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金星” “金星”,其实我也不太晓得那是什么玩意儿,因为据说里边包含啥碳酸钙,碳酸镁,就这俩玩意我一个没文化卖珠子的是一定不认识的。我们简单的把它理解为:木头在生长的过程中分泌的树脂,树胶与传输养分过程沉淀的矿物质所结合的产物,充填在木头的导管中,带有金星特征的紫檀在经过打磨或是氧化后,金星与木头的颜色产生鲜明的对比,形成所谓的“金星”,相较于普遍的紫檀,具有更高观赏性甚至稀缺性价值,故而备受玩紫檀佛珠的藏友追求。 “金星”市场的大概起始1 身为紫檀几大特征之一的“金星”,北方人应该更早知晓,因为文玩的风气,北方地域的氛围相对更早。虽然我们本地是国内最大的紫檀原料集散交易地以及各种红木文玩佛珠工艺品生产批发地,但实际上除了从事这个行业的商人,了解紫檀的寥寥无几。 12年始,榜头镇(中国红木之乡仙游县的一个小镇,供应着国内绝大多数的紫檀佛珠市场)才渐渐有人加工生产紫檀佛珠,原本紫檀原料在这边更多是用作与成品家具的居多,随着红木家具市场的被各种唯利是图的商人造假冲击导致热潮褪去后,为了消耗原料,商人开始以紫檀的文化底蕴作为销售卖点,进行生产,推广销售。 被誉为帝王之木的紫檀佛珠市场,成长的极为迅速,一年不到的时间,本地便形成挨家挨户都是加工紫檀批发紫檀的商铺圈,好不热闹。 当时网上对紫檀的紫檀的介绍信息较少,甚至极为不客观,伴着各种夸张。比如历史以来对紫檀的描述:“千年方可成材,十檀九空,明清时期砍伐殆尽,濒危植物”等等,在当时被商家用作于推广紫檀的主要卖点噱头,实际上,我们在网上能搜索到的信息,也是人为编辑的,倘若编辑的人眼界认知有限,所传播的信息并不一定符合事实,或者说足够客观。(千年方可成材,十檀九空,如果以当时皇室需求的料用作于房建,说确实少可以信服,但这些和我们用料做一条珠子,没有一丁点关系。) “金星”市场的大概起始2 金星特征的紫檀佛珠市场需求量,至今还是最高的。紫檀原料在印度斤价折合人民币一斤就几十块钱,但运输到国内,运费以及开支,折合下来在当时乃至现在大概需要增加斤价200多元的成本。 在12,13年左右,紫檀原料的交易价格几乎都在330元左右斤价,并没有太大的上下浮动。因为当时大环境的市场可以说刚刚开始,绝大多数的生产商本身唯一的技能只是将木头加工成珠子,并没有对紫檀有过多的认知以及了解。当时加工的技术相对于现在来说,落后很多,成品周期更长,成品率更低,做工更为粗糙,但是工费较高,以2.0规格来说,一斤能做1.5条的比例已经很高,工费一条在55元左右,保持了一段时间。长串念珠也就是108颗的小珠子,工费大概在90元左右保持了一段时间。 也就是以当时的价格,330元斤价一百斤的原料,可以成品150条2.0,原料成本以及成品工费总成本42000元左右,150条珠子均价成本275元,故而当时的紫檀佛珠在本地交易价格通常就是在300元左右一条,但是北方市场的价格高,商贩以紫檀的文化进行包装推广,一条珠子翻数倍的销售是极为正常的。暴利,吸引来更多的商人,赶上网络通讯便捷的时代,网商,微商的宣推,一条珠子在本地300元,各种转手后到最后的买家手里可能翻了五倍甚至十倍。 紫檀珠子的市场起始的演变过程 紫檀佛珠很快成为文玩人士的标配玩物,消费者越来越多,商人越来越多,产品也不断优化。商家为了自己的产品显得更好于他人的,开始传播各种信息,最为不客观的大概这么几点在网上备受流传: 以重量作为密度优次的衡量,致使后来佛珠的尺寸规格越来越大,标准20mm的紫檀珠子,通常重量只有58~65克,但如今到处看见的都是70克,75克,甚至85克的“高密度”珠子。(至今都会有人信誓旦旦的说,我就是见过标准20mm的紫檀珠子,70克以上,商人居多。)实际上,紫檀珠子的重量仅是价值参考之一,并非越重密度越好,或者有更好的价值。 以老料,拆房料等等作为销售的噱头进行推广,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包括现在,还有很多刚接触紫檀的买家在求购佛珠的时候,强调要求一定是老料。 