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摄影大师简介——15. Robert Adams

 lihaos 2017-11-27
首先发个牢骚:太平洋删了好几次我的发帖了。我相当的生气。在写完这个系列以后应该不会再来了。何况还有那么多的广告和枪手帖。太平洋这么搞,在我看来是杀鸡取卵的做法。用讨论的质量和论坛真正的人气作为代价,换取发帖数和收入。这种做法总会受到惩罚的。太平洋的人气是很多年积累出来的,我记得我刚玩电脑的时候就来过。但毁掉真的很容易,很迅速。


———————————————————————————————————————————————————————————



Robert Adams的大师地位,大概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的。或许大多数人都不同意。因为和他风格接近的摄影家有好几位,而且都拍得不错。但是我觉得Robert Adams是个好代表。所以我写他,其实写了一批摄影家。一个遗憾的地方:我所能找到的资料,对他的生平介绍都很简单。所以其实我也没法写很多了。大家凑合着看吧。

Robert Adams 1937年出生在新泽西的Orange。十几岁的时候跟随家庭移居到了科罗拉多。具体住在哪里不清楚,不过应该是丹佛周边。他在加州的Redlands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之后,在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获得了英语文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在大学里做了一段时间的英语文学教授。在70年,他离开了大学,开始了作为一个摄影师的职业生涯。

在1975年,在纽约州的罗切斯特,一次美国摄影史上非常重要的影展开启了风光摄影的一个新时代。这次的影展名为New Topographics。按中文大概要翻译成“新地形测量学”。这次的影展有8位年轻的美国摄影师的作品参加,其中当然就包括了Robert Adams。此外还有 Lewis Baltz, Joe Deal,Frank Gohlke,Nicholas Nixon,John Schott,Stephen Shore,和Henry Wessel, Jr。此外还有德国的Bernd and Hilla Becher夫妇。

这次影展的重要性在于,它改变了摄影艺术家甚至社会大众对于“风景”的理解。这次影展中的十位摄影家,都关注于人类活动对自然风光的改变。过去的风光摄影,都在尽力躲避人类的存在。比如说建筑物要避开,人要避开,汽车要避开,因为“那些不好看”。也许这在20世纪前,甚至20世纪的前半都是一种理所当然的逻辑:人相对于自然是如此的渺小。在城市之外,还有太多我们未曾涉足或目睹的自然奇观。风光摄影家的一种职责就是让普通人在不远行的前提下感受到这些奇观。但在战后这开始改变。就算是在地广人稀的美国,无人涉足的土地也已经不复存在。唯一真正的未被人影响的自然,恰恰是那些被人类刻意保护起来的国家公园。因此,“风光”的定义,开始从“未被人涉足的自然景观”,变成“人存在的痕迹”。这正是New Topographics影展关注的。日后,这种风格和美学逐渐被全世界的摄影家接受,成为一种主流的风光摄影派别。虽然现在这种典型的New Topographics流派的摄影作品已经很少见,但这种风格无疑影响了近30多年的风光摄影家,甚至整个摄影艺术圈。

此外,New Topographics的摄影家另一个共通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照片里,缺少个人的判断和感情。甚至可以说,是缺乏艺术性。但这并非因为他们真的没有个人的判断和感情,而是因为他们在刻意的压制这些东西。从Robert Frank的照片里你可以明确的感到这点:你能感觉到他拍的每张照片都不是随性而拍的。构图和曝光都是精心考虑了的。但你却看不出他到底想说什么。在表面下的中性、客观和绝对的非感性之下(你甚至可以觉得他的照片是科学的记录照片),存在着一种强烈的艺术意图和感情。

我之所以觉得Robert Frank是New Topographics流派的一个很好代表的原因是:他的照片是这种风格的一个极端例子。他的照片是和之前的风光照片差别最大的,“界限划得最清”。他的照片总是横平竖直。总是曝光准确。总是对比很小,动态范围很大。总是十分空旷和简单,第一眼总是看不到一个明确的兴趣中心。这和过去的Ansel Adams拍的那种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照片构成了明显的对比。Robert Frank拍照片在刻意避免视觉冲击力。或者说,在避免“好看”。同时也在避免“难看”,因为难看也是一种视觉冲击。从更远的方面,这可能是70年代对西方50-60年代以及更早的社会心理的一个反思和叛逆。

Robert Frank或者说New Topographics流派真正想说的东西,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共通的一个意见是:他们在试图说明和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他用拍摄山川河流的办法去拍摄汽车旅馆和停车场。这种对人和自然的新的关系的思考对之后一直到现在的摄影家的影响都很明显。

New Topographics的几位代表摄影家有一个和从前摄影大师们很不同的地方:他们大都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中学毕业就去做学徒,一切都是自学。Robert Frank是大学教授,Frank Gohlke是耶鲁的英文文学硕士,Lewis Baltz除了做艺术家,还是个哲学家。此外,他们还有个共同点:他们大都受到过Robert Frank的很大影响。最后,他们大都获得过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基金会的资助。这个基金也曾经资助过Robert Fran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