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家38亿TVB女掌门、与丈夫相恋45年,63岁才结婚!随邵逸夫留下3万座逸夫楼!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11-30

爱奇旅,发现生活之美

你的人生里

有没有一座逸夫楼?

对有的人来说从小学到大学

都有一座逸夫楼...


20年,4888个校舍

邵逸夫这位百岁老人

让遍布全国的逸夫楼

成为许多人的集体记忆


他说:

“国家振兴靠人才,

人才培养靠教育,

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邵逸夫留下的“逸夫楼”和慈善精神,是不朽的珍贵财富。


他说:

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当应用回民众。


有人说:人这辈子一共会死三次。

第一次是你的身体的死亡

那么从生物的角度来说,你死了

第二次是在葬礼上,认识你的人都来祭奠

那么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死了

第三次是在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后

那你就真的死了


而邵逸夫应该是死了

但一直活着的人吧


而他身后

还有一个在他离世3年后随她而去的女人


她叫方逸华

30万逸夫楼背后的“女主人”

邵逸夫得力的军师,半生的知己,最终的伴侣

上周因病辞世,她的离去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就连成龙都忍不住发微博悼念

 


 

她是60年代最美丽的影子

是TVB这个庞大的影视帝国的掌舵人

打造长达40年的TVB黄金年代

一手监制打造了周星驰的四大经典名作

 


1



与君初识,却相见恨晚

 

她原名李梦兰

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没落家庭

母亲30年代旧上海的“舞国红星”

也许遗传了母亲的才华

她从小练就一副甜美动人的歌喉

十几岁时,就长成了一个娇艳如花的大美女

于是她奔赴南洋,开始闯荡人生 

 

在舞台上,她总身穿一身大花旗袍

眉毛弯弯,带着上海女子的风韵和灵气

一曲《花月佳期》,吸引了台下邵逸夫的目光

他让侍者送去一捧鲜花,她亲自致谢,落落大方


在交谈中,两人发现竟是“他乡遇故知”

他们互相讲着儿时的趣事,在南洋的所见所闻

或许是相同的一些经历,两人聊得很默契

不知不觉间便成了彼此的知己

 

熟了以后,他们经常一起去酒楼

促膝谈心,无所不谈

从一开始,他礼貌地叫她“方小姐”

她则恭敬地称他“邵老师”

没想到,这个称呼

两人竟然叫了一辈子

 

一个当红歌星,一个有妻室的成功男士

按照现在的套路,要么成为情人

大红大紫后一别两宽

要么取代原配,嫁入豪门

可这些,对她来说都不是想要的

最好的爱情,其实是爱自己

人必先自爱,而后人爱之

所以,她不争不抢

只做他的知己,和后来的工作伙伴

 

1957年,50岁的邵逸夫回到香港

创办“邵氏兄弟”电影公司

随后,他向她发出邀请,帮忙打点公司

那时的香港百废待兴,到处充斥着凌乱的气息

她却愿意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

不顾身边人的劝阻,换下华服,卸下浓妆

宣布退出歌坛,追随知己而去

 


2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经营好自己,

给对方一个优质的爱人

 

进入邵氏工作,要站稳脚跟一点都不简单

一开始,她选择从最基层最辛苦的采购部做起

每天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

多年后,有人问邵逸夫

方逸华最让他感动的是什么?

他说:“她第一天去公司上班,

比别的职员早了一个小时。

我去办公室时,

她已经在替我的秘书打扫房间。” 

 

一年之后,她主动申请去外联部

然后做遍公司的每个部分,熟悉各种运作

攒足了经验和能力后,才进入高层

当上领导后,事必躬亲,雷厉风行的她

成为“治理铁腕”,让员工们“闻风丧胆” 


邵老勤力,节省,她就比他更勤力,更节省

邵老只是不准制片去外面买包子

她狠到任何电影报上去她都砍掉一半

为了不让底下人揩油,她会亲自看电影数人头

以确定是否慌报临记数

邵先生不愿出面的事不愿得罪的人

全部由她出面搞定

她不再只是邵老的红颜知己

更是一名心腹干将 

 

多年的历练更是让她目光如炬

她为他力荐的李翰祥大导演

以《江山美人》拿下当年香港票房最高纪录

邵氏公司从此进入黄金时代

拍摄影片达1000余部,旗下电影院达200家,每天观众大约100万人

在全盛时期,邵氏员工超过1300人

被外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

 

