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肿瘤科 王晓群 1.什么是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主要指标。骨密度检查是现代医学的一项先进技术。它通过扫描的方式,对受检查者骨矿物含量进行测定,提供有价值的可比性数据,对判断和研究骨骼生理、病理和人的衰老程度,以及诊断全身各种疾病对骨代谢的影响均有很重要的作用。 2.乳腺癌患者警惕骨密度评分过低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骨质疏松、骨量流失,而这些现象在乳腺癌患者中更加突出,尤其是长期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因此,乳腺癌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加强骨健康管理。 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正常参考值在-1和+1之间。如果病人得了负分,特别是“负2.5”甚至更低的分数,就意味着具有较高的发生骨不良事件的风险。这时候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早期干预,患者可能突然骨折、骨转移,将严重威胁健康。所以,建议病人坚持长期、规范随访,并在随访过程中密切关注骨健康。 是否有必要进行全身骨扫描检测?如果患者在随访当中出现骨痛,那么应该进行骨扫描检测初筛,通过CT或核磁共振来明确诊断是否发生骨转移,但并不提倡每人必须接受骨扫描检测。 3.国际指南建议使用双膦酸盐进行早期干预 我科会定期检测乳腺癌患者骨密度的情况,如果发现患者的骨密度分数下降,发生骨痛,特别是靶关节的骨痛,会及时给予治疗。除了提醒患者多补充维生素A、D和钙,还会采用双膦酸盐药物治疗。此外中药对强健骨骼也有很好的疗效。 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2017)和最新版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7)都提出,对于早期乳腺癌病人,建议运用双膦酸盐进行早期干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