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系统知识点

 王志斌s1e5v8m6 2017-11-29

神经系统知识点内容较多,难度较大,限水平问题,本公众号仅整理了局部内容,更多知识点请看书,带来不便敬请原谅

基本内容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附于脑和脊髓的周围神经组成。其功能:1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活动,使人体成为有机的整体。2维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统一  

                  

第一节 总论


 神经系统的区分

1根据部位和连接

中枢部;脑和脊髓

周围部;

脊神经:31对,与脊髓相连,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脑神经;12对,与脑相连,分布与头、颈部和胸腹腔脏器

内脏神经:与脑和脊髓相连,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2)根据支配的对象

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

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3)根据传导性质和方向

感觉神经:又称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由感觉器传向中枢

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 将神经冲动由中枢传向周围的效应器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组合排列方式,故用不同的术语表示。

  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部位,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称灰质,配布于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称皮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状称神经核。神经纤维在中枢部聚集的部位称白质,因髓鞘含类脂质色泽明亮而得名。位于大脑和小脑皮质深部的白质称髓质。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聚合在一起称为纤维束

  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聚集处称神经节。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为粗细不等的神经。神经内的每条神经纤维由称为神经内膜的结缔组织包绕,若干神经纤维聚集成一条神经束,包被神经束的结缔组织称神经束膜,由若干神经束汇聚成一条神经,包裹在神经外面的结缔组织称神经外膜。一条神经内的若干神经束,在行程中常相互反复编排、重新组合。了解神经内神经束的编排组合,对外伤后的对位缝合很重要,对为准确有利于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反射和反射弧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神经系统通过与它相连的各种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经传出神经将神经冲动传至相应的效应器,产生各种反应,称反射。因此,神经系统既能使机体感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又能够调节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使机体能及时作出适当反应,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一)位置与外形

  脊髓全长约42~45厘米,位于椎管内外包三层被摸,与脊柱的弯曲一致。脊髓上段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约平对第一腰椎下缘(新生儿可达第三腰椎下缘),软脊膜由此向下续为一条结蹄组织细丝,即终丝,止于尾骨的背面,起固定脊髓的作用。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梭形膨大。

    颈膨大:C5T1

    腰膨大:L2S3

原因:由于此处神经细胞和纤维数目增多所致,与四肢的出现有关,人类的上肢功能特别发达,因而颈膨大比腰膨大明显。

脊髓表面有六条平行的纵沟。分别为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前外侧沟是脊神经前根发出的位置,后外侧沟是后根进入脊髓的地方。此外,在颈髓和胸髓上部,后正中沟和后外侧沟之间,还有条较浅的后中间沟,是薄束和楔束在脊髓表面的分界标志。

 


 

  脊髓节段:脊髓在外形上没有明显的节段标志,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附着处即是一个脊髓节段。由于有31对脊神经,故脊髓可分为31个节段:颈髓(C8个节段、胸髓(T

12个节段、腰髓(L5个节段,骶髓(S5个节段和尾髓(C01个节段。

 

  脊髓节段与椎骨序数的关系。从胚胎第4个月起,脊柱的生长速度快于脊髓,致使脊髓长度短于椎管。因此脊髓的各个节段与相应的椎骨不在同一高度。成人上颈髓节段(C1~C4)大致平对同序数椎骨,下颈髓节段(C5~C8)和上胸髓节段(T1~T4)约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一块椎骨,中胸髓节段(T5~T8)约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块椎骨、下胸髓节段(T9~T12)约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块椎骨,腰髓节段约平对第10~12胸椎、骶髓、尾髓节段约平对第1腰椎。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高度,对判断脊髓损伤的平面及手术定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 横切面的结构:正中央有中央管,围绕中央管可见H型或蝶形的灰质:分为前脚、后脚、侧角、中间带,白质分为三个索:前索为左、右前外侧沟之间的部分;后索为左、右后外侧沟之间的部分;外侧索为前、后外侧沟之间的部分。网状结构:在灰质后角基部外侧与外侧索白质之间,灰、白质混合交织。

