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记》之孝景本纪—削藩诛错,五祸成国

 金色年华554 2017-11-30

作为太平盛世“文景之治”里的景帝,和文帝相比,对内继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对于文帝时期势力不断扩大的诸侯采取了制约的措施即削藩巩固君权,但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景帝年少时很有想法

一、清君侧,诛晁错

提到汉景帝,我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清君侧,诛晁错”。这里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就是晁错,这个人在汉景帝时期是一个很受推崇的人物,他提出了削藩的建议并被景帝接受。不过因操之过急,导致发生了“七王之乱”,这个时候晁错被汉景帝诛杀。很多人会说汉景帝这是卸磨杀驴,颇有点“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味道,这是韩信在被高祖刘邦夺兵权并下狱的时候发出的感慨。其实晁错和韩信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因为他的方法太激进,失败是必然的,怨不得别人。


文学家有点理想主义

诸侯权力过大直接影响中央的统治,因此削藩撤藩是必须的。文帝时不做这个事是时机不成熟,到了汉景帝时,景帝认为成熟了,而实际上我们会发现直到汉武帝时推行“推恩令”时,还是差点把自己给搞死,变革都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没有流血没有牺牲的变革少之又少。

晁错给汉景帝提出了削藩的建议,在我看来这是一剂猛药,晁错自己可能也没有预见到会有如此剧烈的反抗,“七国之乱”就是由此而来。在这一点上晁错就没有汉武帝时的丞相主父偃来的高明,他的推行的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诸侯权力过大的问题,而且采用的是温水煮青蛙的办法,把矛盾转移了。但没有了晁错的尝试,就没有了主父偃的改进,每一次试错的过程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是必然的。

杀晁错是必须的,这里体现了景帝的“断”。面对这个危险的局面,汉景帝首先想到的是要让七国出师无名,因此杀晁错是必然的,至于用什么方法杀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杀了晁错,七王之乱的性质就从清君侧变成了造反,名不正言不顺,讨伐就有了足够的依据,出师有名。同时诛杀晁错还可以为汉景帝调兵遣将争取时间,后来窦婴和周亚夫出马很快就平定了叛乱。可以说晁错的死是有价值的,他没有白死,他的死换来了七王之乱的终结。

背信弃义卸磨杀驴是一般人对汉景帝对待晁错的看法,而我的看法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就算没有人建议汉景帝还是会杀晁错。

二、五祸成国,此消彼长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第一是藩王势力过大,第二是权臣专权,第三是外戚干政,第四是诸皇子争位,第五是外敌入侵,能妥善解决矛盾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大家看一看就知道很多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但是可以分个优先顺序,但是文帝和景帝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其一是诸侯的权力过大,影响中央的控制,君权削弱导致很多政令不能畅通,国中之国的问题十分眼中。其二匈奴一直威胁西汉政权,也就是外地入侵的问题十分严重。

对于匈奴景帝按照文帝时的做法采取了防御态势,毕竟还没有实力和匈奴刚正面。这样就为汉武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李陵、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的诞生是必然的,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景帝对于诸侯采用的策略是削藩,但同时君权又要依存于其他势力的支持,但削藩等于去掉了诸侯的支持,那么皇帝就要依靠一些其他的势力,这里无形中就把外戚的势力增强了,毕竟这个支柱更加可靠。窦婴确实很给力,他是窦氏家族里不多的能人,当然其他的人说是饭桶都有点高看了点。

在平定“七国之乱”中,除了一代名将周亚夫之外还有一个人叫做窦婴,提到窦婴就让我想起了窦太后,就是汉武帝的奶奶,一个厉害的女人。她比吕雉差了一点,不过给汉武帝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了对付窦氏一族,费尽了心思,她的存在带来了另一个词儿就是外戚专权。看到了吧,没有资本,没有能力,没有时势,你想成就事业基本是不可能的,所谓成功不过是诸多条件具备后的结果罢了。

上面我说的五种情况往往存在此消彼长的状态,但只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就不会发生所谓的天下大乱,但很多亡国之君就是没有做到平衡,让矛盾集中爆发,因此才亡国的。


我其实不老是累的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