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海特稿|出版人的“飞天梦”(中篇)

 瓜老憨 2017-11-29
        在上期杂志中,我们为您介绍了一本航天类科普图书,从中了解到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们是如何敏锐发现选题,联系沟通作者,精雕细琢编辑加工的,本期为您继续推介航天类科普图书——《航天育种简史》:



用小种子讲述大时代

《航天育种简史》

在2016年度的中国好书颁奖典礼上,航天英雄杨利伟手握《航天育种简史》,跟大家分享了一粒种子的太空旅行。他说:“大家都说我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实际上和我一起进入太空的还有很多非常亲切的小伙伴。它们是什么?就是我们植物的种子。”

(图中 杨利伟)

       这部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精心策划,历时一年打造的航天育种科普图书不仅填补了中国科普图书在航天育种方面的空白,而且在2016年度的中国好书科普生活类颁奖典礼上,它一路过关斩将,从众多好书中脱颖而出,荣获了“中国好书”的称号,这也是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优秀图书。

     2017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读书》栏目向《航天育种简史》的作者郭锐发出邀请,并对他进行了专访,这也使得郭锐成为继贾平凹、陈忠实之后第三位登上央视接受采访的陕西作家。

       为了了解更多关于这本书背后的故事,我们决定前往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这部优秀图书诞生的地方,进行实地采访,一探究竟。

     走进陕西科技出版社的责任编辑部,眼前是不大的办公室,老式的装潢、简单紧凑的布置,两张堆满资料与书本的办公桌肩并肩靠在一起,两位责任编辑此时正在这被资料侵占所剩不大的桌子上埋头奋笔疾书。这一幕情景与我心目中所想象的高大上的编辑部完全不同,而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部“中国好书”就是在这间简单无奇的办公室里横空出世,畅销大卖。见我们进来,两位编辑赶忙放下手头的工作招呼我们坐下,在获悉我们此次来意之后,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独辟蹊径的选题策划

       航天育种简言之就是将植物种子带入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弱地磁、强辐射等特殊环境诱发种子基因发生变异,然后回归地面,在经过科研人员多次筛选后,挑选出优良品种进行繁殖。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大国,自然也是种子的需求大国。航天育种作为解决现代农业问题的特殊手段,并结合我国特殊国情的需要,该项研究已经从未间断地发展了整整30年。这30年来,由于众多航天人和育种专家一直默默无闻的耕耘,我们的航天育种事业飞速发展,现已遥遥领先、独步全球。

       2011年4月28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隆重开幕。这次世园会特设了“航天植物及航天科普教育展示区”,展会上有重达200千克的“南瓜霸王”、植株异常高大的“太空百合”等许多植物展品,公众首次近距离接触到了太空植物。这些让人惊叹的植物,它们的“先辈”全都远赴太空遨游过。那么,这些上过天的植物在太空中究竟遇到了什么?这样的食物是否安全……种种疑问随着人们对于太空植物的认识也被提出来了。

       陕西科技出版社的编辑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及时将太空育种选题提上会议日程,并进行了细致的探讨。鉴于世园会上人们对太空植物产生的浓厚兴趣,《航天育种简史》的责任编辑赵文欣和策划编辑李栋在调研了全国图书市场后发现,关于航天育种类的科普图书几乎为空白,这一现象促使他们萌生了将航天育种科普知识介绍给大众的想法,希望通过科普图书的形式来解答人们心中的疑惑。

       在选题调研的过程中,赵文欣和李栋了解到世园会上的太空植物大多是西安航天基地培育出来的,于是找到了该书的第一作者郭锐——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员、杨凌现代植物培育引种示范园课题组组长、西安航天基地航天育种科技产业示范园技术总监。郭锐教授长期从事航天育种工作,有着丰富的航天育种科技经验,曾参与了许多航天育种方面的大型项目,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由他来担任这部书的第一作者是再合适不过了!”李栋感叹道,“之前我们与郭教授打过交道,他一直有用通俗科普的方法将自己的所学、所知与读者分享的愿望。因此,我们一拍即合,很快就进入了创作阶段。”

       郭锐还带上自己的搭档李军一起参与图书的编写工作,他们作为航天育种专家,多年以来一直奋斗在科研一线,繁重的科研任务、高强度的新技术、新理论学习几乎充实了二人的全部生活空间。但科学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他们早已萌生了将航天育种知识分享给读者的愿望,这一次与科技社的相遇,让他们的期望终于可以化为现实。他们宁愿自己累一点、苦一点,也要将自己的所学、所知与读者共同分享、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向我们展示出了中国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也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了什么是“航天精神”。


