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什么》其它杂项

 长青马圆圆191 2017-11-27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课文浅显易懂,学生很感兴趣。本节课除了让学生学会要认识和会写的字之外,还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物是随着它所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易老师在教学本节课时,教学手段较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教学思路的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编排,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合作精神。利用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复杂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浅显易懂。使学生一边学课文,又一边观察到平时生活中不能理解的事物。另外,易老师教态自然,声音洪亮,语言儿童化,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与学生交流亲切,普通话标准,课堂应变能力强,体现了教师很高的基本功和个人素质。这节课闪光点太多太多,我认为主要体现为: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节课的导课,易老师采用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它不直接告诉我们它是谁,请看板书,“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这时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这时候老师适时的激发:学习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这样同学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这样的导课不光是学生,就连听课的老师都觉得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呢,从而迫不及待的听下去。这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对于整篇课文的处理,易老师采用了分自然段带问题来学习的方法,一环扣一环,非常紧凑。过渡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指名五个同学分别读完五个自然段后,老师紧接第五位同学的朗读:“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什么吗?”易老师迅速反问:“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很自然地衔接到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当中,过渡自然,要求明确。
  二.充分朗读,感悟文本
  本节课还有一大特点是指导学生朗读充分。特别是读那些描写水变化的句子时,反复让学生说,读,很多学生能不看书说出水的变化来。对于读的不通顺的句子老师也能相机指导,多样的朗读形式也让同学们尽头十足,一节课下来,学生自由地选择他们所喜欢的来读,期间,课堂中充满了想象,充满童真。他们敢于问,敢于想,敢于说,敢于评。完完全全地走进大自然中,用他们的语言去与大自然说话。他们懂得课文写的“我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中“睡觉”是水平静的样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动;“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滚及它发出的声音。其中有一位同学的回答,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老师问道:为什么它会在海洋里唱歌、跳舞呢?学生回答:海洋里有波浪,一浪接一浪,波浪砸在岩石上,有很大的响声,所以它在跳舞、唱歌。说得很形象。
  三.自主合作,引导探究
  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堂课的教学,既依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由教师的大问题:’我’会变成什么?从哪里看出它变成了水?为什么呢?引出学生对"云、雨、雪、冰雹"的喜爱,而产生了许多的小问题:谁看见过冰雹,雪花是什么样的?可喜的是易老师抓住了课文语言,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理解了写雪用“飘”、写雨用“落”、写“冰雹”用打。让孩子体会落、打、飘。一方面学习怎么样正确表示动作词,另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体会形态不同,注重重点词句的理解。整堂课教师的点拨、指导,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融入文本,由感而想,由悟而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尽可能的将“唤醒、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理解、体会、体味、感悟”教给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对三种自然现象有了十分真切的感受,并通过极具个性化地朗读向别人表达或展示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流、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和自主朗读欲望,从而达到理解、领悟、深化的教学目的。这应该就是语文基础的渗透性教学,就是关注学生语感的能力培养,就是“读”与“练”的有机整合吧。同时,教师也真正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四.有效评价,树立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是非常重要,它总是伴随在教学的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缺乏激励的课堂就会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机。而精妙的评价语言就像是催化剂,能使课堂掀起层层波澜,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时刻被点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评价体现在每个环节中。例如:在读完生字、学课文时给学生树立信心:“相信同学们的课文一定会读得很好!”在指名读课文时表扬他们:你读得很认真!这些精彩的口头评价,为学生树立了信心,学生学习起来尽头十足。教师始终以真诚的言语,亲切的语调、激励的言辞,有效地调控着整堂课。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了学习中成功的喜悦。
  五、值得商榷的地方
  易老师的这堂课是相当精彩的,但我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各位同仁们批评指正:
  1、评价学生要有鼓励性的语言。比如:当老师提问: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它是水?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一句?当学生回答不上原因的时候,老师应做适当的补充,而不是一味的谴责学生:你能找出来却说不上原因,好奇怪呀!学生朗读有差异时,应鼓励他们,不能将:“这边的同学表现的好,那边的同学表现的差。”此类语言运用在课堂上。
  2、教授知识要注意准确性,科学性,比如:易老师将卡片中的雨写成了水,这是教学中的失误,再如,当老师提问:洪水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一学生回答:逃跑,可老师却说了一句:你当了逃兵了。没有即使肯定学生的答案。
  3、课件没有发挥应有的辅导性,教学模式单一,板书与教学没有同步,教学方法不适合低年级的教学模式。
  4、低年级的教学应该注重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点不能忽视,但是要做到少而精,老师在指导孩子们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最后还可适当地引导孩子们进行拓展,如让学生说说:“我”还能做哪些事情?在生活中你还能看到水有哪些变化?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流露一个拓展性的作业,让孩子把自己知道的水的变化画下来,然后再写几句话,这样做是很好的,结合阅读来适当的写话,值得提倡,特别是到了二年级,要鼓励孩子写话,这样就能很好的体现向中年级的过渡。
  总之,这节课构思新颖,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恰如其分的贯穿到课堂中的每个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值得我们大家去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