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故宫珍宝塔(清·七尊)

 安东老王 2017-11-30


 

一、金发塔

故宫金发塔:中华古塔通览(28)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的老屋

 年代:清;  特点:金制,袖珍

 

故宫金发塔,现藏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内。为袖珍文物塔。

塔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是乾隆皇帝为纪念其生母崇庆皇太后,造此塔以存放皇太后生前梳落的头发,表示对他怀念,故名金发塔.塔高1.5米余,底0.75米余见方.由下盘,塔肚、塔脖、塔伞、日、月以及用松石做成的缨络等组成。纹样商讨,构图完美。精细而繁复,高挺而玲巧,不愧为一件稀有的艺术佳作,这座绚丽璀灿的金发塔,共用黄金3009两9钱8分,(系六成金)折计107.5公斤。塔内又有一长方形金匣,存放头发之用.还供奉无量寿佛一尊。至今200多年来,依然闪闪发光,充分显示出当年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 按本通览>>>编录体例,将故宫所藏七尊珍宝塔列为附录。

(资料出处:参见塔魂东城 故宫珍宝塔。)

 

二、金嵌珍珠宝石塔

东城 故宫珍宝塔——北京塔之一百二十七(二) - 塔魂 - 塔      魂

 

清代塔,通高一百六十二厘米,底边长八十二厘米。塔座方形,錾刻铃杵纹、宝相花纹,束腰饰狮子纹。三层圆形塔基,錾刻莲瓣纹、梵纹,嵌宝石。塔身肩部饰兽面,口衔璎珞。塔身正面设龛门,门沿上镶嵌珍珠两周。塔刹十三层,刻满梵纹。鼓形华盖,周沿悬垂由一千多颗珍珠、珊瑚珠、青金石组成的璎珞。日、月为红珊瑚和白玉制,宝珠为猫眼石。塔下配木质金漆莲瓣须弥座。
        此塔原供奉于重华宫崇敬殿佛堂中,塔共用黄金八点五万克,大珍珠二百九十三颗,绿松石、红珊瑚、青金石等各种宝石五百余块。

 

三、金累丝嵌珠宝塔

东城 故宫珍宝塔——北京塔之一百二十七(二) - 塔魂 - 塔      魂

 

金累丝嵌珠宝塔,清乾隆年间造,通高七十一厘米,底座边长三十八厘米,重十七点七公斤,清宫旧藏。
正方形须弥座四周饰绿松石、青金石、红珊瑚制成的回纹、缠枝莲纹和莲瓣纹,间嵌水晶一百二十块,束腰处嵌红宝石等二十块。座面上饰松石、珊瑚缠枝莲纹,绿松石制护栏,望柱嵌珍珠十二颗。圆形坛城塔座两端为青金石嵌松石莲瓣,间嵌红、蓝宝石、碧玺、猫眼等六十块。塔身满饰红宝石组成的菱形格,内饰绿松石制“万福万寿”图案。塔肩部饰八个绿松石兽面纹。塔底部用青金石、珊瑚嵌饰海水江崖、杂宝纹。塔身正面设龛,内供青金石偶像一尊,龛门嵌红、蓝宝石、碧玺十一块,前阶金嵌白玉莲瓣,龛门上白玉匾额,描金书乾乾隆御制“无量寿佛赞”。塔刹十三层,嵌红、蓝宝石、以绿松石宝相花相隔,绿松石、青金石制莲花座。嵌满宝石的华盖上,以大红宝石为日,十颗各色宝石,绿松石饰火焰,塔顶宝珠镶嵌大珍珠一颗。
         此塔通体金累丝嵌珠宝,做工精美,用料珍贵,代表了清代工艺制品的水平。

 

四、金嵌宝石八角塔

东城 故宫珍宝塔——北京塔之一百二十七(二) - 塔魂 - 塔      魂

 

清代八角塔通高一百二十三厘米,底座径二十二厘米,重四十五点九公斤,清宫旧藏。
  塔身八角形。塔基上下有青金石、翡翠嵌成的莲花瓣,束腰处有呈托举状的小金人八个。塔身八面均设有佛龛,内设佛像,龛门沿嵌红宝石一周。塔身錾刻缠枝莲纹,间嵌红、蓝宝石,塔肩为兽面纹,兽口衔璎珞,嵌红、蓝宝石、绿松石、碧玺、水晶、猫眼石等。塔刹九层,每层八个佛龛共七十二个佛龛,龛内佛像分别用白玉、玛瑙、青金石、翡翠、碧玺、琥珀等制作。每层间有青金石塔檐,龛门均嵌红宝石一周。华盖周沿垂以松石、青金石制成的万福万寿璎珞。塔顶为八边形座,青金石护栏,金月、翠日,间设佛龛。塔下配紫檀八角须弥座,镂空雕花护栏。 
  此塔造型新颖独特,工艺精美别致,整体珠光宝气、富丽堂皇,为清宫造佛塔之佳作。

