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玛丽亚.特蕾西亚-哈布斯堡王朝的传奇领袖!一个比武则天还强的女皇!

 天竺人 2017-11-30


她把女儿嫁到了欧洲的四面八方,因此得到“欧洲的岳母”这样的称呼。玛丽亚·特蕾西亚著名格言是:“宁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辉煌的战争!”和“让别国人都去打仗,我们结婚吧!

 

她的小女儿玛丽娅安托尼亚嫁给了法国的路易十六国王,不幸惨死在了断头台下,也使得奥地利后来成为拿破仑时期反法同盟的领导者。


 

在近代欧洲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王当推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维多利亚女王,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以及哈布斯堡王朝的玛丽亚·特蕾西亚。前三位女王可谓世人皆知,唯有玛丽亚‘特蕾西亚的传奇经历还少有人知晓。


玛利亚特蕾西亚雕像


维也纳的胡浮堡皇宫英雄广场出口对面,有一个巨大的皇家女性雕像,她就是欧洲的岳母-玛利亚特蕾西亚女皇。特蕾莎广场和自然科学、艺术史两个博物馆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宏大的建筑群,从任何一侧都能体验到广场的壮观。广场景观最美的时辰应该是清晨或傍晚阳光斜射在宫殿般建筑的平面上的时候。特蕾莎坐像及各位大臣的骑马像也极可一观。

 

遗憾的是我经常听见游客问,导游啊,这女的是谁呀?很多人回答她就是奥地利历史上的一个女皇帝,更多的介绍就没有了,这样的介绍我听见过很多次,真的很遗憾!!!


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有6个儿子10个女儿的母亲!


虽然生前并没有得到过“女皇”的称号,但已被奥地利人视为是真正的女皇和国母。


她是古老的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又是奥地利洛林-哈布斯堡王朝的开创者,“开明专制”的表率,反普同盟的缔造者,用尽一生来尽心竭力地维护一个古老的摇摇欲坠的多民族封建帝国,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位伟大女性了。围绕女王发生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让女王和奥地利空费心血,也终归没能摁住腓特烈大帝带领普鲁士崛起


特蕾西亚(1717~1780)1740~1780在位,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君主查理六世的长女。查理六世一共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好在皇帝早在1713年颁布了“国本诏书”,规定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长女或长女的后裔有权继承王位。

查理六世在1740年逝世,年方23岁的特蕾西亚就成了哈布斯王朝的女君主。她在1736年即与比她年长9岁的弗兰茨·斯特凡·冯·洛林公爵结婚,后者成了哈布斯堡家族的上门女婿。


16岁时的玛利亚特雷莎


婚后一年,她的大女儿降生,到l756年为止,她已是16个孩子的母--亲——6个儿子、10个女儿(其中6个孩子在儿童或青年时期便去世,只有4个儿子成年),哈布斯堡王朝自此没有了男系绝嗣之虞。


她的父亲若在地下有知,当会欣喜异常。


查理六世可说一登上皇位就始终笼罩在没有男性接班人的阴影之中:特蕾西亚有个哥哥——生下不久就夭折了。之后,皇后一连为他生下3个女儿,皇帝也遭受了三次大的失望。但不到最后时刻,皇帝始终摆脱不了患得患失的心态——既要未雨绸缪为长女争得继承的权利,更盼望皇后能生个儿子。故而他的“国本诏书”在很长时间被束之高阁,只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方拿出来为执行作准备。



放在当时的语境下,查理六世的“国本诏书”可说是一种“自说白话”——本来,哈布斯堡家族的宗室继承法早就明文规定,女性无王位继承权。而查理六世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就是因为他的兄长约瑟夫一世(1705—1711在位)只有两个女儿。既然他的女儿可以当君主,为什么传位于他的兄长的女儿反倒不能当呢?

 

这就是之后爆发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的另一方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因为约瑟夫一世和查理六世兄弟俩都没有儿子,授人以口实,成了这次王位继承战的导火索。

而在40年前发生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也是因为西班牙国王、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二世死后无嗣而展开的一场王位争夺战。结局是哈布斯堡家族在西班牙的统治寿终正寝,波旁王朝在西班牙200余年统治的开始。

 

登上王位即面临战争的特蕾西亚有怎样的命运呢?


