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谭家林 中国财富网 车亮/摄 中国财富网讯(王宁)26日,在“2017天府金融论坛”专业论坛“科技金融与创业创新”上,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秘书长谭家林表示,随着金融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对金融业的基础功能带来了一系列冲击,已经开始倒逼传统金融机构进行自我调整,从一个封闭的自我走向开放,金融机构正进入一个市场化、专业化、效率化和竞争化的变革过程。 谭家林说,当前,最前沿的IT成果开始加速向现代金融系统渗透,以银行业务为例,正从后台的清算、结算到柜台业绩,再到获取客户、风险控制,以及放贷等核心环节;金融科技正在不断的提高银行的运营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仔细想来,金融与科技背后的基因都是数字,金融其实就是资金与信息的融合,而IT最擅长解决的也是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问题,金融与科技原本是同源。 他指出,金融科技使整个金融市场的信息咨询管理发生了根本改变,一方面,给传统金融生态带来了影响,另一方面,科技加速金融业的自我重塑。金融科技不断通过减少终结,拉近客户距离,还实现了操作过程、价值环节的自动化,这种运行模式上的变化,正颠覆性影响现有的金融系统,使得金融生态发生根本性变化。 此外,金融科技深刻改变消费者生态。金融科技赋权消费者,消费者地位大大提升,随着选择性的日渐增多,消费者黏度逐渐下降,消费者生态正发生根本改变。从互联网消费体验上,消费者真正享受到服务,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服务标准也大大提高;当消费者可以面向无数金融产品,可以对产品生产者有无数选择时,消费者本身变成了平台,这是一个最为根本的生态变化。 其次,金融科技改变了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生态。第三方支付在便捷支付的同时,也在助力网络商业模式发展,包括电商等多种网上交易支持了金融科技发展,加快去现金化。区块链则是其他典型案例,在区块链技术支撑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成为一个开放平台,成为第三方可以加入的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 最后,金融科技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冲击。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尤其是流动性风险有可能对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的监管体系在控制金融风险方面做的较好,但在支持创新方面稍显不足。中国构建新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框架,应该考虑尽量在创新与监管之间取得平衡,未来的监管要严密防范风险,同时也要积极支持金融创新,需要考虑将数字技术应用到金融监管上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