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楹联论坛《佳联》赏析(十)

 江山携手 2017-11-29

天凉·好雨
其一
虽知好雨能滋物,
却恨旧檐不遮头。(不笨≠笨)

其二
衣单不愿冬来早,
屋漏唯求雨落疏。(不笨≠笨)
闲侃:在联语中寄寓自己的情感志趣,联才有生命。因为,对联不仅是文字游戏。有[阿错]之联为证:文风余骨气;联势在襟怀。

 

题夜魅
碎春心一颗,都只为古今情不尽;
化夜魅千年,又怎将风月债来偿。(玉柳寒烟)
闲侃:夜魅很可爱。上联寻常而工字句,下联诡异而如戏曲,唱出了“夜魅”的魂灵。

 

文昌殿
何必苦求,若业著春秋,便是人间真富贵
无须参拜,能心忧社稷,自得天下大文章。(几、夫)
闲侃:联是很好,挂在文昌殿教后代学子如何作文做人。联中所言“业著春秋”“心忧社稷”,恐怕大多数香客施主希望有此缘分。故此联说中了文人学士的半生心思、一番抱负。很工整的对联。前一分句先大喝一声,后两分句引出训诫,分总清楚。

 

古戏台
楚域人来,欣观古镇遗俗,万种风情出此地;
楼台燕语,却道当时盛况,一声喝彩入青云。(几、夫)
闲侃:“燕语”,大概有京韵道白之意,上联写镇,“楚域”衬托“古”;下联写台, “一声喝彩”衬托“戏”。咏物拟声绘形,字多而不乱题。 “古镇”、“楼台”直接扣题,略乏趣味。

 

风回岭外千寻远,
月在身边一步遥。(几、夫)
闲侃:上句不知何所云,不过,有了下句,便知其味全在意境,一种虚无缥缈的空灵感,牵引着你的思维。

 

虽无踏马声,犹觉自己愈行愈远
纵有惜花意,怎奈时光边走边催。(一脉花香)
闲侃:的确很无情。人何能有此等奇思妙想? 边走边催”情趣盎然,意味无边。

 

扫地僧
白云难掩摩天塔,
明月不催扫地僧。(一脉花香)
闲侃:“摩天塔”言地点,“扫地僧”言人物,“明月”言时间。明月下扫地,有趣,入禅。

 

闲夜
高阁凭栏观气象,
竹床把扇话桑麻。(梦游有意)
闲侃:悠闲。此乃隐士情趣,并非农家心思。农家其实不太在意这些,视若平常。

 

话别有感
叮嘱无休,渐知别绪千山重;
行程一启,顿觉家乡万里遥。(梦游有意)
闲侃:顿觉家乡万里遥,有此七字足矣。“无休”二字与全联气韵稍隔。 “别绪千山重”将有形赋予无形,十分传神。

 

题《云水禅心》
有水分明流耳际;
无山可再压心头。(梦游有意)
闲侃:“压”字很重,似与全联的轻灵有违,但惟其如此更显超脱从容。联通禅意,举重若轻;菩提非树,明镜非台,山亦非山,宜作如是观。

 

忙碌终朝,只为早上喝粥、晚间吃肉;
偶然一梦,却是火烧赤壁、马踏黄龙。(慕容泊尔)
闲侃:这种句中自对,在此间读得越来越多,以前孤陋寡闻,视而不见。句中自对,既解决了长联不易工对的问题,其赋一般的排比又很出气势韵味。

 

老地方
十年景物皆如旧,
今日容颜老过昨。(试剑)
闲侃:十年未变,似乎很难。用“风物皆如旧”?风物,《辞源》解作风光、景物,实际有很宽泛的意义。原点评说“老地方这个切入点用得好”,很切我心思。文字之作,独到和准确的视角,比独到和形象的表达更难得、更重要。前者是情怀修养,后者是文字修炼。

 


回首百年身,总有尘烟吹不散;
远行千里路,纵多风雨了无痕。(羲崖灵药)
闲侃:风有百年身,这想象奇特新鲜。吹不散,事也有形;了无痕,行也无迹,极切风,亦喻人事。 “风雨” 中的“风”与题目重叠大概不恰当。“回首”与“远行”之对不工,却很自然。很喜欢这幅联。

 

何止穷途八百里?放孤胆南行,足绊荆棘难却步
已然屈指两千天。化幽思北去,我非意气不归乡。(资北儒生)
闲侃:此联约略看见一个独闯南国的儒生形象。“足绊荆棘难却步”见其一往无前的艰难,“我非意气不归乡”见其不得已的无奈。起句“何止穷途八百里?”,不同凡响,可作导读,全联气韵情思皆由此出。基调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