惊心动魄的王位继承战


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结成反奥联盟的有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法国和西班牙;站在奥地利一边的有英国、荷兰和俄国。前面提到的特蕾西亚的两个堂姐分别嫁给了巴伐利亚和萨克森后来的选帝侯,而在30年战争中成为死敌的奥地利和法国,他们的王室倒是世代通婚,有着极为复杂、盘根错节的亲缘血统关系。


叫得最凶、下手最狠的,却是本与此毫无瓜葛的普鲁士霍亨索伦家族。有意思的是,与特蕾西亚在1740年同一年登上王位的普鲁士弗里德里希二世(后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大王),在以后40年执政期间,两人成了欧洲土地上最大的死对头。在特蕾西亚未出阁前,维也纳王室还曾一度颇为认真地考虑过特蕾西亚与弗里德里希(比前者大5岁)的结合——倘若两个王族真在如此之高的层次上结为秦晋之好,历史又该如何写呢?



特蕾西亚的青少年时期在宫里过着平静的日子。虽受到良好的教育,却从未作为未来的统治者加以培养。她的教育集中在宗教、语言和音乐等课程上。平时,她说带维也纳口音的德语,会说拉丁语、意大利语和法语。当然,她一下子登上如此庞大帝国的王位,是既没有准备更没有经验的。


多少年来厉兵秣马、虎视眈眈的普鲁士瞅准了时机,在1740年12月,出兵奥地利的西里西亚,打出的旗号是“主持公道”——为巴伐利亚鸣不平,主张它的选帝侯应该当奥地利的君主。私下却在秘密谈判中提出,只要奥地利同意放弃西里西亚,作为交换条件,普鲁士不但承认特蕾西亚当君主的合法地位,而且在日后选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过程中,保证投奥地利的票。


特蕾西亚没有轻易就范。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在奥地利危急之时,特蕾西亚表现出的临危不惧远远超出她的父亲,在奥地利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在战略决策上进退自如,布置得宣:她选定巴伐利亚为重点打击对象,与萨克森迅速签订了没有给予让步的和约,对法国则虚与委蛇。由于确实打不过普鲁士,女王并没有继续坚持,而是同意普鲁士以取得西里西亚地区为条件退出战争。(以后,在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中,特蕾西亚曾力图收复西里西亚,但没有成功。)


在国际上,特蕾西亚则加强与友邦英国和俄国的联系和结盟。在国内,女王对各等级提出的要求作大幅度的让步,因而获得了匈牙利人的鼎力支持。1748年10月18日,亚琛和约签订,结束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女王保住了王位,奥地利维持住了在欧洲的强国地位。当然,自此之后,普鲁士也跻身于欧洲五强(英、法、俄、奥、普)之列。在欧洲大陆这一历史舞台上,自16世纪以来,经常呈现的是法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矛盾、争斗;而自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后,则常常转为演出德意志帝国内两个最大的邦国——奥地利与普鲁士之间的“自相残杀”。

 

特蕾西亚的改革

受战争暴露出众多问题的刺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特蕾西亚女王对她父亲留下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国家管理体制改革:如废除中世纪留下来的社会机构,建立中央枢密院直接对女王提出建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建立司法部、行政部和财政部等;军事改革:建立总参谋部,建立军事学院、实行新的征兵制度;财税改革:取消贵族和教会不纳税的特权;经济改革:推行重商主义工商政策,增强国家引导国民经济的能力,限制贵族对农民的剥削、改善农民处境(如减少农民劳役地租和代役租的数额);教育改革:实行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全民6年制义务教育);司法改革:制定新的民法和刑法,废除刑讯;最后,则是减少、限制教会在社会上的影响(如禁止耶稣会的活动、打破教会控制学校的传统等)。通过改革,哈布斯堡王朝的国力大大增强。



成为哈布斯堡一洛林家族的老祖宗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蕾西亚从刚坐上王位的小女子成长为哈布斯堡一洛林家族的老祖宗。哈布斯堡王朝以奥地利为核心区域,执政共645年(1273—1918),从1406年到1806年,除了中间很少几年外,奥地利的君主均担任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而从1740年到1918年,王朝约四分之一的时间由特蕾西亚及其后裔统治,历史上称为哈布斯堡一洛林家族统治时期。