 

五、青金石嵌珠石塔

东城 故宫珍宝塔——北京塔之一百二十七(二) - 塔魂 - 塔      魂

 

青金石嵌珠石塔,通高六十七厘米,座高八厘米,清宫旧藏。
  铜镀金三层圆形塔座,錾刻宝相花、卷草纹、嵌绿松石、青金石、象牙。塔身为青金石制,外壁刻填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肩部设四个银镀金兽面,口衔珍珠、绿松石、青金石制成的坠链与华盖相连。正面设佛龛,前有玉石雕刻台阶,银镀金龛门、錾刻二龙戏珠纹;龛门口置玻璃一块,描金书乾隆御制“无量寿佛赞”;龛内供金佛一尊。塔刹十三层,饰莲瓣纹。金质錾花华盖,嵌青金石梵文一周、下垂珍珠、绿松石璎珞,碧玺坠角。塔顶日、月、火焰、宝珠,分别以红宝石、碧玺、绿松石、珍珠嵌饰。
  此塔工艺细腻、精湛。陈设于清宫佛堂中,属藏传佛教龛塔。

 

六、青金石嵌珠石塔

东城 故宫珍宝塔——北京塔之一百二十七(二) - 塔魂 - 塔      魂

 

青金石嵌珠石塔,高六十七点五厘米,座高九点八厘米,径二十三厘米,清宫旧藏。
铜底金三层圆形塔座,錾花纹地,嵌绿松石卷草纹,间镶红、蓝宝石、猫眼石四十五块,塔身青金石制,塔肩饰金缘嵌宝石、绿松石璎珞,兽面四个,口衔环,上有金链与华盖连接。正面设龛,龛门前接玉石台阶,门上立玉匾,上刻“无量寿佛”四字。龛门金制,嵌饰绿松石卷草纹,镶嵌红宝石九块,内沿嵌珍珠六十九颗。龛内供绿松石坐佛一尊,双手托经珊瑚宝瓶。塔刹十三层,雕饰卷草饰。金錾花华盖,嵌绿松石梵文一周,下接珍珠、松石璎珞,红宝石、芙蓉石坠角。塔顶日、月、火焰、宝珠为金镶绿松石嵌碧玺,红、蓝宝石。

 

七、大金塔

东城 故宫珍宝塔——北京塔之一百二十七(二) - 塔魂 - 塔      魂

 

大金塔珍藏于珍宝馆内。高约一点三三米,覆钵式,塔座为金漆莲花瓣须弥座。该塔共用黄金一百七十公斤,绿松石、青金石和珊瑚石三百多块,刹顶宝盖由一千多粒小珍珠串成。


 

附:流失的清宫佛塔(收录五尊)


清初帝王深谙政治统御手段,或临之以皇权,凭借雄厚武力扩大其版图;或怀柔以宗教,包容尊重各种信仰与传统,以博取汉族及边疆各族的向心力。因此为蒙藏人民所信奉的的藏传佛教逐步代替萨满信仰成为清代宫廷宗教。流传至今的藏传佛教文物除了文书档案,佛经,绘画之外尚有佛像,佛塔,法器,供具等等。
        参照故宫博物院的收藏记载而言,这些藏传佛教供器,原本多放置于清宫中的慈宁宫、养心殿、雨花阁、中正殿,亦有供奉于承德避暑山庄和沈阳盛京故宫。从制作来源来分,则有西藏进贡作品与清宫廷造办处作品二类。
康熙十九年(1680),清宫汇集四海名匠,收罗各地奇珍,设立了内务造办处,从雍正到乾隆年间以精工制作了大量木、漆、牙、玉、料、鎏金铜及珐琅器,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藏传佛教的供器。
        随着清末清廷的腐朽没落,外虏列强入侵的抢夺,封建王朝的垮台,相当多的清宫文物被流失。下面是塔友塔魂搜罗到的几件佛塔图片。