(2)灰质:略

   白质:纤维束(传导束)包括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固有束

    1. 上行纤维束

(1) 薄束:起自同侧第5胸节及以下的脊神经细胞,止于延髓的薄束核;楔束:起自同侧第4胸节及以上的脊神经细胞,止于延髓楔束核。薄、楔束传导同侧躯干及上下肢的肌、腱、关节的本体感觉(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信息。当脊髓后索病变时,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信息不能向上传至大脑皮质。病人闭目时,不能确定关节的位置和方向,运动时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此外,病人精细触觉丧失。

(2) 脊髓丘脑束:分为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位于外侧索的前半部,并与其相邻的纤维束有重叠,主要传递痛、温觉信息。当一侧脊髓丘脑侧束损伤时,损伤节段下1~2节段平面以下的对侧身体部位痛、温觉减退或消失。 

2. 下行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起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其他一些皮质区域,下行至延髓椎体交叉处,绝大部分纤维(70%90%)左右相互交叉,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至对侧脊髓外侧索的后外侧部下行,形成皮质脊髓侧束在延髓内没有交叉的纤维则在同侧脊髓前索内下行,于脊髓前正中裂的两侧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另有少量未交叉的纤维在同侧下行加入至皮质脊髓侧束,称皮质脊髓前外侧束

)脊髓的功能和脊髓反射

  1.脊髓功能

    (1)经后根,接受身体大部分区域的躯体和内脏感觉信息,这些信息在脊髓中继,进行初步的整合和分析。

    (2)发出上行传导通路,将中继后的感觉信息以及脊髓自身的信息上传到高级中枢。

    (3)经前,发出运动纤维,管理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是躯体和内脏运动的低级中枢。

    (4)脊髓反射中枢。

    (5)通过下行传导通路,中继上位中枢下传的信息,接受上级中枢的控制和调节,完成高级中枢的功能。

 2.脊髓反射

    (1)牵张反射:属于两个神经元构成的单突触反射弧,如膝跳反射。此反射还受γ-反射袢的影响

    (2)屈曲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四)脊髓损伤的一表现

  1.脊髓横断 当外伤致脊髓突然完全横断后,横断平面以下全部感觉和运动丧失,反射消失,处于无反射状态,称为脊髓休克。

  2.脊髓半横断 出现布朗-塞卡尔综合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痉挛性瘫痪,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损伤节段下1~2个节段平面以下的对侧痛、觉丧失。

  3.脊髓前角损伤 主要伤及前角运动神经元,表现为这些细胞所支配的骨骼肌呈弛缓性瘫痪,无感觉异常。

  4.脊髓中央损伤 如脊髓空洞症或髓内肿瘤。若病变侵犯了白质前连合,则阻断了脊髓丘脑在此的交叉纤维,引起双侧对称分布的痛、觉消失,而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无障碍(因后索完好)。这种现象称感觉分离

 

二、

脑位于颅腔内,由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前部分分化发育而成,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一般把脑分为6个部分: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

 

一) 脑干

  脑干位于颅后窝,自下而上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围成的室腔为第四脑室。脑干表面附有第IIIXII对脑神经根。

十二对脑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划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及副舌下全。

 

(1) 延髓

1.延髓腹侧面

    椎体:位于前正中裂两侧的纵行隆起,由大脑皮质发出的锥体束构成。

    椎体交叉:在延髓与脊髓交界处,椎体束的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

    橄榄:椎体的外侧有一对卵圆形的隆起,形如橄榄。内含橄榄核。

  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有:

    舌咽神经(IV),迷走神经(V),副神经(VI)自舌下神经根的外侧沟发出;舌下神经(VII)自前外侧沟发出。

2.延髓背侧面

    上部开敞为第四脑室,构成菱形窝下部,延髓下部的结构主要有

    薄束结节、楔束结节:深面分别有薄束核、楔束核。

    小脑下角:位于楔束结节的外上方,由进入小脑的神经纤维构成 

(2) 脑桥

    介于延髓与大脑脚之间,在小脑的腹侧。脑桥分背、腹两部。

1.脑桥腹侧面

    基底部:腹侧部称为脑桥基底部,下以脑桥延髓沟与延髓分界。由纵横纤维及脑桥核组成。其腹侧正中线上有一纵行的浅沟,称基底沟。基底部向两侧逐渐缩窄的部分为小脑中脚。

    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有:滑车神经(IV)、三叉神经(V)、展神经(VI)、面神经(VII)、前庭蜗神经(VIII

