,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轻微并能通过努力解除的压力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巨大压力却会降低记忆和思考的灵活性,让人变得呆板,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所谓“请将不如激将”,鼓励还需要赋予孩子责任。即便他们的音乐表演并不完美,教师也要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即便他们的音乐水平并不高,教师也要给他们互相教的机会。而活动小组组长、声部长的设置,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也能解放教师、让教师有时间思考更具全局性的问题。
    
“三招”的第二招是参与。   
“学生都在课堂中了,当然也参与了课堂”,这种认识当然是错误的。在填鸭式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填的鸭子,哪里有什么“参与”?美国一项运动项目的小白鼠实验表明,强制锻炼无法起到和自愿锻炼相同的效果。笔者没有做过音乐的小白鼠实验,但坚信强制的音乐活动同样无法达到自愿音乐活动的良好效果。学生在自愿的音乐活动中大脑才会产生类内啡肽的物质,产生愉悦感和价值感,并提升大脑活跃度和灵活性。

参与还必须是丰富的参与,这中间有听、说、演、读(读谱)、写(记谱)、画(画音乐)等等,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的过程还是一个合作的过程,既有不同行为的合作,又有相同行为的合作;在相同的行为中,既有同一声部的合作,又有不同声部的合作。音乐课堂的参与提高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倾听与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渐渐建立起学生的责任感,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对环境和他人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促进自身和周围同学的学习。能否让学生参与进音乐教学,是高能教师和低能教师最重要的区别。

音乐教学还需要家长的参与,只是一周一次的音乐课堂效果不会好。家长的参与会使音乐不只存在于课堂,而是弥散在孩子的生活中。少儿在生活中听听哼哼、弹弹唱唱、蹦蹦跳跳、说说演演,以多种方式使用这些音乐,再来上课效果自然会很好。

“三招”的最后一招是意义。
音乐教学必须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意义。作为教师,我们也是因为感受到通过音乐来育人的伟大意义而更具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成长为积极教师。

音乐教学大多时候都平淡无奇,这就需要制造某种仪式,来让日常凸显出意义。这里最常用到的仪式是音乐会,通过音乐会学生更能感受到音乐的存在感、音乐学习的存在感,通过“音乐秀”来自觉追求优秀(Your-Show)。在期末或年终的时候,教师——尤其是小课教师——还可以制作奖状、寄语卡颁给小朋友,通过外在的仪式载体来激发学生内在的欲望,让他们从小就有对物质之外的意义感、成就感的追求。
    
“童话式”所提到的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故事,即是在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彰显作品的意义。教师也不能习惯于作为高高在上的“指挥”来存在,而要平等参与到学生的音乐活动,比如钢琴四手联弹、“幼稚的”舞蹈表演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说教那么多,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却置身事外——这在培训机构中很常见,这对学生来说是看不见的沉重打击。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一点一滴、形式多样地让学生真实理解音乐的益处,体会到音乐是一项有趣、对心智体及社会能力都有益处的活动。

                          文 | 张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