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的最大难题,先哲早就给出了答案

 麒麟谷书院 2017-11-28


和善恩一起,

读英文名著万卷书,走人生成长万里路


如今的家庭教育,已经快要烤焦了我们父母。和孩子斗智斗勇,心力交瘁,只是为了他有一个好的将来;可是许多父母依旧力不从心。

 

你对孩子说:“我这都是为你好!”可是,你的方法都对吗?怎样做才是真的为孩子好?教什么,孩子才能真的好?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有着莫衷一是的答案。


今天,我们来看其中的一个答案,给出答案的人是西方教育界的“牛顿”——让·雅克·卢梭







卢梭的《爱弥儿》第二卷,主要探讨的就是“孩子2-12岁之间,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的问题。


第一卷里提到,优秀的教育目标是顺从“自然的教育”,和当时法国的专制的“公民教育”相对,卢梭想要培养的人是有独立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能依靠自己的劳动而不依靠他人的劳动生活、身心健康的人。


主要的途径是关注、培养和发展孩子天然的欲望和能力,让孩子在实践中提高能力,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


他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出欲望与能力匹配的人:


人的聪明智慧或真正的幸福道路在哪里呢? ……在于减少那些超过我们能力的欲望,在于使能力和意志两者之间得到充分的平衡。 所以,只有在一切力量都得到运用的时候,心灵才能保持宁静,人的生活才能纳入条理。


这个目标下,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


首先,要培养孩子自给自足的能力。但是我们很多父母有不少做事方法,反倒是削弱了孩子的自给自足能力。


1、

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孩子、迎合孩子,其实阻碍了孩子能力发展。


“自从他能够用说话的方式索取他想得到的东西以后,如果他还要用哭的方式索取的话,就不论他是为了想更快地得到那个东西,还是为了使别人不敢不给,都应当干脆地加以拒绝。”

——《爱弥儿》第二卷



很多父母为了帮孩子节省时间,代劳孩子的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有的父母会在早上帮孩子挤好牙膏,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在边上看着,确保他每一道题都会做——然而这些,不是孩子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吗?



“要使他在得到你的帮助的时候有一种羞愧的感觉,从而渴望自己能够及早地不要人家帮忙,及早地体体面面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爱弥儿》第二卷


2、

 让一个人长大后饱受折磨的方法,就是在他小时候,满足他所有的要求,然后再把他一个人扔到社会上。


“把一切能够得到的东西都看作是自己的,这是人的一种天性……  因此,要是一个孩子想得到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话,他就会自以为是天下的主人,把一切人都看作是他的奴隶,而在你最后不得不拒绝给他某种东西的时候,他就会把你的拒绝看作是一种反叛,……他认为你处处都对他不怀好意,因此,他所认为的不公正将使他的性情更加乖戾,对一切人都怀恨在心,对他人的殷勤照顾不仅不感谢,而且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



“平时看惯了任何人对他们都是那样的畏惧,可是一踏入社会,却觉得所有的人都在反抗他们,发现他们原来以为可以随意支配的世界竟重重地压在自己的身上……”


“残酷的事实不久就会使他们明白,他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地位和力量;当他们什么事情都不能办的时候,他们就认为自己是一点能力都没有了。有那么多素来没有遇到过的障碍在阻挡他们,有那么多轻蔑的眼光在藐视他们,于是,他们就变得十分的懦弱和畏缩,正如以前把自己看得是多么高贵一样,现在又把自己看得是多么卑贱。”


——《爱弥儿》第二卷


家庭和社会对待他的不同方式,会在他心里造成巨大的落差,让他变成一个自大又同时自卑的人,这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会让这个孩子痛苦不已。


3、

为孩子免除所有痛苦,会让他更痛苦。


为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泡在蜜罐子里长大,却不知道你为她挡风遮雨,她还会因为更小的事情而情绪波动、感到难过。