儿时的特蕾西亚居住在深宫后院,很少有机会碰到年龄相当、地位相称的年轻男子。由于没有儿子,她的父亲很早就把洛林公爵的儿子收在宫里,当干儿子来养。特蕾西亚很早就认准了他就是自己的如意郎君。于是发生了前面提到的1736年他们结婚的一幕。


她的父亲查里六世除了是奥地利的君主外,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伐利亚趁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机,抢走了“皇帝”的头衔,这就是在历史上当了短短3年皇帝的查理七世(1742—1745,巴伐利亚维特斯巴赫家族)。1745年,特蕾西亚又设法把“皇帝”的头衔夺了回来,让自己的夫君当皇帝,史称弗兰茨一世(1745—1765)。


特蕾西亚的正式头衔就成了“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后、奥地利女大公”。父亲的头衔由夫妻俩分而任之,开始了“妇唱夫随”的统治。弗兰茨一世逝世后,他们的大儿子当上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约瑟夫二世,1765—1790在位)。这是特蕾西亚生平最为得意的一件事情。
特蕾西亚众多的子女则成了她精心策划政治联姻的雄厚资源。她把女儿嫁到了欧洲的四面八方,因此得到“欧洲的岳母”这样的称呼。一个大臣对她的做法作了如下的概括:“仗让别人去打,我们喜欢做和亲的事情。”


虽说她的丈夫当上了皇帝,但毕竟是外来户,娘家的天下娘家的事,最后还得由她一个人打理。再说她是一个满怀责任意识、事必躬亲的女强人。年轻时,除了子女的教育,在许多方面她也亲力亲为。她曾用写信的形式教训她的女儿“清晨醒来要马上起床,并屈膝做晨祷。”为了合理支配时间,她的一个名叫塔罗卡的顾问曾为她制定了一天的时间安排表供她参考,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女王工作、生活的节律——早晨8时起床,用一个半小时梳洗打扮、晨祷、吃早餐、与孩子简单交流。9点半至12点半是在办公桌前、会议室和接见大厅中度过的。中午有三个半小时用于吃中饭,去向母亲请安和休息放松的时间。从下午4点到晚上8点半又是工作:阅读文件、报告,听大臣们的汇报、谈论局势、研究工作。在这之后,她才会把工作完全抛在一边,打打牌、跳跳舞或听听音乐——当然这些娱乐也要保持在适度、节制的范围内。


1748年起,特蕾西亚喜欢经常住在美泉宫。她中年发胖,到老年连走路都有点困难,故在美泉宫特地为她建造了机械的升降机——这当属世界上最早投入使用的“电”梯。1765年,她的丈夫去世。直到特蕾西亚本人在1780年逝世,她穿了整整15年的丧服。她还下令把她的办公用纸都印上黑框。


“欧洲岳母”的后世传人


特蕾西亚之后,哈布斯堡王朝又经历了她的6个子孙当皇帝的统治时期。限于篇幅,这里只能列举几个特蕾西亚的后人。


第一个要说的是特蕾西亚最小的女儿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1793):1770年14岁时,在母亲的运作下,她与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结婚,1774年成为法国皇后。在法国大革命中,继她的夫君路易十六之后,她也在1793年10月16日被推上了断头台。


第二个要讲的是玛丽·路伊丝(1791—1847):拿破仑一世的皇后。她是特蕾西亚的孙子弗兰茨二世/一世(他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称“弗兰茨二世”。1804年起奥地利帝国皇帝改称“弗兰茨一世”)的长女。路伊丝是特蕾西亚的重孙女。故1810年春,拿破仑与路伊丝结婚后,拿破仑就成了特蕾西亚的重孙女婿。这场婚姻是百分之百的政治大交易——在拿破仑的强大军事压力下,路伊丝的父亲希望以此改善与法国的关系,维持王朝的生存;而当了皇帝的拿破仑也希望与欧洲最古老的正统王朝联姻,以改善自己暴发户的形象。而路伊丝则抱定牺牲自己,成全哈布斯堡家族的想法前往巴黎。第二年,路伊丝为拿破仑生了个儿子,这是拿破仑唯一的婚生儿子。拿破仑兵败后,被流放到海岛上,而路伊丝则带着儿子跑回了娘家。


