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记》之秦本纪—春秋五霸,秦国崛起

 金色年华554 2017-11-30

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名任好。秦穆公我在初中历史课上就知道,但是加深印象要感谢一个人,不过这个人看上去似乎和历史没有什么关系,他就是香港漫画大师黄玉郎。他有一部作品叫做《春秋战雄》,男主就是嬴任好,即秦穆公。尽管漫画里有大量荒诞不经光怪陆离的描写,但是对于人物算是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吧,总之一个字很牛!


秦穆公嬴任好本尊

秦国位于中国西部边陲之地,和中原诸国在地理位置和人才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发展,秦穆公很重视人才。正是通过几代君主的不懈努力和传承,到了秦始皇才能够消灭东方六国一统天下。

每一代出色的君主身边必有一位能臣或者说贤臣,就像五霸之首齐桓公身边有管仲。尊王攘夷这个办法就是管仲之谋,而且在后世被人多次运用,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就不得不说和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齐桓公之后齐国就没落了,因为没有传承,且很多政策没有延续。

而秦穆公的身边也有很多能人贤臣,其一就是百里奚。百里奚一生命运坎坷,年轻时并无建树求什不成,中年了到处奔波,到了老年才在虞国当上了大夫,不过不就虞国就被灭了。后百里奚被当做晋国公主的陪嫁到了秦国,他深以为耻,便逃离了秦国,但又被楚国俘获。

秦穆公久闻百里奚贤名,但又怕楚国不放人,因此用五张黑羊皮将百里奚赎回了秦国。这个时候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了,是一个老人,在东方诸国很多人的眼里就是个行将就木的死老头,根本没放在眼里。


百里奚夜读不倦

秦穆公初见百里奚时也心存疑惑,不禁脱口而出“太老了!”百里奚立刻用姜子牙的故事予以回击,“姜尚八十岁还可以拜相,我才七十岁而已。”秦穆公立刻意识到这不是个一般的老头,对于秦穆公而言,得到百里奚如获至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我看来很多人生智慧不到一定的年龄,不经历一定的变故便不会有体会。百里奚问秦穆公,自己乃亡国之臣,怎可用?秦穆公说灭国非先生之过,正是因为没有用先生的计策,虞国才会灭国。

百里奚上任后不久就给秦穆公推荐了自己的一位好友蹇叔,这位蹇叔不仅是百里奚的好友,还有识人之能,辨事之功。他为秦穆公分析了天下大势,支出秦国地处边陲,要休养生息,恩威并用,健全律法,赏罚分明。在秦攻击郑国时他和百里奚都预见到此战必败,并举出了几条理由,论据充分绝不是事后诸葛亮。

穆公封蹇叔担任右庶长,百里奚担任左庶长,称为“二相”。二人成为了秦穆公的左膀右臂,二人的儿子加上西乞术合称“秦国三将”,这五个人基本上构成了秦穆公时期的文武班底。就是靠了这个班底,秦穆公才击败了强大的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可以说秦的崛起得益于几代人的努力,第一是秦穆公、百里奚和蹇叔,他们让秦国由弱变强,起到了承上的作用。后面是秦孝公和商鞅,商鞅变法让秦国一家独大傲视群雄。


左庶长商鞅变法

当然很多人是对秦穆公或者说秦国有想法的,我最开始的时候也一直存有这样的想法,暴秦苛政就是历史老师一直灌输给我的认识,对此我曾深信不疑。

直到最近几年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我对很多认知产生了怀疑。我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就算以前自己深信不疑的事也会产生怀疑。这里秦穆公能成为天下霸主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知错能改,敬贤礼贤。

秦穆公虽然说出百里奚太老了,言下之意是太老了就不中用了,但他发现百里奚确有才能后立刻就纠正了自己的说法,并将国政交给了百里奚,对贤者给予充分的信任。在秦国三将战败后,自己能穿孝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继续委以三人兵权,以至于最终击败了强大的晋国一雪前耻。

二、恩怨分明,四海归心

秦穆公对晋国有着很复杂的情感,可以说又爱又恨,当晋国遭遇天灾需要粮食时,秦穆公采纳了百里奚的建议,百姓无罪,体现了明君风范,当然这种说法我认为是一种宣传而已,至于始作俑者当然是身边的贤臣能人了。同时他又助晋文公重耳回国继承大统,为了重耳这位兄弟可以说是费尽心思殚心竭虑。不过换一个角度,重耳不过是秦穆公要控制晋国的一枚关键棋子,他自然要鼎力相助。收买人心和四海归心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失败者的自白,一个是成功者的史书罢了。

三、英明果敢、多谋善断。

秦本纪的最后有这么一段描写,说的是秦穆公死后有很多人陪葬,这里面还包括一些秦国的能臣,因此说秦穆公最后有一个大污点不能成为霸主。我看后跟不以为然,因为如果此事属实,那么秦穆公岂不是老糊涂了,让能臣陪葬,谁来辅佐自己的儿子呢?我看除非是发疯了,否则我都不会搞这么蠢的事。如确实让能臣陪葬,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这几个人对于太子是有威胁的存在,如不剪除后患无穷,这才是最合理的解释吧。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