有些人用各式各样的东西把孩子围起来,预防他受到任何伤害,以致他在长大后一有痛苦便不能对付,既没有勇气,也没有经验,只要刺痛一下便以为就要死了,看见自己流一滴血便昏倒过去……


——《爱弥儿》第二卷



而父母应该做的,是教给孩子正确面对痛苦的方式,培养他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未来才能更好地独立生活。在面对意外和麻烦时,父母应该首先保持镇定,不要慌张,这样孩子也会跟着你镇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他摔倒了,如果他头上碰肿了,如果他鼻子出血了,如果他的手指戳伤了,我不但不惊惶地急忙走到他的身边,反而安详地站在那里,至少也要捱些时候才走过去。 伤痛已经发生了,他就必须忍受;我急急忙忙的样子,反而使他更加害怕,更加觉得疼痛。


其实,当我们受伤的时候,使我们感到痛苦的,并不是所受的伤,而是恐惧的心情。我这样做,至少给他排除了后面这一种痛苦,因为,他一定是看我怎样判断他所受的伤,就怎样判断他所受的伤的:如果他看见我慌慌张张地跑去安慰他,替他难过,他就以为他这一下可糟了;如果他看见我很镇静,他也马上会镇静起来,以为创痛已经好了,不再痛了。


……在毫不畏惧地忍受轻微痛苦的过程中,他就会渐渐学到如何忍受更大的痛苦了。”


——《爱弥儿》第二卷


2


第二,培养和教育一个孩子,需要时间观察他的特点和资质,才能事倍功半


1、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金子,需要我们用耐心等待它发光。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需要家长去发现。古罗马的卡托,也就是反对凯撒独裁的那位政治家,在小时候一直被认为是个沉默寡言的笨孩子呢!



“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先让他的性格的种子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不要对它有任何束缚,以便全面地详详细细地观察它……在童年时期牺牲一些时间,到长大的时候会加倍地收回来的。”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你没有看到,由于错用时间而带来的损失,比在那段时间中一事不做的损失还大,一个受了不良教育的孩子,远远不如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孩子聪明。”

 

“你不急于达到什么目的,反而可以很有把握和十分迅速地达到那个目的。”


——《爱弥儿》第二卷


2、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育孩子,能力和目标匹配才能达到最高成就。


当你逼迫孩子学习的时候,学习哪怕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会变成令孩子不快的事情了。只有他发自内心地主动要学习,学习才会更有效果,也更符合“自然的教育”。



“由于大家不愿意把孩子教育成孩子,而要把他教育成一个博士,所以做父亲和做教师的不论骂他、夸他、吓他、教他、改他的缺点、答应给他东西和对他讲道理,都操之过急,做得不是时候。……不要为了叫他赞成他不喜欢的事情而同他讲道理,因为常常在不愉快的事情中谈论道理,只会使他觉得道理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爱弥儿》第二卷


孩子在什么年龄段能学习什么知识,是受自身能力限制的,所以我们认识不到这种能力,随意给孩子提要求,他不仅不能完成要求,还会养成轻易许诺的坏习惯。


“一个愚昧的教师由于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以致时时刻刻要孩子答应做这个做那个,既没有分别,也没有选择,而且数量也过于繁多,弄得孩子十分烦恼,承担了许许多多的诺言,结果使他把那些诺言看得满不在乎,置于脑后,认为不屑于遵守,甚至把它们看做一套空话…… 你希不希望他忠实地遵守他所说的话呢? 如果希望的话,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的时候,就一定要十分慎重。”

 

——《爱弥儿》第二卷


3


第三,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他自由探索的过程,父母老师都不能代劳。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自身的实践,实践出真知,所以父母的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孩子亲历。

1、

你可以安排好孩子的童年,可是你能安排好他的一辈子吗?