汇聚编辑与作者的智慧

       赵文欣作为这部书的责任编辑,在承接这个任务之初心中曾有两个期待,“第一,也是重中之重,就是这部书一定要通俗易懂。由于太空育种属于科学研究范畴,因此我们当时生怕图书出来之后内容晦涩难读,失去科普的意义,因为这部书以后所要面对的目标读者是下至儿童上至老人的广泛群体。在这些人中,很多人不了解航天育种的相关知识,并且还有相当一批人文化水平不高,要让他们对航天育种和太空种子、太空植物的基本概念、来龙去脉、潜在价值、重大意义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就必须把高深晦涩的知识、理论、技术、原理等,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尽最大努力让广大民众理解、掌握和运用航天育种的知识”赵文欣说道。为了达成心愿,大到图书风格与内容提纲,小到文字斟酌与版面设计,她都亲力亲为,煞费苦心。在回忆当时那段经历时,她感叹道:“万事开头难,基调对了,之后的一切都不会偏。”

       从2015年开始,郭教授与第二作者李军老师开始着手进行搜集整理工作,手头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创作之初,赵文欣与两位作者先就资料的取舍问题进行了频繁沟通。由于这部书的定位是科普图书,结合现在人们的阅读习惯,赵文欣提出将作品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书需要配有精美的插图作为相关篇章文字内容的拓展。之后,又从出版的角度对图片的质量要求、资料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提出了意见。为使图书达到理想效果,赵文欣还曾多次与作者就稿件的内容、写作风格及读者定位等问题进行座谈。

      《航天育种简史》一书由于涉及到的知识面广,包括宇宙起源及物质出现、恒星演变及超新星爆发、宇宙高能射线来历、太阳系和地球演化、生物进化及物种爆发、生物基因常识、核聚变核裂变及核衰变原理、太空种子地面选育等内容,如何组织如此庞杂的知识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既不能只就育种讲育种,也不能只就航天讲航天,而应该将这些问题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做到既全面又不晦涩。在与两位作者进行了反复沟通后,赵文欣和李栋细细梳理思路,最终将书稿的大纲确定了下来。

       霍金曾说过,“一本书中多一个数学公式就会减少一半读者”。科普图书是针对广大非专业读者的,所以在组稿阶段,编辑就与作者在图书的风格方面达成了共识:在内容上,力求通俗易懂,要将高深的理论知识让大众理解并接受,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效果,也要尽量讲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避开高深的原理和公式。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容纳更多的相关知识,也为了吸引更多类型的普通读者,书稿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从探讨航天育种的内在机理开始,沿着航天育种这条主线,一步步展开宇宙、恒星、星系、生命、人类、农业、航天、育种等很多个‘简史’,同时又不能脱离航天育种这个总的范畴;在语言叙述风格上,力求幽默而不呆板,就像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一样。


精雕细琢的“快工出细活”

     《航天育种简史》的创作过程就如同这部书里所写到的每一粒种子一样,一粒种子必须要经过科研人员千百次筛选后,才能最终培育出优良品种,这部书也是同样如此。

    赵文欣他们不辞辛苦地精雕细琢,除了编辑职责所在,也是为了实现她的第二个心愿,“我们计划这部书于2016年12月前出版,将其作为我国航天60周年和航天育种即将30周年的一个总结和纪念。这样一来对郭教授造成一个难度极大的挑战,他要在完成自己科研任务的同时兼顾图书的创作,这确确实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快工也能出细活”,李栋用这7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后期编辑工作。“这部书的初稿交给我们的时候已经是2016年9月份,我们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一般下半年截稿的书我们都要放在第二年再出版,因为这样有利于图书保鲜。但是对于这部书,为了能使书赶在‘纪念中国航天事业60周年’前后出版发行,我们可以说是‘穷追猛赶’,从初稿到终稿大改至少6次,小改、校对就更不用说了,我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了。那时熬夜加班都是家常便饭,有时我们和作者单就讨论图书排版问题一商量就是到半夜,现在回想起真是难忘啊!”李栋说。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句话用在赵文欣和李栋的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一本图书得以成功出版,仅靠作者是不足够的,编辑对体例的琢磨与行文的拿捏也非常关键的。本书作者郭锐教授在评价编辑赵文欣时,这样说道:“我这是第一次写科普图书,也算是处女秀,在文章体例等方面还不是很熟练。如果没有赵老师后期认真细致地对稿件进行反复加工,《航天育种简史》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出色的成绩。”

      赵文欣与李栋在作品体例的编排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费尽了心思。当时作者交来的初稿是长篇大论式的,每章只有一个一级标题,没有引言部分。为了便于读者对于该章的内容快速了解,他们给作者提出了增加每章引言,并将该章的主旨总结出来的建议,用5号楷体放在章名下方。同时由于每章篇幅过长,建议章下设小标题,将相关段落的主题总结出来,便于读者直观了解接下来的内容。这样一来这部书的逻辑层次就更加分明,阅读体验也有所提升。

       当我们聊到整本书的语言风格时,赵文欣站起来,从柜子里拿出了满是红笔圈画的初稿递给我们看,并说道:“对于很多人来说,科普作品写的不好,就会让很多人有看天书的感觉,除了在格式体例上作调整,我们在遣词造句上也下了很大功夫。”作者为了能使更多读者明白其所讲之意,在文章中的一些表达出现了过于口语化的情况,影响到了图书的科学严谨性。因此,赵文欣和李栋与作者进行了沟通,希望在尽量表现作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将表述过于口语化的词句进行修改。