也是在她的建议下,邵老花了一大笔钱

和别人联手创办了TVB

并在陆续收购了TVB大部分股份后

邵老成了最大的股东

那个年代,因为TVB有了

 “香港小姐”、《劲歌金曲》、无数经典剧集

可以说,没有TVB,就没有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

在香港影视界,邵逸夫的“教主”地位毋庸置疑

而这一切,都有方逸华的功劳

 


3



人生最大的智慧,

是功成名就之后仍不为金钱地位迷失本心

 

方小姐节俭的美德早已闻名各方

即便她身家早已过亿,名利双全

早前郑中基在节目上说

自己最崇拜的人就是方逸华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节俭

 

郑中基说,有次拍动作片

要预约钢丝组拍轻功的画面

拍完后让方逸华付钱

但她表示不能付钱,因为在电影里面

看不到“钢丝”!

从此以后,他每次都要拍一个

露出钢丝的镜头让方小姐看

而她也真是按照每一条钢丝给制作方算钱

 

资深电影人萧若元也透露了一些趣事

他说自己赚到钱后,出去吃饭一般不会再看账单

但方小姐不同,每次和她出去吃饭

临走前她会检查账单至少15分钟

她说,很多餐厅以为她有钱

就会有欺骗行为

曾经吃一碟兰州炒饭

竟然有餐厅收了她200港元


方小姐跟公司员工一起出去旅游

往往都会吩咐大家不要开酒店的冰箱

因为里面的东西非常贵

宁愿让助手从外面买回酒店吃

 

虽然她生活节俭,用钱有度

但当朋友经济有难时,却一点也不吝啬

甚至会很大方

刘家昌曾经向她借了3000万港元

方小姐二话不说,甚至利息都不算就伸出援手

直到后来,刘家昌准备还钱时

她更是叫他不用还

 

人们总说,朋友这种关系

最美在于锦上添花,最可贵在于雪中送炭

见多了名利双收后嫌贫势利的嘴脸

看到方小姐对朋友始终如一的信任与关怀

对生活一丝不苟的态度

突然便明白了她能成就不凡人生的原因

 


4



有一种婚姻,叫

我不愿去乞求,但你最终愿意给

 

1987年邵老的妻子病逝

这个和邵老维系了半个多世纪的糟糠之妻走了

一路走来,他从一个闯荡南洋的无名小卒

成长为华语圈的娱乐大亨

有多少年轻貌美的女子,围绕在邵逸夫身边

又有多少女人,想要成为这个传奇男人的新宠

但邵逸夫和妻子的婚姻

一直不曾动摇

 

很多人为方逸华叹惜,如今有了“正名”的机会

可当记者问邵老,什么时候和方小姐结婚时

他脱口而出:“没打算。”

而她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时,也很冷静

留下一句:“没想过。”

一个没打算,一个没想过

这么一等,就是10年

 

十年后,这一年香港顺利回归

他们经过半个世纪的守候,终于修成正果

最美的风景就是

已经90岁高龄的他牵着63岁的她

两人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

 


对于这场婚礼,香港著名评论人查小欣这样说:

“方逸华需要的并不是庇护,而是尊重和认同,

她追求的不过是在高大橡树旁边长成挺立的木棉。

她对他倾慕、感激、钦佩,而不是依赖、乞宠,

一个真正高尚的男人,最终会给她名分。”

 

邵老自己也承认:

“我同方小姐做了多年朋友,

又一起工作了45年。

结婚不单给她正式的名分,

也确定了方小姐日后的幸福。”

 


5



夫妻戎马一生

却不忘传爱积善,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种胸怀在邵氏夫妇身上显露无疑

在古今中外的捐资助学史上

邵老当之无愧可称为第一人

  

从1985年起,平均每年都会拿出1亿多元的善款

用来支持内陆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截止至2008年

邵逸夫捐助内陆事业的资金已经远远超过32亿元

受惠学校及教育项目近五千所

几乎遍布全国的31个省、市及自治区

 


而由他捐助建立的“逸夫楼”

通过在线地图搜索逸夫楼

得出的结果近3万座,密密麻麻几乎遍布中国

2014年邵老离世后

身家遗产超过200亿港元

其中在港近100亿元资产估计由家族信托基金持有

继续秉承邵老投身慈善的意志


邵老终身打拼事业,仍不忘行善

妻子方逸华也夫唱妇随

2010年,捐赠一亿元资助香港城市大学发展

2013年,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港币

在听到有孩子跌进热油锅,急需帮助时

她马上拜托人将10万送到这个家庭中

 

方小姐本人身家也逾38亿港元

据报道称

她一早已作好遗产安排

效仿邵老成立个人慈善基金会

由妹妹管理

继续回馈社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