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河南是中华文化之根?

 岐黄堂中醫 2017-11-28

一直以来,总有一种说法在不停的扰乱我们的视听——中国文明西来说

中国文明是西方泊来之说不绝于耳,我们更多的是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但是我们一定要找到中华文化的根源所在,用来驳斥中国文明西来之说。

河南,应为中华文化之根。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之中出土的是否为夏朝遗物我们尚不下定论,但殷墟的存在是板上钉钉。由此我们也可以断定夏商周三代中国先民活动的区域中心都是在安阳至洛阳的黄河及洛河流域。

周天子驾六马出行,指定礼乐之法,守九鼎号令天下就是在洛阳,自此中华文化的雏形才真正形成

为什么说河南是中华文化之根?


中华之源,有文则明

在《关于河南文化的发展问题》讲座中,胡惠林说,河南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有大量的历史依据,如果没有河南文化,我们都没有了“回家”的路,中原、中原,中华之源、中国之源。中原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这就是指河南,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中原经济区提出了四个战略定位,其中之一就是“打造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河南的文化是由文明来定义的,文明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来定义的,文明,有文(化)才能“明”。要重新找回“河南文化的自信”,构建“文化河南”的时间表、路线图。他说,中原振兴首先是文化振兴,传承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创造,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担起这个当代责任。

胡惠林建议,一是在哲学社科领域应提出“中原学”,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理论建树,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二是在文化艺术创作领域拿出一些更好的创作,来表现我们伟大的祖先,给世界华人带来享受和心灵震撼;三是在公共文化领域创立一个在国内外叫得响的“中原论坛”,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象征

在中国移民史上,自先秦至明清,中原是向南方输出人口的主要根据地和中转地。东南移民中有着永远的“中原情结”,他们对祖地的记忆便是“光州固始”;许多闽台人认同河洛地区是他们的祖地,因而自称为“河洛郎”。历史上中原向南方的多次移民以及唐“开漳圣王”陈元光、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两次入闽,历经数十代,其后裔遍及福建、广东、港、澳、台等地及新、马、泰等国。

为什么说河南是中华文化之根?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南迁,都是以洛阳为轴心进行展开的

第一次永嘉之乱以后的衣冠南渡,以首都洛阳为中心迁到建康,其中八姓入闽更是第一次把中原士族文明带到了闽南地区,至今闽南语区域很多人还自称河洛郎,以故土洛阳命名的村镇更是不可胜数。

为什么说河南是中华文化之根?

第二次是安史之乱之后,其迁移的也主要是洛阳长安的豪门大族,他们第一次到达了两广一代,守着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祖训,如今很多广东地区还能发唐宋音,宗祠制度和族谱这些在如今北方已经逐渐消失的东西,在这些地方还在坚挺地保留

为什么说河南是中华文化之根?

第三次是宋朝靖康之耻,开封洛阳地区的世家大族开始南迁至杭州,后来南宋灭亡又迁到广东崖山一代,至此中华民族的全国扩散正式完成。

为什么说河南是中华文化之根?

其间洛阳作为历次分裂统一的聚合点,而河南作为天下之中历次遭受刀兵之祸,结果是中华民族逐步走向巅峰,历尔弥坚。如果不是靖难之役和少数民族入侵,相信中国核心会持续停留在长安洛阳一代

为什么说河南是中华文化之根?

长安地处关中,函谷关和三门峡的天险虽然易守难攻,但是对于漕运简直也是噩梦,纵观中国历史最合理的应该就是以洛阳为核心,沟通江南,进可攻退可守,万世基业才可永固,隋炀帝做到了这一点,迁都洛阳,瞄准江都扬州,可惜政令太急。宋朝定都开封靠近江南,以牺牲军事安全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最终经济重心的南移,直接将原有的格局打破,北方少数民族开始崛起,中原汉族更加偏安南方。

为什么说河南是中华文化之根?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中原历史文化的本质特点是根文化。而构造河南寻根文化的金字塔,就要抓住这个本质,深入研究和挖掘中原历史文化资源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请关注头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