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地赶一个半中国大,被多国瓜分,两大国迟到却说:重新洗牌!

 gudian386 2017-11-30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在这之外,世界历史上人类还在忙一件事,那就是抢地盘。先是冷兵器,后是硝烟弥漫,伴随着一场场战争,世界上能占的地盘也都被划分的差不多了,似乎再也没有多余的地儿可占了。到了20世纪初,一些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南极大陆,为了争夺这里,各国也是使劲了浑身解数,有的鼓励本国妇女去那里生孩子,一生出来就打上“南极土著居民”的标签,也有的国家大打出手,好不热闹。

南极大陆作为世界上的第6块大陆,总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赶一个半中国大。南极能进入世界的视野,还得感谢那些探险家们,当初的探险竞赛颇具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但当各国获悉南极蕴含着天文数字的资源时,就不淡定了,这种竞赛开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1908年,英国首先提出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国王接见了南极探险家沙克尔顿,送给他一面英国国旗,并要求他将这面旗子插在南极。在这一年的圣诞节沙克尔顿将这面国旗插在了南极,来宣示国家主权。

接着法国、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新西兰、挪威等国也闻讯赶来,经过一番哄抢,这七个国家“瓜分”了南极大陆的83%。其中,英国有块地盘与智利、阿根廷的重叠,谁也不甘示弱,这就麻烦了。1948年,英国和阿根廷都出动了海军互怼,相互破坏对方的主权标志物,上演了一场“标志物破袭战”,这也就是南极史上著名的霍普湾事件。

很快美国和苏联发声了,这次倒是出奇的一致,宣布:你们的划分我们不承认!美国认为如果是按先发现先得到的原则,那南极的80%都是他们的,因为他们考察、测绘过的南极土地是最多的。苏联更直接,表示没有它的参与,有关南极版图的任何解决它都不承认。

各种矛盾难以调和怎么办?尤其是霍普湾事件的发生,让人们意识到,稍不克制在南极就会上演一场争夺大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1959年12月,美苏召集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宣布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

虽然没有了主权一说,但有些国家还是不甘心,积极圈地,比如智利、阿根廷等国在南极建邮局、银行、学校不说,还鼓励国内的妇女去生孩子,一生下来立马被宣布是“南极土著居民”。为了抑制这种圈地行为,1988年各协约国再次提出,以后各国在南极占有的资源多少由其对南极科考的贡献程度来决定,于是大家不圈地了,改为科考竞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