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释义】西瓜又名夏日寒霜,产后和大病初愈慎服。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7-11-29


西瓜为葫芦科西瓜的果实。味甘,性寒。入心、胃、膀胱经。清热解暑,除烦止渴,解暑生津,利小便.治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不利;喉痹,口疮。适宜于高血压、肝炎、肾炎、肾盂肾炎、黄疽、胆囊炎、水肿浮肿以及中暑发热,饮酒过度;心火上炎,舌赤、汗多口渴之人食用。


特别提示:西瓜性寒又名白虎汤、夏日寒霜,对产后和大病初愈、身体阳虚的人来说过于猛烈,伤害巨大,一定禁服。夏日里吃西瓜,也要尽量避免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吃。

性味

甘,寒。

①《日用本草》:'味甘,寒,无毒。'

②《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③《纲目》:'甘淡,寒,无毒。'

④《本草再新》:'味甘,性凉。'


归经

入心、胃、膀胱经。

①《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足阳明胃经。'

②《本草求真》:'入心包、胃。'

③《要药分剂》:'入脾经。'

④《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暑,除烦止渴,解暑生津,利小便.治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不利;喉痹,口疮。适宜于高血压、肝炎、肾炎、肾盂肾炎、黄疽、胆囊炎、水肿浮肿以及中暑发热,饮酒过度;心火上炎,舌赤、汗多口渴之人食用。

果皮(西瓜皮):甘,凉。清热解暑,止渴,利小便。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口舌生疮。

中果皮(西瓜翠):甘、淡,寒。清热解暑,利尿。用于暑热烦渴,浮肿,小便淋痛。

整品加工品(西瓜黑霜):用于水肿,肝病腹水。

瓤(西瓜):甘,寒。清热解暑,解烦止渴,利尿。用于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淋痛。

种皮:用于吐血,肠风下血。

种仁:清热润肠。未成熟的果实与皮硝的加工品(西瓜霜):用于热性咽喉肿痛。

①《日用本草》:'消暑热,解烦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

②《饮膳正要》:'主消渴,治心烦,解酒毒。'

③《丹溪心法》:'治口疮甚者,用西瓜浆水徐徐饮之。'

④《滇南本草》:'治一切热症,痰涌气滞。'

⑤汪颖《食物本草》:'疗喉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用量9~30克,或焙干研末。

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撒。


附方

1、治阳明热甚,舌燥烦渴者,或神情昏冒、不寐、语言懒出者:好红瓤西瓜剖开,取汁一碗,徐徐饮之。(《本草汇言》)

2、治夏、秋腹泻,烦躁不安:西瓜、大蒜,将西瓜切开十分之三,放入大蒜七瓣,用草纸包七至九层,再用黄泥全包封,用空竹筒放入瓜内出气,木炭火烧干,研末,开水吞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3、治烫伤:将七至十一月间熟透的大西瓜,去瓜子,取瓢连汁密闭在干净玻璃瓶内,放置三至四个月,待产生似酸梅汤气味,过滤应用。先将烫伤部用冷等渗盐水或冷开水洗净,再将脱脂棉花在澄清的西瓜液中浸湿,敷于患处。每天换数次,一般一、二度烫伤,一周可愈,三度者二周可愈。(《河北中医药集锦》)

4、治脱肛:西瓜皮50克,冰糖适量。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5、治小儿夏季热:西瓜皮、金银花各15克,太子参9克,扁豆花、薄荷(后下)各6克,鲜荷叶半张。煎服。(《安徽中草药》)

6、治高血压:西瓜皮10~12克,草决明子10克。煎汤代茶。(《食物中药与便方》)

7、治糖尿病,口渴,尿浑浊: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8、治口舌生疮:将西瓜皮烤焦研末,含在口中。

9、治尿浑浊:将西瓜皮、冬瓜皮各25克,水煎服。

10、治急、慢性肾炎:将西瓜皮60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

11、治烧伤、烫伤:将西瓜皮100克晒干烧灰,加冰片5克研末混匀,用菜油适量调敷患处。

12、治高血压:将西瓜皮翠衣(即晒干后的西瓜青皮)20克水煎代茶饮。

13、治腰扭伤:将西瓜皮翠衣研末,用盐、酒调服,早晚各1次,每次10克。

15、生津止咳、解暑利尿:将西瓜皮的白色部分削去,水煎后除渣,再加入适量冰糖或白糖,待凉后当饮料饮服。

16、消暑利尿:去掉外层硬皮的西瓜皮切成小块或小条,入水煮沸,加番茄、鸡蛋和调料,喝汤食瓜皮。用于暑热烦渴、小便短赤、水肿、口舌生疮。

17、夏季痤疮:绿豆100克与1500毫升水煮汤,沸后10分钟去绿豆,将洗净的西瓜皮(不用削去外皮)500克放入再煮,煮沸后冷却。饮汤,一日数次。方中绿豆甘凉,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西瓜皮甘寒,清热解暑,除烦止渴。

18、健脾消暑:新鲜西瓜皮100克,大枣10枚,共煎汤,每日当茶饮。

19、暑热伤肺、身热口渴、干咳无痰或便秘:鲜扁豆50克、鲜蛇舌草50克、鲜荷叶60克洗净、海蜇200克、西瓜皮500克、丝瓜250克,洗净切块,共入砂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调味后饮汤吃海蜇。每天1料。

20、壮阳:西瓜皮切丝,开水焯后捞出,与熟鸡丝、瘦肉丝加调料食用。 

21、酒精中毒,酒醉后头晕、烦渴,饮西瓜汁一碗。

22、治阳性水肿:大西瓜1个,开一小孔,灌入捣烂的紫皮大蒜2头,蒸熟后,服汁。每次1碗,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23、治中暑,小便不利西瓜汁适量,冲莲子心场服。(《安徽中草药》)