2.脑桥的背侧面

    小脑上脚(结合臂):是一对连结小脑与中脑的扁纤维束。

    上髓帆:两脚间夹有薄层白质板,参与构成第四脑室顶。

    菱脑峡:脑桥与中脑的移行部缩窄处。

(3) 中脑

1.中脑腹侧面

    上界为间脑的视束,下界为脑桥的上缘。

    大脑脚:两侧各有一粗大的纵行柱状隆起

    脚间窝:两侧大脑脚之间的凹陷,窝底称后穿质,有许多血管出入的小孔。

    动眼神经根连于脚间窝的下部,大脑脚的内侧。

2.中脑背侧面

    四叠体:由上、下两对圆形的隆起构成,分别称上丘和下丘,其深面分别含有上丘核和下丘核,是视觉和听觉反射中枢。

    上、下丘臂:在上、下丘的外侧,各自向外上方伸出一条长的隆起,分别连于间脑的外侧膝状体和内侧膝状体。

    在下丘的下方与上髓帆之间有滑车神经根出脑,它是唯一自脑干背侧面出脑的脑神经

菱形窝:是延髓上部和脑桥的背侧面,呈菱形,由延髓上部和脑桥内的中央管于后壁中线处向外敞开而形成。因构成第四脑室的底部,又称第四脑室底。此窝的外上界为小脑上脚,外下界自内下向外上依次为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外上界与外下界的汇合处为菱形窝的外侧角,外侧角与其背侧的小脑之间为第四脑室外侧隐窝,此隐窝绕小脑下脚转向腹侧。此窝的正中线上有纵贯全长的正中沟,将此窝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自正中沟中部向外至外侧角的数条浅表的横行纤维束,称髓纹,为脑桥和延髓在脑干背面的分界线,将菱形窝分为上、下两部分。

    在正中沟的外侧,各有一大致与之平行的纵行界沟,将每一半的菱形窝分为内外侧区。外侧区呈三角区,称前庭区,深方有前庭神经核。前庭区的外侧角有一小隆起称听结节,内藏蜗背侧核。正中沟和界沟之间的内侧区称为内侧隆起,其紧靠髓纹上方的部位,有一较明显的圆形隆凸为面神经丘,内隐面神经膝和展神经核:髓纹下方的延髓部可见两个小的三角形区域,内上者为舌下神经三角,内藏舌下神经核,外下者为迷走神经三角,内含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三角的外下缘有一斜行的窄嵴称分隔索,其与薄束结节之间有一窄带,称最后区,属室周器官之一,富含血管和神经胶质等,并与分隔索一起,被含有伸长细胞的室管膜覆盖。在新鲜标本上,界沟上端到外侧可见一呈蓝灰色的小区域,称蓝斑,内含蓝斑核,为含黑色素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聚集的部位。在菱形窝下角处,两侧外下界之间的圆弧形移行部称,与第四脑室脉络组织相连。

(4) 第四脑室

    为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室腔,呈四棱锥形,内容物脑脊液,向上经中脑导水管通第三脑室,向下续为延髓下部和脊髓的中央管,并借脉络组织上的三个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5)脑脊液及其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内无淋巴液,而代之为脑脊液。脑脊液是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其内含多种浓度不等的无机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和少量淋巴细胞,PH为7.4,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调节颅内压鞥作用。脑脊液总量在成人平均为150ML。它处于不断产生,循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中。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少量由室管膜上皮质的毛细血管产生。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核两个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然后脑脊液再沿此隙流向大脑背面的蛛网膜下隙,经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失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若脑脊液在循环中发生阻塞,可导致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使脑组织受压移位,甚至出现脑疝危机生命。

6)脑干的内部结构

 1.脑神经核

  12对脑神经中除嗅神经和视神经外,III~XII脑神经均出入脑干,在脑干内有与这些脑神经相对应的脑神经。

  脑神经按性质分为七种,性质相同的脑神经核有规律地排列成纵行的机能柱,由正中向外侧依次为:

 1).一般躯体运动核:4对,相当于脊髓前角运动核,自上而下依次为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紧靠中线两侧分布。它们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由肌节衍化的眼外肌和舌肌的随意运动。