“当你事事都在替他着想的时候,他还动什么脑筋呢?既然可以依靠你的深谋远虑,他何必事先考虑呢?他看见你在照顾他的生命和幸福,他就觉得自己用不着操什么心。”

 

“如果老是由你去指点他,老是由你告诉他“来呀,去呀,休息呀,做这个,不做那个呀,”……如果你的头脑常常去指挥他的手,那么,他自己的头脑就会变得没有用处。”

 

“……专心致志地使他按他自己的能力生活,使他注意同他有直接关系的事物,那么,你就可以发现他是能够进行观察、记忆和推理的;这是自然的次序。”

 

——《爱弥儿》第二卷


2、

用事情本身的教训、而不是语言去惩罚孩子的错误。


用语言惩罚孩子,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而实际的恶果会让孩子刻骨铭心。哪怕后果很严重,也不要为孩子兜底——忍受痛苦、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头一件事。



“他打坏他所用的家具,你别忙着给他另外的家具,让他感觉到没有家具的不方便。他打破他房间的窗子,你就让他昼夜都受风吹,别怕他受风寒,因为,宁可让他着凉,不可让他发疯。 绝不要埋怨他给你造成的种种麻烦,不过,你要让他头一个感觉到这些麻烦。 最后,你才叫人来修理窗子,但你自始至终什么话都不要说。”

 

“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爱弥儿》第二卷


如果只跟孩子讲大道理,因为年幼的孩子无法用理性去推断道理,有的会把道理看成世界上最讨厌的东西,有的就会因纯粹为了服从而谄媚、撒谎


“当你试图说服你的学生相信他们有服从的义务时,你在你所谓的说服当中就已经是掺杂了暴力和威胁的,或者更糟糕的是还掺杂了阿谀和许诺的。 因此,他们或是为利益所引诱,或者是为暴力所强迫,就装着是被道理说服的样子。他们同你一样,很快地看到服从对他们有利,反抗对他们是有害的。”

 

——《爱弥儿》第二卷


而我们理想中的孩子,绝不应该是为了利益而服从的孩子,他们应该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3、

真正的学习是探索的过程;要学到真正对生活有益的知识,而不是只能拿出来炫耀的知识。


因此,书本的学问需要孩子真正感兴趣,而不是背出来为了博得老师和长辈的夸奖。


卢梭的语言学习观是非常超前的:



为了学会两种语言,就需要懂得比较它们的概念,然而现在他们连概念都不知道,怎么能进行比较呢? ”

 

“在任何一门学科里,代表事物的各种符号如果不具有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观念,那就是毫无意义的。



语言就是代表事物的符号,而如何孩子并不懂得符号的意义,并不明白他们背下来的单词有什么含义,那么这样的语言学习就是压迫式的。

 

如果一个孩子无法理解“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含义,心中不存在那个概念,却要他学习《动物农庄》和《1984》这样的书籍,那对他来说不是痛苦是什么呢?哪怕他死记硬背下来,却不知道背后的含义,那么对他的成长又有什么裨益呢?

 

4


卢梭的教育理念是遵从“自然的教育”,去发掘孩子天性里就已存在的特质,按照他的特质去教育他,而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教育他。在教育的时候要避过多地代劳他的生活,阻碍他个人能力的发展,而要创造条件让他去体验,从实践中探索和学习,获得知识。而最终的目标,是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能够以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欲望和意愿,不需要依赖他人。



最后,想以一位41岁早夭的北大才子的临终赠言结尾:


你的孩子每天只睡7小时,人家的孩子每天只睡5小时,其余时间不在课堂里,就在这个兴趣班到那个兴趣班的开车路上,吃饭都是车上吃;人人都以14岁学完量子物理、高等代数为荣。我们真的要把我们的孩子个个都培养成为爱因斯坦、图灵、冯友兰这样的世界级学术泰斗吗?他们的童年都这么扭曲的勤奋吗?”


你是希望孩子承载着你“快速成功”的希望,最后变成一个痛苦的普通人,还是希望顺应他的天性,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呢?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