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上)

 剩矿空钱 2017-11-27

这本书我眼馋很久了,很早就听几位英文水平好的朋友嘚瑟过。所以,一听说它在国内出版简体中文版,第一时间就采购了。

虽然期待已久,但并不认为会有什么新东西,毕竟老唐读过一大堆有关巴菲特的书籍。采购回来,内心当中温习来看待的——毕竟,重读旧书远没有读一本新书来的有趣。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体验,比预期高,收获还是蛮多的。

 

原以为这是一本类似《一个资本家的成长》或者《滚雪球》一样的传记书籍,结果不是的。这是一本文集,作者有包括巴菲特及比尔盖茨在内的五十多人。其中巴菲特贡献了12篇文章:有两篇巴菲特早期给《财富》杂志的投稿,有两篇是他的重要演讲,有一封他早期写给国会议员的信件,一份慈善承诺和六篇伯克希尔公司年报的摘要。

 

这些文章不是随意编排的。书的编者(虽然她贡献了大量的文章,但没办法称为作者)卡罗尔.卢米斯,是巴菲特几十年里最亲密的老朋友(比尔盖茨语)。她负责着过去几十年来,每年巴菲特要发布的《致股东信》的编辑和修订工作。可想而知,她对巴菲特的思想了解是比较深刻的。

 

这本书,很巧妙地将跨度为46年里《财富》杂志对巴菲特的一些深度报道文章,剪贴结集,并由卡罗尔.卢米斯添加了背景介绍和后续说明。这些文章不是在巴菲特成为了今日的巴菲特之后才写的,更像是那个时代的旁观者观察,没有附带未来函数。


全书并不侧重介绍巴菲特的人生经历,而更多的展示了巴菲特面临一些事件时的思考和抉择,以及当时局限下周边的观察者们,怎么看待巴菲特的这些决策。个人觉得,这些东西对于读者,可能比看功臣身就后的回溯更有参考价值。

 

作为巴神堂的小喽啰,老唐读过很多关于巴菲特的书,如果让我挑,我认为这本可以和《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罗杰.洛温斯坦著)、《巴菲特之道》(罗伯特.哈格斯特朗著)、《滚雪球》(艾丽斯.施罗德著)、《穿过迷雾》(任俊杰著)并称为最好的五本。

 

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老唐对传说中的格雷厄姆及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的说法不以为然,并曾经写过这样的质疑: 

然而,就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首次发现这句话后面还有半句。巴菲特写的全文是这样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告诉过我们,股市的短期运作像是一个投票机,股市从长期看就像是一个称重器。恐惧与贪婪在投票时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称重时毫无作用。

 

晕!加上后半句,这句话很清楚,格老和巴神明明表达的是:短期内的股市表现更容易被人的恐惧和贪婪左右。传经传半句的和尚,坑人啊!这一瞬间,老唐哭晕,眼前浮起的不是闪闪的金星,而是那些著名的坑:

1)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出去耍,可以,你要给爹妈说一声去哪儿了。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

做不到的事情,强行去搞,很危险的。

3)三思而后行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别翻来覆去想了,两次够了,赶紧just do it!

4)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

原文:“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爱迪生

没法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老板,来一碗泪流满面,不要香菜不要葱……

 

就这一条,我觉着值回书价了。另外,19775月,沃伦巴菲特给《财富》杂志的投稿《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今天来看依然是振聋发聩。40年前的巴菲特,思考深度已经相当惊人了。

 

还有,关于巴菲特拯救所罗门兄弟公司的事儿,这本书里有我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读到过的细节资料,惊心动魄。看过你才知道,虽然后面的结局挺好,但实际上是巴菲特能力 人脉 狗屎运结合的一次咸鱼翻身,差点赔成韭菜根儿。估计事后,巴菲特和芒格也是一身冷汗,只差找地方烧香拜菩萨了……

 

全书400页,也不全是精华,口水帖也不少,可能作者考虑要展示巴菲特的方方面面,而老唐则势利地把与投资关系不大的东西(例如慈善和子女教育)视为了“没用的”。


89篇文章里,与投资有关的精华有12篇。时间紧张的话,可以只读这12篇,书钱就算没白花(这书定价高。老唐买了纸书和电子书,合计近150元):

①邱国鹭写的推荐序;

②第3篇《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沃伦.巴菲特 19775月;

③第19篇《巴菲特内幕》卡罗尔.卢米斯19884月;

④第21篇《巴菲特在所罗门力挽狂澜》卡罗尔.卢米斯 199710月;

⑤第31篇《我是怎么搞砸的》沃伦.巴菲特19904月;

⑥第39篇《巴菲特如何看待风险》沃伦.巴菲特19944月;

⑦第42篇《盖茨眼中的巴菲特》比尔.盖茨 19962月;

⑧第47篇《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秀》布伦特.施兰德19987月;

⑨第56篇《巴菲特谈股票市场》沃伦.巴菲特200112月;

⑩第60篇《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沃伦.巴菲特20033月;

⑪第69篇《致命的交易费用》沃伦.巴菲特20063月;

⑫第89篇《为何股票胜过黄金和债券》沃伦.巴菲特20122月。

 

连这12篇也抽不出时间看的,老唐摘抄了部分精华妙语作为下篇(约7000字),可供这部分忙(lan)人(gui)速读。打算买书的朋友,就别去看下篇剧透了。


文末附送免费勘误

好书要完美。老唐读好书的时候,眼神特别好。这本书的编辑和校订工作做的算非常认真了,以老唐的极度挑剔的眼光,也只发现了10处错误。书房有湛庐文化和北京联合出版社的朋友潜伏吗?勘误送你们了(上次《赌金者》的勘误,后来真送达出版社和译者了

p30倒数第二行,“买出”应为“卖出”;

p61最后两行,两处的“测慌仪”应为“测谎仪”;

p79倒数第二行,ScottFetzer公司,一般翻译为“斯科特费泽公司”,此处显示为“斯科特费笨公司”。根据后面别的文章表述,“笨”字,实为“策”字的笔误;

p104第四行,“1300万”应为“1300亿”;

p127第二段第三行,“省下”应为“剩下”;

p129最后一行,歌词“我的妻子和我的好朋友私奔了,可我仍然很想念她”,请译者对照原文,据我理解,此处应该是“我的妻子和我的好朋友私奔了,可我仍然很想念我的朋友”,或者“我的妻子和我的好朋友私奔了,可我仍然很想念他”,用“她”意思是错的;

p143第二段最后一句“宁愿可能对,也不要一定错”,高度怀疑是经常听说的“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后者似乎更好,供参考;

p231第三行,原文“有的人能够以每小时145公里左右的时速前进”,不知原文是什么,怀疑翻译的数据有误;

p254第三自然段原文“收购公司的规模必须足够大,才能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底线产生影响。我们应当指出,这条底线有时是飘忽不定的。部分原因在于……”,此处用到的两个“底线”,应该是原文(the bottom line)直译。由于中文“底线”一词,通常有道德底线或者原则的含义,建议意译成:“收购公司的规模必须足够大,才能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利润表产生影响。我们应当指出,净利润基数有时是飘忽不定的。部分原因在于……”;

p260第二行,“证卷”应为“证券”。

另外,全书谈到Sees Candies 时,通通用了“时思糖果公司”,而一般国内常用的翻译是“喜诗糖果公司”。后者更喜庆,更有糖果公司的感觉,况且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建议贵社就从了吧,弃用时思,改用喜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