民族用药

【佤药】挡倒:藤茎用于萎缩性鼻炎《滇药录》、《桂药编》。党岛:种子用于高热不语《滇省志》。

【蒙药】塔日布斯-哈力素:中果皮治中暑,发热,烦闷,口渴,水肿,小便不利《蒙药》。

【苗药】外部果皮用于暑热烦渴,尿少色黄《湘蓝考》。

【傣药】嘿骂想(西傣):种子用于高热不语《滇省志》、《傣药志》、《傣医药》。

【德昂药】果等放:西瓜翠治浮肿,小便不利《德宏药录》。

【景颇药】Humzhanggvuq:功用同德昂族《德宏药录》。

【阿昌药】电胖日:功用同德昂族《德宏药录》。


营养分析

1. 西瓜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急性热病发烧、口渴汗多、烦躁时,吃上一块又甜又沙、水分十足的西瓜,症状会马上改善;

2. 西瓜所含的糖和盐能利尿并消除肾脏炎症,蛋白酶能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的蛋白质,增加肾炎病人的营养;

3. 西瓜还含有能使血压降低的物质;

4. 吃西瓜后尿量会明显增加,这可以减少胆色素的含量,并可使大便通畅,对治疗黄疸有一定作用;

5. 新鲜的西瓜汁和鲜嫩的瓜皮增加皮肤弹性,减少皱纹,增添光泽。


食疗药膳

一、西瓜酪(做法1)

材料:带皮红瓤西瓜1000克,金糕15克、白糖100克、桂花少许, 水淀粉2.5克,红色食色素水1滴。

制法:

1.将炒锅内放入清水500克,加入白糖桂花上火化开烧沸 后,撇去浮沫,滴入1滴红色水,用水淀粉勾成琉璃薄 芡,倒入小盆内,晾凉后放入冰箱待用。

2.将金糕切成小丁,西瓜去皮去籽,切成丁,食用时取 出冰箱中的小盆,放入西瓜丁及金糕丁即成。

功效:清热解暑、除烦止渴。


二、西瓜酪(做法2)

材料:西瓜1个(约重2500g),罐头橘子100g,罐头菠萝100g,罐头荔枝100g,白糖 350g,桂花2.5g。

制法:

1. 整个西瓜洗净,在西瓜一端的1/4处打一圈人字花刀,将顶端取下,挖出瓜瓤,在瓜皮上刻上花纹。

2. 将西瓜瓤去籽,切成3分见方的丁。另把菠萝、荔枝也改成3分大小的丁。

3. 铝锅上火,放清水1250ml,加入白糖煮开,撇去浮沫,下入桂花。等水开后把水过箩晾凉,放入冰箱。将西瓜丁、菠萝丁、荔枝丁和橘子,装入西瓜容器内,浇上冰凉的白糖水即成。

功效:解暑除烦、止渴利尿。用于暑热烦渴、热病伤津、口干心烦、小便不利等症。

三、西瓜皮卤肉

材料:西瓜皮、五花肉、八角、酱油。

制法:

1.五花肉洗净切块,西瓜切小段后去皮(红肉部分可以多留一些)待用。

2.将西瓜皮、五花肉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八角、酱油,用中火炖30~40分钟,即成。


四、翡翠鲤鱼

材料:西瓜皮250g,茯苓皮50g,鲤鱼一条(约 500g),生抽,醋,盐,味精,沙拉油2大勺。

制法:

1. 西瓜皮洗干净,削去表面绿色硬皮,切成菱形片。茯苓皮洗净,鲤鱼洗干净。

2. 炒锅烧热,倒入油,放入鲤鱼稍煎,再加入生抽、醋,盖上锅盖稍焖。

3. 加入西瓜皮、茯苓皮和1杯半清水,用小火焖入味,最后放盐、味精就 可以出锅了。

功效:补虚除湿,清热退黄。


宜忌

中寒湿盛者禁服。

1.《延寿书》:“北人禀厚,食之狁惯,南人禀薄,多食易至霍乱,冷病终身也。”

2.《纲目》:“西瓜、甜瓜皆属生冷。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

3.《随息居饮食谱》:“中寒多湿,大便滑泄,病后、产后均忌之。”


化学成份

西瓜法含瓜氨酸(citrulline),α氨基-β-(1-咪唑基)丙酸[α-amino-β-(1-imidazoly)propionicacid],丙氨酸(alanine),α-氨基丁酸(α-aminobutyricacid),R-氨基丁酸(R-aminobutyricacid),谷氨酸(glutmicacid),精氨酸(arginine),磷酸(phosphoricacid),苹果酸(malicacid),已二醇(glycol),甜菜碱(betaine),腺嘌呤(adenine),果糖(fructose),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维生素(vitamin)A、B2,及C,β-及R-胡萝卜素(carotene),番茄烃(lycopene),六氢番茄烃(phytofluene)以及锂盐为主的盐类等[5-8]。又含挥发性成分,内有已醛(isopentatal),已醛(hexal)。

瓜瓤含总糖(mg/kg)28620,可滴定酸932,蛋白质1650.9,氮264.2,鞣质(tannin)31.3,锂342,钠26.6,钙18.3,镁48.6,铁0.1,磷37.8,锌0.3,锰0.1,硼0.2;总提取物约3%,且含天冬氨酸(aspartic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组氨酸,丙氨酸(alanine),半胱氨酸(cyste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r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赖(lysine),组氨酸(histidine),脯氨酸(proline),精氨酸(arhinine)等氨基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