这个值得一说,实际上,紫檀佛珠市场刚开始时,大多数商人本身都不懂紫檀,更别说消费者了,加上网上对紫檀的稀缺介绍,使有心的人为了销售,以到处都是假货,谨慎购买的“好意劝告”给消费者下了一剂忧心药,制造了消费恐慌。当时,对紫檀佛珠的辨别,仅仅以牛毛纹作为辨别紫檀的依据,也就是没有牛毛纹的都不是紫檀,有牛毛纹的都是真紫檀,甚至好紫檀,满牛毛纹在当时是销售的主要卖点描述之一。而恰恰紫檀新料符合满牛毛纹,新料导管粗大,并且通常底色干净而且实心居多,牛毛纹均匀明显,原料实心,成品数量更多,成本更低,又能迎合市场需求,才有了新料存在的价值。这之后,消费者对紫檀的认知提高后,满牛毛纹是没人要的,新料被用作于作假金星的居多,15年之后,基本上市面流通的紫檀佛珠,都是商人们在老料中精挑细选的 原料,只是老料不一定都好,珠子都品质优次并不在于原料生长的年龄,再好的原料都会做出大部分不够好的珠子。 文玩产品的炒作,是消费者与商家共同的杰作 随着市场出现上油来美容珠子的现象越来越多之后,金星被大肆炒作,上油后的金星珠子,金星闪闪,显得更为特别。有人的地方,就有攀比,随着文化素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低调的炫耀,比如,我的珠子金星比你的金星多。 在12年13年的时候,据同行前辈介绍,大多数生产商都不知道什么是金星,这些信息都源自于消费者提供的。 “紫檀黑了什么都看不见,只有金星才是王道,越黑越明显。”简简单单一句看似很有逻辑道理的话,让金星的身价蹭蹭的翻了。 带有金星的紫檀珠子,抢手,好卖,而没有金星的珠子不好销售。金星原料的需求过大,原料商便依靠需求,价格不断的上涨,主要原因还是没有金星的原料价格变低,销售较难。佛珠生产商面临相同的问题,于是只能把有金星的珠子价格抬高,将没有金星的珠子低价处理。 很多玩紫檀的朋友,身边肯定有这样的人,一条紫檀珠子都没有,但你说这是紫檀,他问的问题通常无非是这俩: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有没有金星啊! 如今在很多新人的意识中,对紫檀的认识,受网上信息的误导,买紫檀,问的就是有没有金星,太多太多商人至今还一直在以“有金星”作为销售紫檀佛珠的卖点推广紫檀。 在没有对比的时候,紫檀只是紫檀的时候,紫檀有它该有的价格,但在不同的商人,不同的消费者共同传播的信息后,紫檀已经不是紫檀了。 珠子的价格需要参考什么 一串珠子的价格,绝对不是仅因为特征而定的,若是以特征来定价的话,这已经脱离文玩紫檀的本质太远。就好比,得过奖状的才是优秀的学生?拿过奖杯的就是最棒的? 一条紫檀手珠,如果料质不够好,什么特征都是多余的。 文玩,论价值,物以稀为贵,越稀少的价值必然越高,玩紫檀,毋庸置疑的,料质不够好,盘玩盘不出效果,意义也不太大。 所以料质是首要的,料质细腻,牛毛纹少细,密度油性足,荧光好,盘玩效果好,才符合盘玩的一个基本需求。 结合料质,加上特征,加上品相,才是一串珠子的价值所在。 当料质明显都很好的时候,特征覆盖越均匀,越明显,越密集,则稀缺性越高,价值也就越高了。 金星珠子好次之分 为什么要买细金星 如今网上随处可见满金星,爆满金星,满与爆满,并没有一个标准,对于如今的市场来说,仅仅只是吸引眼球的用词罢了,不应该成本求购的用词,一个没有标准的东西,是没有参考价值的,我的满金星可能2000,别人的满金星可能500,但东西不一样,和“满金星”并没有任何关系,每个人描述的标准不一。 开始我们说金星是沉淀充填在导管中的矿物质与树脂的结合,那么通常来说,有金星的紫檀都会伴随着没有充填金星的导管,也就是牛毛纹。以木头生长以及能够产生金星的原理和稀缺性来说,我们看珠子的金星,便应该以金星和棕眼的作为一个比例的标准。 几张图片参考理解下,为何以金星和棕眼作为比例划分稀缺性标准。 图中呈“金黄色”的为金星,橘黄的为打磨充填在导管中的粉末,空黑的是导管。 再看一组图片 几乎所有导管都充填了金星。 几乎所有导管中都没有金星,只有零散的数点。 而这两张图片的珠子,是同根金星料成品的珠子。显而易见的,上面的金星珠子,价值更高,更少见,更稀缺,原因是在上面的金星更多吗?可以这样说,但不客观,实际论其本质应当理解为:上图的金星珠子,充填在导管中的金星比下图的充填在导管中的金星更多。 