 2).特殊内脏运动核:4对,位于一般躯体运动核腹外侧的网状结构内。自上而下依次为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它们发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由鳃弓衍化而成的咀嚼肌、表情肌、咽喉肌以及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随意运动。因为在种系发生上,鳃弓与属于内脏的呼吸等功能有关,故将鳃弓衍化的骨骼肌视为“内脏”。

 3).一般内脏运动核:4对,相当于脊髓的骶副交感核。包括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它们发出一般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支配头、颈、胸、腹部平滑肌运动、心肌的收缩以及腺体的分泌。

 4).一般内脏感觉核:仅一对,即孤束核下部,相当于脊髓的中间内侧核。接受来自内部器官和心血管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传递的信息。

 5).特殊内脏感觉核:即孤束核上部(头段),接受来自味蕾的味觉传入纤维。

 6).一般躯体感觉核:3对,即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它们相当于脊髓后角的I~IV层灰质,其尾端与之相延续,接受来自头面部皮肤和口、鼻黏膜的一般躯体感觉冲动。

 7).特殊躯体感觉核:2对,即前庭神经核和蜗神经核,分别接受来自内耳的平衡觉和听觉纤维。因为内耳膜迷路在发生上起源于外胚层,所以将听觉和平衡觉归于“躯体感觉”。

2.脑神经核功能柱的排列分布规律

 1)感觉柱位于界沟的外侧,运动柱位于界沟的内侧。

 2)无论是感觉柱还是运动柱,凡是与内脏有关的均靠近界沟,相反,凡是与躯体有关的均远离界沟

 

(二)小脑

  小脑位居颅后窝,借其上中下三对小脑脚连于脑干的背面,其上方借大脑横裂和小脑幕与大脑分隔。小脑是机体重要的躯体运动调节中枢之一,其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以及协调随意运动。

1.小脑外形

  小脑两侧的膨大部为小脑半球cerebellar bemispheres, 中间的狭窄部为小脑蚓wermis。小脑上面稍平坦,其前、后缘凹陷,称小脑前、后切迹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erebellar notches;下面膨隆,在小脑半球下面的前凹侧,各有一突出部、称小脑扁桃体 tonsil of cerebellum.小脑扁桃体紧邻延髓和枕骨大孔的两侧,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可被挤入枕骨。

   上面前,中1/3交界处有一略呈V字形的深沟,称为原裂 primary fissure;小脑下面的绒球和小结的右方有一深沟,为后外侧裂 posterolateral fissure; 原裂和后外侧裂于小脑表面几乎形成一个小环,此环的前上部分为小脑前叶 floccuonodular lobe。前叶和后叶构成小脑的主体,故又称小脑体 。

小脑核 cerebellar nuclei 位于小脑内部,埋于小脑髓质内。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顶核 Fastigial nucleus、球状核 emboliform nucleus 和齿状核 dentate nucleus, 共4对,其中球状核和栓状核合称为中间核 interposed nuclei ,属于旧小脑。顶核位于第四脑室顶上方,小脑蚓的白质内,属于新小脑。小脑核主要接受响应小脑皮质梨状神经元的轴突,也接受苔藓纤维和攀缘纤维的侧支;其轴突构成小脑的主要传出纤维。

 

2.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前庭小脑:协调人体平衡

  脊髓小脑:调节肌张力

  大脑小脑:共济协调

小脑作为皮质下感受与运动的重要调节中枢,其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肌张力以及调控骨骼肌的随意和精细运动。小脑的损伤虽然不会引起机体随意运动的丧失(瘫痪),但依据小脑损伤部位的不同,或多或少都会对机体的运动质量造成影响。小脑损伤的典型体征表现为:平衡失调,走路时两腿间距过宽,东摇西摆,壮如醉汉;共济失调,运动时有控制速度、力量和距离上的障碍,如不能闭眼指鼻、不能做快速的轮替动作等;意向性震颤、肢体运动时,产生不随意的有节奏的摆动,越接近目标时越加剧;眼球震颤,表现为眼球非自主地有节奏的摆动;肌张力低下,主要为旧小脑损伤所致。

 

(三) 间脑

  间脑位居中脑与端脑之间,连接大脑半球和中脑,大脑半球高度发展掩盖了间脑的两侧和背面,仅腹侧的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垂体和乳头体露于脑底。间脑包括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等5部分。

