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读

 昵称35673081 2017-11-26

在汉语中,国人在谈论马时,使用的量词是“匹”,人们会说一匹马,而不会说一头马或一条马,更不会说一根马。但在谈论跟马类似的动物,如驴、骡子和牛时,人们使用的量词却都是“头”,例如一头牛,一头驴,一头骡子等。“匹”这个量词用在动物中时,也只用在马身上。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人们会说一匹马,而不是一头马,一条马?这里面大有文章

一匹马,人们不会说一头马或一条马。

其实,这里面是大有学问的,或者说,这种叫法的由来其实是很复杂的。宋代的赵令畤在他写的《侯鲭录》一书中,专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文翻译如下:

《韩诗外传》中说:(孔子的弟子)颜回远望吴门(今苏州阊门一带)的马时,看到一匹白练,孔子说:“那是马,只是马身上的光亮有一匹布那么长。”因此人们称呼马时就称一匹马。应劭在《风俗通》一书中说:马一匹,是指俗话中说的相马和在人群里找出君子相匹配。还有人说马在晚上行走时眼睛发光,能照到前面四丈远,因此说是一匹。还有人说,测量马的长度和宽度,正好与一匹布相当。还有人说,马死了后卖掉它,得到了一匹帛。还有人说,《春秋左氏》一书中说,诸侯们相互赠送礼物,骑着马带着帛,帛是论匹的,所以马也论匹了。

为什么人们会说一匹马,而不是一头马,一条马?这里面大有文章

白色的马,远望时就有可能像一匹白练。

可见,《侯鲭录》里面的这些记载,对马论匹的原由原由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而是罗列了多种解释。颜回望马时望见一匹白练,估计他望到的是一匹白马,所以看上去像一匹白练。孔子解释说,马身上的光亮有一匹布那么长,所以你望时虽然看到的是一匹白练,但那其实是马。因此后人论马时就叫一匹马了。但东汉的应劭在他的《风俗通》一书里面又罗列了马论匹的各种原由。不过,那些解释大部分看上去都不太合理。只有马的长度与宽度和一匹布相当这种解释看上去有道理。而这种解释正好与孔子的说法也比较接近。因此,孔子的说法应该是马论匹的真正由来。

为什么人们会说一匹马,而不是一头马,一条马?这里面大有文章

像马论匹这样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背后可能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

所以说,汉语真是博大精深,每个字、词后面,往往都有复杂、深远的历史渊源。如果对这些背景知识都不了解的话,那可真就是没文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