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扬武威正能量:缅怀爷爷廖仁山的革命事迹

 昵称41082923 2017-11-27
廖氏宗亲总会

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姓廖;让我们一起拥抱中华廖氏大家庭,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廖氏文化,共建繁荣廖氏,传播廖氏正能量。


弘扬武威正能量:缅怀爷爷廖仁山的革命事迹

我们是聪辉、聪广、聪华三兄弟,我们的太公(配忠公)字靖臣,乳名求贵,清从九品,从出水岩迁居于罗家渡管埠村(今坪石镇河丰村)后移居坪石水浸角村毛店里。

爷爷廖仁山(厚泰公),小名六经,生于1891年,辛卯岁正月十八卯时,早年跟太公居住在河丰(管埠)。于1932年至1936年任国民革命军(粤军)陆军第一司令部第五营少校营长,当时营部驻扎在河丰(管埠),辖管湖南临武至广东乐昌的武江河段,扼守粤湘咽喉要道,镇守广东北大门。过去粤湘交通运输主要为船运,为了保障武江南北航道顺畅,保证国家物资安全到达,保护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他做了很多工作,深得沿河两岸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他为人忠厚秉直,疏财仗义,助人为乐,在梅辽四地有极高的人气和威望。

在五十年代时,据当时仍在世的廖仁山副官廖清义(谨明公)的口述,以及在六七十年代时曾任乐昌县县长(广东省第二届人大代表)的许先觉同志和父亲廖锦洪的交谈中得知,当时红军大部队要顺利渡过武江,为了安全起见,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就须得到廖仁山的暗中支持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和国军营长,同时也是共产党积极争取和发展的重要对象廖仁山同志联络好。为了确保红军大部队能顺利的渡过武江,当天采取用以鲜花联络的方式(炮楼窗户打开并放一盆鲜花作为可以通过的暗号),同时还提供船只并委派部下暗中协助,使红军大部队在不伤一兵一卒的前提下,迅速安全地渡过武江。此事廖仁山起到了关键和巨大的作用。后因继续支持当地共产党地下组织被叛徒出卖,于1937年被捕,当年在韶关英勇就义,就义时年仅47岁,爷爷功垂千古!

这些只是爷爷老人家一生中其中的一段英雄事迹,却也很值得我们缅怀,同时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弘扬他的爱国护民精神,也在弘扬廖氏武威精神,爷爷的革命事迹值得我们晚辈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武水流长声威远,马山耸秀才俊多!

祝愿爷爷老人家: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孙:聪辉 聪广 聪华

2015年9月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