1814年5月21日,母子俩抵达王室供他们居住的美泉宫——大小姐回来啦!由于父皇在维也纳会议上的竭力主张,路伊丝在意大利北部得到一块领地——帕尔玛。路伊丝把儿子丢在娘家,跑到意大利的领地,寻求自己的幸福去了。后来,路伊丝又结了两次婚。


至于拿破仑与路伊丝的儿子——赖希施塔特公爵,则一直住在美泉宫。可惜,他在21岁上因肺痨病在那里去世。联想到法国以后政坛的情况: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一拿破仑弟弟的一个儿子,凭借拿破仑的名望,在1848年12月当选为第二共和国的总统,以后又当上了皇帝(拿破仑三世)。如果货真价实的拿破仑的儿子回到巴黎,将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第三个要讲的当然是“茜茜公主”。中国观众最熟悉的当然是德国著名女演员罗密·施奈德当主角,摄于1957年的那部《茜茜公主》。在历史上,茜茜公主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皇后,大名:伊丽莎白·冯·巴伐利亚(1837—1898)。


她的丈夫虽然在位68年,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奥地利皇帝,但相当平庸且保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形势与欧洲军事力量的估计严重失误。他们于1854年结婚,育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唯一的儿子鲁道夫(1858—1889)当然是皇储,但偏偏在1889年自杀身亡:1889年1月30日晨,在维也纳郊区皇太子的狩猎宫,发现皇太子鲁道夫和他17岁的小情人玛丽·韦蔡拉双双饮弹自尽。


在这之后,一波三折。算起来这位皇帝总共有过4个皇储:


第一个皇储他的儿子鲁道夫自杀而亡;

第二个皇储他的兄弟卡尔·路德维希于1896年在他之前离开了人世;同年,他兄弟的大儿子、他的大侄子弗朗茨·斐迪南被立为皇储——后者于1914年6月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战也由此爆发);


最后一个皇储是弗朗茨·斐迪南的侄子,对于老皇帝来说,则是他的侄孙——他侄子的侄子。在老皇帝1916年逝世后,第4个皇位继承人终于当了两年奥地利的皇帝,史称卡尔一世。1918年,卡尔一世被推翻后住在葡萄牙,死于1922年。他的妻子——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个皇后则一直活到1989年。


话题再回到茜茜公主——伊丽莎白皇后1898年在日内瓦被一个意大利的无政府主义者刺死。她的儿子鲁道夫与夫人施特法尼生有一个与她同名,也叫伊丽莎白的孙女。这个孙女后来倾向革命,与自己的贵族丈夫温迪施一格雷茨侯爵离婚,嫁给了社会民主党人阿道夫·佩茨内克。在奥地利,人们称茜茜公主的这个孙女为“红色女公爵”。


皇室墓园的启示


位于维也纳市中心的哈布斯堡家族皇室墓园,创建于16l 8年,一直到1989年,共埋葬了哈布斯堡家族重要成员共144人。说“埋葬”,用词有点不够准确:在墓园有若干个墓室,每个墓室都放着若干个密封的金属棺椁,所谓墓室就是一个个大厅。在玛丽亚-特蕾西亚墓室内,居中平排紧挨放着特蕾西亚与她的夫君弗兰茨一世的棺椁,离他们最近的是他们的大儿子约瑟夫二世的棺椁。在弗兰茨·约瑟夫墓室里,并排放着三个棺椁:弗兰茨·约瑟夫二世居中,伊丽莎白皇后和鲁道夫皇太子分列两边。特蕾西亚的父亲查理六世的棺椁则陈放在查理墓室内。


在整个墓园里,特蕾西亚的棺椁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特蕾西亚在哈布斯堡家族的地位还表现在这样一点上:在皇室墓园里除了这144个族人外,存放的唯一一个外人的棺椁是特蕾西亚的老师——卡罗利妮·富克斯一莫拉特女伯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