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弃私有化,陈欧拿什么来拯救聚美?

 虹口老黄 2017-11-29

聚美优品成成立于2010年,仅用四年的时间便已经成功在美股上市,成为商界传奇。但是陈欧认为聚美在美国市场被投资者严重低估,在上市两年后决定对聚美进行私有化。22美元的发行价格,最高时股价为40美元一股,两年不到的时间就下跌到了7美元左右,这不仅让聚美的股票持有者们大失所望,也让陈欧深陷囵圄。

为此,陈欧决定对聚美启动私有化要约以图回归A股市场,2016年2月份,陈欧联合投资人启动私有化,之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成立影视公司投资制作影视剧、收购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投资宝宝树进军母婴市场,难得的是在启动私有化一年零九个月之后,聚美表示其在电商业务上发展平稳,多元化的投资战略初步有了成效,2017年11月27日聚美撤销了私有化,立即生效。而此时的聚美股价距离当时启动私有化已时经接近腰斩,市值再跌50%。

值得一提的是,聚美宣布撤销私有化后股价由2.92美元上涨到了3.3美元,涨幅13.01,说明市场是看好聚美的,起码聚美的这一行为得到了用户的认可。那么,对于新的旅途,陈欧会如何来进行书写?

聚美私有化是无奈之举?

当初陈欧在进行私有化的时候提出的理由是美股市场严重低估了聚美的市场价值,并提出以每股7美元的价格来进行私有化,要知道这个价格仅为发行价的三分之一,很明显陈欧的这个做法本身就是在低估聚美的价值,对于当时的聚美股价更是雪上加霜。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360已经成功私有化并回归A股,陌陌、欢聚时代也已经取消了私有化,而聚美却是一拖再拖,使得其在股市表现越来越差,市值从最高的40亿美元到现在几乎只有4.93亿美元,下跌近90%,不可谓不惨。

在2017年8月份,聚美的联合创始人戴雨森离职,其发布的辞职信中明显透漏处对于陈欧的不满,他认为是陈欧的管理能力有限,不能带领聚美走出困境,而且正是由于他的几个错误的决定导致了聚美的股价下跌,这对于聚美来说是个灾难。

其实,如果你仔细分析机会发现,2016年2月份陈欧提出的私有化要约远低于发行价的金额,同时还低于其当时的市价,这使得那些本就处于亏损状态的投资者们更加心存不满,再加上当时聚美的股价大多时候都在7美元以上,最高的时候超过了32美元,市值达40亿美元,而陈欧以低成本的价格来私有化聚美,显然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脚的,或许这才是陈欧的无奈。

而现在的聚美股价相比一年前几乎腰斩,要进行私有化当然不能仍以7美元的价格,更何况聚美目前的多元化战略正在扩张,其收购的街电占据市场超过80%的份额,或许在聚美看来这还能够起到提振市场的作用。

当然在这背后还有监管对中概股的关注,对于这些从美股回来的企业银监会会特别监督,审核也颇为严格,或许这也是间接导致聚美私有化失败的重要因素。

多元化的陷阱

虽然陈欧说道多元化发展的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但是据消息显示聚美投资的首部网剧名为《温暖的弦》去年宣布投资,今年6月份才确定男女主角,还不知何时才能上映;其高调宣布进军的空气净化器、无人机市场,至今未见产品量产;即便是投资的街电有着很好的市场占有率,但是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变故,倒闭、逃离成为了常态,街电能撑多久都还是未知数。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之下,聚美还能保持怎样的成绩呢?

据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聚美App活跃用户呈现大幅度的下滑趋势,今年4月份的时候月活用户仅为593.3万人,相比去年同期的1062.82万人暴跌了近44%,这说明用户正在离开聚美,离开陈欧,单凭多元化的投资并没有能为电商主营业务带来任何好的效果。反而迫使陈欧撤销私有化,可是现在的陈欧还有当年的意气风发吗?

