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步云古物采集工作室

 香犀轩 2017-11-28
(本报记者:肖鸿)
带銙俗称“带板”,是封建社会后期官场上表示地位尊卑的玉带上的饰物。质地按品级分别有金、银、铜、玉等,其中以玉銙最受古人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玉带銙的造型及图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历代玉带銙的演变和发展,同样也反映和体现了中国玉器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古代玉带由三部分组成
1、鞓:即“革带”,由出土文物可以看出,使用时要把没有纹饰的一节两端,穿在有銙饰的一节两端的银扣里,用银扣上的针,贯入带上小孔中,有时铊尾较宽银扣不能通过时,要用无铊尾的一端先穿过一个银扣,再穿第二个银扣。
2、銙:有方形、拱圆形、带古眼銙,为鞓上的饰物。最初的用途,虽然在于装饰,但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可以看出,銙的原来用途是在受环,环是用来悬物的。至唐后,玉銙日益趋于制度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