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唇兰

 香山梦艺术馆 2017-11-28

带唇兰Tainia dunnii Rolfe

带唇兰:假鳞茎暗紫色,圆柱形,罕为卵状圆锥形,被膜质鞘,顶生1枚叶。叶狭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花葶直立,纤细,长30-60厘米,具3枚筒状膜质鞘,基部的2枚鞘套叠;总状花序长达20厘米;花序轴红棕色,疏生多数花;花黄褐色或棕紫色;花瓣与萼片等长而较宽,先端急尖或锐尖,具3条脉,仅中脉较明显;唇瓣整体轮廓近圆形,长约1厘米,基部贴生于蕊柱足末端,前部3裂。花期通常3-4月。

带唇兰的介绍

带唇兰:假鳞茎暗紫色,圆柱形,罕为卵状圆锥形,被膜质鞘,顶生1枚叶。叶狭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花葶直立,纤细,长30-60厘米,具3枚筒状膜质鞘,基部的2枚鞘套叠;总状花序长达20厘米;花序轴红棕色,疏生多数花;花黄褐色或棕紫色;花瓣与萼片等长而较宽,先端急尖或锐尖,具3条脉,仅中脉较明显;唇瓣整体轮廓近圆形,长约1厘米,基部贴生于蕊柱足末端,前部3裂。花期通常3-4月。

带唇兰的形态特征

带唇兰假鳞茎暗紫色,圆柱形,罕为卵状圆锥形,长1-7厘米,下半部常较粗,粗5-10毫米,被膜质鞘,顶生1枚叶。叶狭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2-35厘米,宽6-6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为柄;叶柄长2-6厘米,具3条脉。
花葶直立,纤细,长30-60厘米,具3枚筒状膜质鞘,基部的2枚鞘套叠;总状花序长达20厘米;花序轴红棕色,疏生多数花;花苞片红色,狭披针形,长3-7毫米,先端渐尖;花梗和子房红棕色,长约1厘米,子房膨大为棒状;花黄褐色或棕紫色;中萼片狭长圆状披针形,长11-12毫米,宽2.5-3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钝,具3条脉,仅中脉较明显;侧萼片狭长圆状镰刀形,与中萼片等长,基部贴生于蕊柱足而形成明显的萼囊。
花瓣与萼片等长而较宽,先端急尖或锐尖,具3条脉,仅中脉较明显;唇瓣整体轮廓近圆形,长约1厘米,基部贴生于蕊柱足末端,前部3裂;侧裂片淡黄色,具许多紫黑色斑点,直立,三角形,长约2.5毫米,先端锐尖,向前弯,摊平后两侧裂片先端之间相距1厘米;中裂片黄色,横长圆形,先端近截形或凹缺而具1个短凸;唇盘上面无毛或稍具短毛,具3条褶片,两侧的褶片呈弧形,较高,中央的褶片为龙骨状;蕊柱纤细,向前弯曲,长约8毫米,上部扩大,具长约2毫米的蕊柱足;药帽顶端两侧各具1枚紫色的圆锥状突起物。花期通常3-4月。

带唇兰的生态习性

兰花一般生长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杂木林阴下。或有遮阴,日照时间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有时也生于山溪边峭壁之上。 兰花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长。35℃以上生长不良。5℃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 兰花是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pH值以5.5-6.5为宜。

带唇兰的分布区域

生于海拔580-19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或山间溪边。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花的颜色和唇瓣中裂片先端的形状常有变化。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产中国湖南(莽山、新宁)、浙江(镇海、鄞县、遂昌、昌化、开化)、江西(瑞金)、福建(沙县、福鼎、建宁、泰宁、南平、崇安、福清、武平等地)、台湾(台北、新竹等地)、广东(乳源、连平、饶平、大埔、阳山、龙门、从化、信宜等地)、香港、广西北部(龙胜、融水)、四川(南川、芦山、筠连、峨眉山、雷坡等地)和贵州中部(息烽)。模式标本采自福建。

带唇兰的繁殖方式

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长健壮,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茎。分株前要减少灌水,使盆土较于。分株后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盆边缘留2厘米沿口,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最后浇透水,置阴处10-15天,保持土壤潮湿,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