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卖掉一枚邮票就赚一套房? 7旬老人言辞拒绝了!

 cxag 2017-11-28

“我曾用近一年的工资买了枚邮票,这事气的老伴儿三个月没跟我说话。” 70岁的雷树森从14岁开始集邮,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收藏了8万多枚邮票,现如今老人创办了一家私人邮票博物馆,旨在弘扬集邮文化。

雷树森的博物馆是座5层高的小楼,虽然看上去不起眼,但这里曾一度被誉为“西安首家私人博物馆”。据雷树森介绍,博物馆占地约1300平米,共设10个展厅、800多个展板,邮票种类包括历史名人、十二生肖和体育生活等。

雷树森与邮票结缘,最初源于信封。雷树森上初中时,在一次给老师送信的过程中,对信封上的邮票产生了兴趣。“当时我觉得这枚小巧的邮票很精致,想拿回家留作纪念,就在门口足足等了四个小时,老师下班后说明了情况我才如愿以偿。”这也是雷树森人生中收藏的第一枚邮票。

为了集邮,雷树森跑遍了全国多个城市。他说,那时候自己集邮成迷,把大部分积蓄都用来买邮票了。有一年,雷树森花了5000元买了一枚“56个民族大团结”的金属邮票,“那可是我近一年的工资啊,这事气得老伴三个月没和我说话。”

在诸多邮票中,“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是雷树森最为珍贵的一套邮票,因为他花了近20年才收集齐全。但说起这套票,雷树森却连声叹气,“当年我第一次办邮票展,由于没有经验,撤展时发现少了两枚,也不知道被谁拿走了。那时候没有监控,只能自认倒霉。”

陆军军邮”是雷树森所有邮票中最贵的一枚,据他介绍,这枚邮票的市场价预估在270万左右。自从建馆后,很多文人墨客到访,甚至还有很多老板想要收购这枚邮票,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了。雷树森说,邮票是历史的载体,它是无价的。

“有次馆里来了一个陕北煤老板,张口就说要花2000万把这里的邮票全买了,我没答应。”雷树森说,虽然邮票看似只有小小一枚,可每张背后都有故事,它代表的是国家名片,跟钱多钱少没关系。

雷树森不仅集邮,还热爱公益。汶川地震那年,雷树森通过义卖邮票、书画等作品为灾区儿童筹款40余万。雷树森说,这倒也不是跟谁较劲,他就是迫切地想要为孩子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梁阿姨是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她说雷树森始终离不开这些邮票,一年365天都能在馆里看到他的身影,只要有人来参观,他就会从一层到五层逐层讲解。

年过七旬的雷树森集邮半个多世纪,可谓成果颇丰,但眼下他看着满屋子的邮票却很惆怅。雷树森说,博物馆所在的月登阁村面临拆迁,自己虽然儿孙绕膝,但却无人有心继承,8万余枚邮票及百余件藏品不知该何去何从。

“每一枚邮票我都视若珍宝”,对于雷树森而言,邮票是一种情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谈及未来,雷树森希望把这8万余枚邮票捐给国家档案馆,让更多的人了解集邮文化,感受这“方寸之间”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