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笔字线条僵硬死板?不掌握运腕技巧,写得再多也改善不了

 国和中学 2017-11-28

书法初学者在临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自己写得字僵硬呆板,死气沉沉,显得没有活力。尽管已经是一笔一画照着字帖写了,但仍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遇到瓶颈无法突破。

问题出在手腕上,写毛笔字时,手腕要随着笔画的需要做旋转移动,才能有效调整笔锋,把线条写得更加有活力和灵动性。那么运腕都有哪些方式呢?

腕平与稳定的关系

毛笔的执笔方式,讲究“指实掌虚腕平”,基本的笔法是中锋,这样的组合,就是强调书写的第一要素是稳定性。手不稳,写出来的笔画线条就无法保证质量,容易出线粗细不均、不直,出线棱角墨猪这样的病笔败笔。以篆书为例,写直画的时候,腕部要平才能保持稳定,不过弧画和就需要做腕部的调整了,需要有旋转。但要注意保持中锋行笔,不可因腕部动作导致笔锋偏离。

提按与力度的变化

写字不可能永远腕平,否则不是和拉锯一样?那么接下来要掌握的运腕技巧,就是提按了。提按是手腕做上下运动,随之带来的就是笔画粗细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会让整个字呈现出新的面貌。练习提按,用篆书可选择清代大师邓石如的小篆《心经》四条屏字帖,笔法篆隶结合,提按妙到好处。楷书可临颜体,颜体楷书的磅礴气势,提按技巧功不可没。

摆动带来的灵动

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书写的技巧是不断发展的,而与此相对应,对运腕的要求也更高。但是你不用怕,手腕本身就是灵活的,完全可以承载复杂的笔法动作,只是你没有进行针对性地训练。在欧体楷书中,撇画的书写就要求腕部要做出“摆动”的方式,此时腕部的平动和提按都无法写出笔画的灵动与走势。

运腕能力代表书写水平

我们看书圣王羲之的用笔方法,多处出现“绞转”的方式,没有一定的运腕能力,根本写不来。可以说运腕能力代表了一个人毛笔字的书写水平,因此书法老师强调从篆隶楷这三种字体入手,而不是一上来就学行草,就是因为要遵循由简入繁的方式,才能学到运腕的技巧,否则你写得再多,笔画都容易流于僵硬,直至积习难改,就实在可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