多元化对于现在的聚美来说也是一个陷阱,投资风险本就很高,再加上获得收益的难度大、周期长,长时间内不能盈利。而且现在的共享产品都在烧钱拿市场,聚美还要往里面搭钱,这真的划算?

就在陈欧所说的多元化初见效果的现在,反而主营业务的下滑成为聚美最大的问题。而如果主营的电商业务不能持续的增长,那么,多元化发展即便是经营的再好,对于聚美又有何益处?

下一个“凡客”?

可以说陈欧和陈年一样,遭遇了企业由巅峰跌入谷底的困境,不同的是凡客始终都没有选择上市,这点上和聚美还是有区别的。但是上市并不能代表一个企业的成功,尤其是现在资本燥热的时代,为了获得利益而强推企业走上市路,反而不是最好的选择,例如:聚美。

可以说凡客之前经历的聚美正在经历,市值大缩水,创始人饱受质疑和诟病,再加上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聚美并没有多少优势。垂直类电商与小而美电商真的就没有出路?不见得。拼多多、贝贝网等正在寻求转型,而综合电商平台却凭借其平台、产品优势进一步挤压垂直类电商的生存空间,可以说聚美的没落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再加上聚美在品控上做的比较差,用户反馈的假货问题也愈演愈烈,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大批量用户的流失,而更可怕的是聚美被质疑“知假售假”,就连陈欧在微博开的“网红店”也被用户评论说买到假货。一直悬而未决的假货问题是聚美的最大的一根“软肋”——虽然该现象行业普遍存在,但是聚美的商品多属于美容、美妆、护肤品,假货对用户的影响很大,轻则过敏,重则毁容,谁还敢用?

在凡客开始回归初心,做精品单品的时候,聚美还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蒙眼狂奔。所谓稳定的电商业务是稳定增长还是稳定下滑,陈欧并未说清楚,但愿聚美找到了出路。否则,撤销私有化的聚美没有强有力的业绩支撑,依然很难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

聚美如何自救?

对于聚美来说,即便是股价下跌,高管出走,但是陈欧还在,其并未退市,那就意味着其还有无限的可能性,只要陈欧赌对了,就有翻身的资本。陈欧在微博有超过4500万的粉丝,近一年内,他大多时间都在微博上进行卖货,被人们戏称为“网红”开的网红店,而这已经说明聚美平台的流量流失有多严重了,陈欧都沦落到微博卖货了。而即便是投资的企业做得再好,聚美依然只是聚美,没有业务上的加成就意味着这笔投资是不成功的。

在大家都看衰垂直类电商平台的时候,聚美已经是行业的代名词,而大多数的研究多会以聚美的失败作为案例来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垂直类电商平台的价值有限,平台实力不够雄厚,无法解决的假货问题成为其最大的问题。再加上当时陈欧在管理上的失误,导致聚美陷入困境一蹶不振。那么,聚美该如何救自己?

1、解决品控问题,提升供应链管理

美容、护肤类产品并非没有市场价值,但是要想有利润,就要在供应链上多下功夫。解决产品的品控问题,保证消费者的利益,才能有好口碑,才能拿下市场。模仿小米进行供应链改革,在降低渠道成本的同时,避免利润流失,在产品上做足文章。

2、进行模式创新,重振品牌优势

聚美早前的上市是在连续盈利的基础之上的,当时竞争并非现在这么激烈,垂直类电商发展的如火如荼,资本也很看好。但随着市场逐渐饱和,用户疲态尽显,聚美的品牌价值正在被削弱,所以陈欧才会选择进行多元化的投资战略布局。但是,电商依然是主营业务,这个品牌不能丢,无论是搞网红店还是做社群销售,都是很好的运营策略,就看你如何去定位和运作了。

笔者认为陈欧撤销私有化要约,一个是因为聚美在近一年多来的表现并不好,一个是私有化后重回A股也是困难重重,还不如继续待在美股市场。现在没有了资本支持,聚美只能在自身业务上做文章,以此来提振市场,提升市场价值。或者自行研发产品,或者自营产品,亦或者专营特供产品,从产品上来进行改变聚美才能有出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