这就是为什么以金星和导管作为比例划分的原因了。 再看一组对比图: 还是同一个料做出来的珠子。 上图的珠子,金星和导管的比例明显超过90%,并且明显更均匀密集。 下图但珠子,金星和导管的比例差不多只有各半,并且较为零散。 那么上图珠子的价值必然更高于下图的珠子。 这样的珠子,就极为罕见了,金星明显密集分布均匀。 为什么要买细金星 现在很多人意识到要买细金星,这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说,粗金星盘玩易脱落。实际上,正常金星不管粗细,在经过大锯条的切料,线锯或者是套筒取珠,再水磨,干磨,之后层层打磨,都能保留在珠子上,人为盘玩脱落极为不现实。或许您可以尝试下,用针头去扣珠子上的金星,都很不容易的,怎么会被我们用手套盘盘就给掉了? 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比较下纹理,这一定是同一颗珠子。上油,这是有金星的紫檀原料做出来的珠子,但实际上,刚成品的紫檀,牛毛纹多的时候,金星在哪都看不见,通过上油后,油渗入牛毛纹,使导管的颜色和珠子表面的颜色看似一致,但金星在沾油后,显得更加闪亮了。 (没有合适的样本,凑合看,上油后的图中,金黄色的是金星) 那么买到这样的金星串的朋友,在通过用手套盘玩之后,棕眼便会慢慢的冒出来了,形成了一个金星脱离的假象,以及原本没什么棕眼的珠子,越盘棕眼越多的假象。 朋友圈常见各种大粗星,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金星较为粗大的紫檀珠子,99%以上,伴随着差不多比例的牛毛纹,如果你看到的图片金星明显粗大,但没有什么牛毛纹,那样的珠子,不是上油便是胶磨。(稀释胶与粉末充填在导管中,造成的无棕眼假象)。 那么细金星珠子更值得喜欢金星的朋友追求的原因是什么? 继续看图: 当料质越为细腻,越密实,牛毛纹越少,越细,甚至几乎肉眼看不见。(并不代表没有牛毛纹就是好,或者有牛毛纹就不够好,木头如人,无绝对定义,切勿断章取义) 生长在土壤贫瘠的山坡或是生长环境较为恶劣的紫檀原料,由于长期营养供养传输缓慢,使得导管纤细,生长速度慢,更为密实。(这其实就是野生林和人工林,老料新料的重点差别,人工林土地肥沃,生长速度快,使得导管更为粗大,不适合盘玩,后期棕眼明显,不美观。) 在这种情况能产生金星的紫檀,金星必然也是细的,所以买金星珠子,不要看多不多,要看料质,参考金星和牛毛纹的比例,去划分它的稀缺性价值。 而这种料质极为密实的珠子,通常金星不会太多,因为导管几乎都没有了,便不会伴随太多金星,且金星很细,刚成品的珠子,不太容易看的见,随着成品后的珠子,接触空气以及木头产生的自然氧化,细金星便会慢慢的体现出来。 金星珠子,成品,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氧化,才能够准确的分辨是否是金星或是牛毛纹,才能够进行挑串,因为一串珠子,如果是特征串,需要颗颗珠子特征比例差不多,才是更有价值的,而觉不是只看个别珠子。 特别是金星珠子,有的商家在挑串珠子的时候,故意将个别金星多的珠子和个别金星少的珠子混合串,拍图的时候把金星多的拍出来,价格又明显不高,实际上价格低只是因为好次掺着销售,均价更低罢了。 为了便于分类金星穿珠子,也更是为了便于销售,大多数商人选择了给珠子上油,实际上上油不仅掩盖了导管,让买家不清楚金星和导管的比例之外,上油还改变了紫檀珠子的色泽,以及色泽变化的过程,包括后期的品相,而判断紫檀料质好次,色泽与棕眼的比例,都是主要的区分基本,因为上油,让非常多多消费者,根本就没见过天然的紫檀珠子是什么模样的,导致很多人将真东西和美容的东西进行了不平等的比较。 - -,不好意思啊,看官们,辛苦大伙看完。 原谅我一写紫檀就一发不可收拾,扯了好多没用的。 连续写了打了几个小时,我已经不知道有没有重复说的,眼睛又犯病了,不检查了,凑合看,希望有所帮助。 方便帮宝宝转发~~哈哈。 路过,记得留言哈,有听众才有继续的动力。 下篇,就写胶磨上油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