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盆景技艺:教你生桩盆景如何越冬

 文心雕龙方 2017-11-30



秋后气温变凉,天寒地冻,对植物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考验,特别是露天越冬的盆内新植树桩,严冬的考验甚于酷暑。

盆内栽植的树桩,水分管理多依赖人工,水分过多时,盆内排水不如地下,不能向四面扩散,水分不足时不能从地下得到。处于冬季休眠期的树桩,水分蒸发缓慢,新桩根少、叶少,正常的蒸腾作用减弱,不注意水分管理,加上严寒的冻害,伤害作用极大,有实践的爱好者会有这个体会,冬季管理难于夏季管理。

冬季生桩防冻与防水应结合起来,干冻与湿冻都易造成伤害。南方将盆放置于阳光强、通风好的地方,以利水分蒸发,定期松土,增加根系的透气性。连阴雨时,注意盆底排水孔的畅通,更应注意防止盆土过湿闭气。楼顶低洼的地方,也易造成冬季伤害。肉质根的树种,如山茶、罗汉松、银杏、梅花等,更应注意防止过湿受冻而烂根。有条件者,可将盆移于避雨处,雨后移出,严寒时入室放置更好。生桩越冬期间最好不要用肥料。

冬季管理切不要掉以轻心,以为树桩处于休眠,万事大吉而放松管理,铸成错误时会延缓生长与成型时间,甚至死亡,十分可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