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城市群明确“长治任务”!看长治今后如何发展

 松柔顺随 2017-11-29

去年年底,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晋城、长治、运城纳入规划范围。中原城市群,是继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之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七个国家级城市群,位于中国中东部,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间,城市群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是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中原城市群明确“长治任务”!看长治今后如何发展

施工改造后的长邯高速。 朱宇 刘帅 摄

为更加深化中原城市群城际合作,实现协同发展,推动中原城市群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质升级,山西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山西省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原城市群的“山西任务”,更为长治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山西重要增长极”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集聚现代产业

长治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区位优势明显,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这里历史悠久,秦一统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党郡为其一。长治还享有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中国曲艺名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城市名片,得天独厚的优势赋予长治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先天条件。

《方案》指出:完善长治机场及配套通航基础设施功能,加快推进屯留(改扩建)、襄垣、长子等通用机场建设;全力推进太(原)焦(作)高铁的实施,积极推进聊(城)邯(郸)长(治)中原城市群对外运输主通道建设,推动长治城市扩容提质,推进长治东站高铁客运枢纽建设,建设长治地区性枢纽;支持长治市创建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培育现代中小城市和特色魅力小镇,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等特色产业,构建城镇集聚带和产业集聚带。建设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绿色食品品牌。

近年来,长治市在推进大交通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实施,为融入中原城市群、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长治市主城区“三环八纵十二横”路网结构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主城区外,基础设施完成260亿投资,城镇群连接线纵横相通,大县城、重点镇、中心村的集聚能力明显增强。交通方面,中南部铁路大通道、长安高速、黎左高速等投入运营,太焦高铁、长临高速、长治机场改扩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207、208、309国道过境段改线工程全力推进。

近年来,长治市装备制造已初步形成一批特色和优势行业,澳瑞特自主研制的“太空健身车”和“太空跑步机”搭载“天宫二号”遨游太空,易通环能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填补了国际上60℃-70℃的余热发电空白等。通过老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利用腾退土地,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改造利用老厂区、老厂房开发建设“双创”基地。

近年来,凯丰工贸物流园、郊区老顶山商贸物流、太行山农产品物流、长子轩阳物流等一批骨干企业和大型物流园区逐步成长起来,医药用品、医疗机构、保健食品、绿色食品、体育健身用品、休闲养生等健康产业初见端倪“。太行山水·红色经典”旅游品牌深入人心,太行山大峡谷、神龙湾、太行红山、太行欢乐谷等重点旅游项目发展势头良好。

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治市重拳出击,始终保持环境保护的高压态势。在主城区全面禁止露天烧烤,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全面禁止燃煤经营、运输、使用,堵住污浊空气。对主城区土小燃煤锅炉和采暖燃煤锅炉“双清零”,2016年长治市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17458辆,完成省定任务的160.95%,全省排名第一。一系列措施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好了铺垫。

中原城市群明确“长治任务”!看长治今后如何发展

淮海公园。 张国平 摄

《方案》指出:建设太行山山地生态屏障,构筑以漳河水系、湿地、山体、道路绿化、农田林网为主体的网络化生态廊道,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实施太行山区等水土保持工程,强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和监管,大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城市循环经济,重点打造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再生资源等领域循环产业链,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倡导居民低碳生活,建设绿色城市。

近年来,长治市累计完成造林200余万亩,完成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面积135万亩,治理度达到62%,位居全省第一,三类以上水质断面达标率完成省定目标。截至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6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92%,基本建成比较完备的生态防护林体系,构筑起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障海河流域及京津唐地区生态安全的生态屏障。

近年来,长治市瞄准技术前沿,发挥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现代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充电桩等完整的生产线,成功汽车进入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生物医药制品在全省比重超过50%。光伏玻璃产量达到全省总量的一半以上,LED规模带动效应已逐步显现。

近年来,长治市煤化工已形成“煤-电-建材”“煤-焦-化工”“煤-气-化工”3条产业链、6个产业园区、41种煤化工产品。充分利用长子、沁源煤层气资源丰富的优势,稳步提升煤层气抽采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光伏发电前沿技术依托基地”,扩大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形成多轮驱动、低碳绿色的综合能源体系。

近年来,长治市全面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共创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是大家的共同追求。长治市在公共服务上大力投入,过去五年,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963.6亿元,占到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80%以上,不断提升着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方案》指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及传统村落保护,支持上党梆子等地方戏开展“名家传戏”品牌剧种的保护传承;提升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深入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书香中原”;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平安城市。

中原城市群明确“长治任务”!看长治今后如何发展

石子河夜景。 记者 杨军 摄

近年来,周末大剧院、流动图书车、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上党文化大讲堂等文化惠民活动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有力举措,书香社会也逐渐成为浓郁的社会风气。

年来,长治市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逐步实现全覆盖。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230元提高到540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月均224元提高到488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年均1940元提高到3139元。开展了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健苗工程,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

近年来,长治市始终保持打黑除恶高压态势,深入推进禁毒大会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人民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高。有效应对洪涝、冰雹等灾害,最大限度降低了财产损失。

城市框架在拉大,产业结构在升级,居民保障在完善,生态环境在改善……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为长治市高水准融入中原城市群、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夯实了基础,长治市将以此为契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鼓足干劲、披荆斩棘,全力以赴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为把长治打造成为山西重要增长极,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而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