       在与两位编辑谈话间,有一个细节让我对他们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感慨良多。2016年10月19日,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对接,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他们自然不能放过,虽然此时这本书进行到了最后排版阶段,但是为了图书的时效性和完整性,他们哪怕再多加会班,也毅然决然地要将这一内容加进去。这种认真负责的“工匠精神”着实让人钦佩,值得我们学习。


推开航天时代的窗棂

       这部书自打上市以来社会反响颇佳。自2016年11月发售至今,前后加印两次共售1.8万余册,一举打破了科普图书市场一直萎靡不振的窘境。除了连续摘得各项大奖头名之外,各界人士对其的高度评价也是纷至沓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陈善广将军,在谈到《航天育种简史》时这样说道:“这部《航天育种简史》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探索。我相信,每一位翻开这部书的读者,都会像我一样,立即感到并不是翻开了一本书,而是推开了一扇窗。我真诚地希望,这部《航天育种简史》能够对航天育种产业的进一步扩大影响产生良好的效果,进而对提升民众科学素养整体水平,引导和激励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加关注中国航天和航天育种事业,树立热爱科学的基本意识、强化投身科学的强烈愿望,发挥更好的作用。”

       中国农业学会农业科技园区分会秘书长冀献民在他为《航天育种简史》作序中高度评价到:“如果我们所有的现代农业人才,尤其是与现代育种生产有关的人才,在从业之前或之初,就能读到这样的作品,一定会开阔眼界、启发思维,同时也因为不但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所以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也就必然会更加充满信心,充满自豪。”

    《航天育种简史》也同样获得了读者们的一致高度赞许。当当网上购买者“蓝精灵”评论:买这本书是看到了是央视评的“2016中国好书”,书很精美,插图也很漂亮,将整个宇宙起源、物质出现、人类发展、农业历史及航天育种、航天知识等都讲了。书中文字也很通俗风趣,的确是一本难得的科普佳作,而且在我买了之后第二天一大早就收到了。读后深觉不负所望,不愧是荣获了“2016中国好书奖”,配图清楚,纸质也好。虽然我是学生物学的,但是航天育种对我来讲一直是个神秘的领域,在当当上看到这本书后毫不犹豫的就买了。读了几章,对航天育种的一些知识也有了认识,书中丰富的知识,精美的图片吸引着我,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科普作品。

      《航天育种简史》从开始创作到上市发售并收获大奖,用时仅一年,如此高效的工作让人为之惊叹。除了李栋、赵文欣二位编辑尽职尽责,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做支撑外,他们的超高专业素养也值得我们出版人学习。

      在航天育种方面,赵文欣与李栋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门外汉,但处处留心皆学问,多年来他们养成了细心观察和严密思考的习惯。他们不放过每一次接触新事物的机会,不厌其烦地进行大量的走访调研,这些素质综合起来让他们很轻松地就可以发现“航天育种”这个既新颖又有现实意义的好选题。

       图书内容是一部书的灵魂,二位编辑将与作者进行图书内容的反复探讨研究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就拿《航天育种简史》来说,若是只就“史”来谋篇布局,那么图书就缺少了科普书所应具备的包罗万象的特质,故事性与趣味性就更谈不上了。因此,赵文欣与李栋对图书内容该写什么,如何写有着严格的把关。

      人常说“文章七分靠写,三分靠修”,一部图书的完成“写”与“编”密不可分。赵文欣特别注重编排工作,在她看来文字编排不可小觑,它可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字体大小的设定、段落位置的排列、标题的精心设计等等都在无形的传达着一定的含义或意图。因此,对待编排工作,她始终坚守着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哪怕是在一个逗号的使用上她都要细细揣摩、认真思考是否恰当合理。正是以这种心细如发的态度对待文章的每一篇,每一段,每一行,每一个字,赵文欣与李栋走向了成功,并为我们生动阐释了“细节决定成败”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几天的采访中,出版人朴实平淡的言谈中透露出的敢于创新、不惧挑战、坚韧不拔、恪尽职守的高尚品格,始终让我们难以忘怀。面对艰难险阻,他们以浓浓的出版情怀砥砺前行。

       正如编辑李栋所说:“做书和做其他事情一样,如果抱着一种功利心去做一件事,其结果往往可能还不如抱着平常心去做的好。”


作品介绍:

     《航天育种简史》是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大众科普读物。本书的作者郭锐、李军是长期从事航天育种的专家,有着丰富的航天育种科技经验,已经参与了许多航天育种方面的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书讲述了航天育种科技知识,涵盖了 宇宙起源及物质出现、恒星演变及 超新星爆发、宇宙高能射线来历、 太阳系和地球演化、生物进化及物种爆发、生物基因常识、 核聚变、 核裂变及 核衰变原理、太空种子地面选育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翔实准确的信息、丰富多彩的插图,全面介绍了航天育种科技的科学基础、发展渊源、当前成就、重大意义、未来前景及我国在航天育种事业上的贡献和地位。



编辑:李小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