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风水中“并突之格”点穴有何诀窍? 李唯弘/文

 願隨身 2017-11-28

传统风水中“并突之格”点穴有何诀窍?

 

李唯弘/

古歌云:“望势寻龙易,须知点穴难。若还差一指,如隔万重山。”龙、穴、砂、水、向,最难的是点穴,为什么“一山葬十坟,十坟九坟贫”?乃穴不的也。穴形千变万化,但总的不出杨公祖师(唐朝国师,堪舆大师杨筠松)提出的窩、钳、乳、突四形

杨公(杨筠松)《葬法倒杖》曰:“突是晕间微有泡,乃太阳之象。”

杨公风水刘江东一脉第二十二代传人刘伯温《堪舆漫兴》云:“山中有突少人知,若在平洋突更奇。山谷藏风顶上葬,平洋看水定高低。”、“玉印金鱼绿水滨,生来奇异掌中珍。谁知无意贪融结,只为他人作用神。”

传统风水点穴四象:窝、钳、乳、突,其中“并突之格”点穴有何诀窍?此文录后人根据杨公理论论“并突之格”。

原文:

论并突之格

 传统风水中“并突之格”点穴有何诀窍?

此并突者,两突相粘联起也,法当扦交界之间。盖以两突合气,融聚在中,故曰并。此穴极贵,惟大龙旺盛者方有此穴,至难体认,务须细辨,不可忽略。吴国师仲祥(1)下吾邑(江西德兴)董氏一地,两虎争肉形,合此式,图具下。

 传统风水中“并突之格”点穴有何诀窍?

上地在吾邑(江西德兴)八都,土名海口南五里。其龙甚旺,将入首,起太阴,落为平坡,复起太阴,两星相照,穴立平坡之中二突相并处。前朝贵人立马案。葬后出进士数十人,翰林、理学数人。盘涧先生铢、深山先生鼎,皆朱子(朱熹)门人,此地之锺也。两面俱是太阴星夹穴,取两虎争肉形,穴居肉。

1李唯弘注:吴景鸾,字仲祥,江西德兴人,宋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也被风水术士们尊为一代大师。

附参考书目

1、杨公(杨筠松)《葬法倒杖》;

2、杨公(杨筠松)《疑龙经》,《疑龙经十问》;

3、杨公(杨筠松)《撼龙经》;

4、刘公(刘江东)《三宝经》;

6、刘基(刘伯温)《堪舆漫兴》;

5、徐善继、徐善述《地理人子须知》。

 

版权所有,如果转载此文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