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把回忆录写作想得太简单,而它提醒我:真实,真实,真实

 冬天惠铃 2017-11-28


/

编者按


我们都知道,真实是回忆录写作的第一要义,因为回忆录的魅力就在于此。但,书写真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因为,我们是把笔尖对准了自己,以及自己最亲近的人。撰写回忆录,需要还原叙述者的漫长而平凡的生活,并从中榨取意义,让读者感知到一个有情绪的活生生的人。在写回忆录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最大的敌人,是深夜里从你的回忆里爬出来冲你做鬼脸的那一位——你那无知的自我和它千变万化的面具。




-我想为父亲书写回忆录-


 我的父亲属蛇。


前两天跟他视频,发现他已经毛衣、夹袄的套了好几层。挂了电话,我查了天气,11度,这对11月下旬的南方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温度。记忆中,往年这个时节,父亲至多加一件抓绒外衣。


父亲老了,开始怕冷了。


意识到这一点,我的身体突然收紧了,虽然我在北方,暖气片的热气正扑打着我的后背。给父亲写一本回忆录的愿望就在这一刻硬生生地从我心底钻上来。


我有这个心愿已经好几年了。父亲人生曲折,这大半辈子经历了好多风浪,在我看来,这些事情有意义,值得写。但,我迟迟没行动。以前我总觉得,不急,有的是时间。现在看来,来日,并不方长。


除了要抓紧时间收集父亲过往的故事,要写一本回忆录,我还需要做些什么?从故事到文字,要如何架构、如何取舍?写作时最需要注意什么?我竟一无所知。刹那间,我好难过。


-用你自己的拳头把你自己打倒-


直到我遇到《自我与面具:回忆录写作的艺术》一书。看见书名的那一刻,我就欣喜不已——上苍在冥冥中听见了我的心愿,洞察了我的困惑,并慈悲为怀,出手相救。


读完序言,我傻眼了:我把回忆录写作想得太简单了。


我以为,有故事就足够了。可本书的作者玛丽·卡尔却一直在引导我思考:回忆录的本质是什么?写回忆录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花了50多年读遍了她所能收集到的每一本回忆录,并在其中30年的时间内用最好的回忆录教学,除此以外,她本人还写过好几本颇为成功的回忆录。在她看来,的确如我理解的,只要活过的人都可以写回忆录,这是回忆录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魅力所在。但写好一本回忆录的难点在于:如何从笔下还原叙述者的漫长而平凡的生活,并从中榨取意义,让读者感知到一个有情绪的活生生的人。


她说,“在某种意义上,书写回忆录的正确方式是用你自己的拳头把你自己打倒。”


换句话说,我不仅仅要记录父亲经历过的那些波折,还要让别人也能身临其境地见证我父亲的一生,在读完回忆录之后,很由衷、很信服地对我父亲说:您这一辈子真不容易,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真实,在作者看来,是回忆录的灵魂。作者用了诸多章节和实例让我意识到,要实现真实,并非易事:


第一,   回忆录作家必须保有记录真实的初心,并尽力做到最好。


记忆的力量是巨大的,但记忆有时会有偏差;回忆者本身会有情绪和个体偏见;另外,在把记忆转化成文字语言时,难免存在挤压和变形。对真实的不断审视和不懈努力,不仅是回忆者无限接近自我、解放自我的方式,也是让回忆录获得读者信任的最佳途径。


第二,   真实,需要回忆录作家展现场景,而不只是提供信息。


作者一再情调场景的重要性。好的回忆录作家应该从一开始就确立属于回忆者的个性化的“口音”,这种口音极具辨识度。人物带着这种一贯性的口音,出现在一个个场景中。场景中需要有细节、有“感官性”描述,并用一个个充满意味的隐喻,给读者带来浸入式体验。


第三,   真实,需要回忆录作家触碰人物内心,而不只是叙述事件。


作者指出,好的回忆录作家是在对“想成为的人”和“真实的自我”的不断审视中,直面心灵挣扎,并展现出人物的“内在性”。没有情绪的人物,只是一张面具。而抵达了人物的内心,读者才能感受到人物情绪的广度,体会到和人物一样的情感张力,理解人物是如何一步一步产生了当前的行为、成为了当下的状态。


-如何书写他人的一生?-


作者玛丽·卡尔在书中记录了不少自己写作回忆录的经历——自己写自己尚且如此有难度,何况是由我来书写我父亲的一生?我如何能保证写出父亲的真实,又如何相信自己能借由文字表达出他的精神世界?好在,虽说书名叫“回忆录写作的艺术”,但作者并不止步于思维层面的探讨,在书中分享了不少可以借鉴的实用写作技法:


在本书的第12章,作者分享了与回忆录所涉及的其他当事人打交道的经验。这一部分的确是我未曾考虑过的。如果我开始动笔为父亲写回忆录,那必定会有很多我的亲戚朋友们牵涉其中。提前很久告知这些朋友们,我会在书中写道一些有关他们的细节。顺便也告诉他们,我只会在成稿并修改完成后,给他们看我认为最好的版本。这是作者给出的11条建议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写作者。一旦我开始动笔为父亲写回忆录,我极有可能面临中途写不下去的困境。作者很善意地也为此提供了解药。在本书第19章《为熄火的新手提供一点老派的技巧》中,随时随地做摘录、勤写书评和阅读日记、到诗歌里去找寻灵感,都是非常不错的建议,我现在就打算用起来。


我最喜欢的章节是全书的最后一章,第24章《反抗自负:修改礼赞》。修改一直是我的软肋。我总是享受写作的快乐,却不愿意面对修改的严谨和痛苦。大幅删除、推倒重来在我有限的写作经历中只出现过一两次。而作者却很诚恳地告诉我:一本书最后20%的提高需要占用95%的努力——功夫全在编辑上。编辑的要点是,要对作品可能达到的更好形式保持更多的好奇心,而不要为了自尊而形成更强的自我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