  虽然间脑的体积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2%,但其结构和功能却十分复杂,是仅次于端脑的中枢高级部分。两侧间脑之间有一矢状位的窄腔,为第三脑室,其顶部为脉络丛;底为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前界为终板;后经中脑水管通第四脑室;两侧为背侧丘脑和下丘脑;背侧丘脑与下丘脑以下丘脑沟为界,此沟的前端有室间孔,为侧脑室通第第三脑室处。

 

  背侧丘脑又称丘脑,为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借丘脑间粘合相连,其前端窄面突,称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成丘脑枕,背外侧面的外侧缘与端脑尾状核之间隔有终纹。


 

 端脑

  端脑是脑的最高级部位,由左右大脑半球和半球间联合及其内腔构成。

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层,称大脑皮质,深部的白质称为髓质,埋在大脑髓质内的灰质核团称为基底核,大脑半球内的腔隙称为侧脑室。

1.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脑的三沟五叶是指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及岛叶。

中央沟:把额、顶叶分开;其前为额叶,后为顶叶。

外侧沟:把颞、额、顶、岛叶分开;顶枕沟:把顶、枕叶分开。

 


 

 

2.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1视区:位于距状沟上下方的枕叶皮质,一侧视觉区接受双眼同侧半视网膜来的冲动,主司双眼对侧半视野的视觉,损伤一侧视觉区可引起双眼对侧视野偏盲称同向性偏盲。

  1听区:位于颞横回(41,42区),接收内侧膝状体的纤维。每侧的第1听区都接受来自两耳的冲动,因此一侧第1听区受损,不致引起全聋。
  语言中枢:人类大脑皮质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能进行思维和意识等高级活动,并进行语言的表达,故在人类大脑皮质上具有相应的语言中枢,如说话,阅读和书写等中枢(图17-66)
  运动性语言区:在额下回后1/3部(44,45区),即三角部的后部和岛盖部又称broca语言区。主司说话功能,如果此中枢受损,病人虽能发音,却不能说出具有意义的语言,称运动性失语症。
  书写区:在额中回的后部(6,8区)紧靠中央前回的管理上肢,特别是手肌的运动区,此中枢主管书写功能,若受伤,虽然手的运动功能仍然保存,但写字,绘图等精细动作发生障碍,称为失写症。
  听觉性语言区:在颞上回后部(22区),他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听到,理解别人的语言。此中枢受损后,病者虽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自己讲的话混乱而割裂,答非所问,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和正常说话,称感觉性失语症。
  视觉性语言区:又称阅读中枢,在顶下小叶的角回(39区),靠近视觉区。此中枢与文字的理解和认图密切相关,若受损是,尽管视觉无障碍,对原来认识的字不能阅读,也不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称失读症。

3.端脑的内部结构

1)基底核

  基底核位于白质内,位置靠近脑底,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核

为基底核。

2)侧脑室

  由侧脑室和第五第六脑室共同组成。

3)大脑皮质

4.大脑半球的髓质

(1)联络纤维 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

(2)连合纤维 联合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

(3)投射纤维 由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间的上下纤维组成。大部分经过内囊。

  内囊时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纸板。在水平切面上呈向外开放的“V”字形,分前肢、膝核后肢三部。前肢(又称额部)伸向前外,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后肢(又称枕部)伸向后外,分为豆丘部(豆状核与丘脑之间)、豆状核后部和豆状核下部。膝介于前,后肢之间,即“V”字形转角处。

  当内囊损伤广泛时,患者会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损伤)和对侧偏盲(视辐射受损)的“三偏”症状。

 

(五)大脑镰(cerebral falx

  由硬脑膜形成,呈正中矢状位,前窄后宽,似镰刀状,分隔左、右大脑半球。大脑镰的上、下缘分别有上矢状窦和下矢状窦;上矢状窦两侧有许多陷窝,内含有蛛网膜粒,使颅顶骨内板形成凹窝。大脑镰的前下缘附着于鸡冠,后下缘与小脑幕相连接形成直窦;直窦向后与横窦汇合成窦汇。  

 

六)大脑动脉环(Willis环)cerebral arterial circle

  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周围,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始段吻合而成。此环使两侧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相交通。在正常情况下,大脑动脉环两侧的血液不相混合,而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潜在装置。当构成此环的某一动脉发育不良或被阻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环调节,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裣缺血部分,维持脑的营养和机能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