 

流失的清宫佛塔——北京塔之一百二十七(五) - 塔魂 - 塔      魂

保利拍卖的清宫铜胎掐丝珐琅宝相花纹佛塔

 

清乾隆时期铜胎掐丝珐琅宝相花纹佛塔,塔高四十厘米。拍卖价:一百二十万至二百二十万元。
此件铜胎鎏金掐丝珐琅宝相花佛塔为造办处珐琅作作品。铜胎,露胎部鎏金,通体以浅蓝色掐丝珐琅为主,塔由塔刹、塔身、塔座三部分组成。塔刹由日月同辉、华盖、相轮组成,华盖上饰有六字真言,相轮十三层。塔身覆钵式,正面有佛龛,内供描金佛像。塔身上层饰多组獣面鎏金缨络纹,腹部饰有掐丝珐琅宝相纹。须弥式塔座呈方形,分有上下二层,中间束腰,饰有珐琅卷草纹和仰莲纹。用料饱满纯正,鎏金亮丽,打磨精细。
        故宫博物院和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各有一件藏品与本拍品极为相似。与乾隆御窑厂烧造之各色粉彩佛塔亦与本拍品形制相类。乾隆造办处活计档中,有关于乾隆帝亲自参与珐琅塔设计的明确记载。如:“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郎中白世秀、员外郎金辉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现做珐琅塔上四角佛不要。钦此。’”又如:“十一月二十六日,……将掐丝珐琅塔样上写得咒语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咒语等写得细了,着放粗另写呈览,准时做珐琅月白字或青字。钦此。’”本件珐琅塔上的梵文真言即为笔道粗重的青色字。此塔早年流失海外,曾属某宫殿虽不知,但实属乾隆时期造办处之精品。在拍卖市场中,此类珐琅佛塔罕见其踪。

 

流失的清宫佛塔——北京塔之一百二十七(五) - 塔魂 - 塔      魂

纳高拍卖的铜嵌宝佛塔

 

清代铜嵌宝佛塔,高七十六厘米。塔座方形,束腰錾刻对舞狮子,三层圆形坛城满刻宝相花纹,并镶嵌各种宝石。塔身肩部錾刻兽面,口弦璎珞,正面开佛龛。佛龛四周錾刻宝相花,并嵌各种宝石。塔刹十三层,满刻梵文。同类相似器物与故宫博物院藏乾隆皇帝为其生母供奉生前脱落头发而专门制造的金发塔,其工艺造型、纹饰等,可与之相比较。

 

流失的清宫佛塔——北京塔之一百二十七(五) - 塔魂 - 塔      魂

铜鎏金天降宝塔

 

铜鎏金天降宝塔为纪念释迦牟尼升天为母说法后重返人间而建,藏语称“拉播曲丹”,通体鎏金,塔身正中开眼光门,内中供奉有释迦牟尼佛降魔成道像。整体造型修长,十三天细瘦,两侧垂塔耳,最上层是日盘和月盘,四面有阶梯,象征着通天之路。须弥座雕饰精美,束腰壸门正中饰摩尼宝珠,两侧为二狮子,边框饰莲花纹。塔遍身镶饰松石、青金石、玛瑙,日盘上嵌珍珠,整体富丽堂皇,雕饰精美,金光悦目,色彩斑斓,无以复加,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代表清代工艺最高水平,是乾隆时期宫廷制作的鎏金佛塔精品。此塔原为清乾隆年故宫雨花阁佛堂陈设,今现身二千零七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为日本收藏家旧藏。

 

流失的清宫佛塔——北京塔之一百二十七(五) - 塔魂 - 塔      魂

彩绘藏式佛塔

 

彩绘藏式佛塔为乾隆御制瓷质法器之精绝代表,高四十五厘米,装饰妍美华丽,尊贵不凡。喇嘛塔由须弥座式塔基、覆钵式塔身和十三天相轮塔刹三大部分组成。通体纹饰繁缛,设色秾妍:塔刹上部银质雕刻连珠纹的葫芦如意宝顶;华盖錾刻花卉纹祥云纹;塔刹十三天,与塔身同以松石绿地粉彩为饰,分绘卷草纹及缠枝宝相花;肩部绘藏传佛教特有的神兽纹和璎珞花卉纹;腹部主体纹样以缠枝宝相花装饰;须弥座面主体装饰胭脂红地粉彩勾莲纹,肩部、胫部及座子的台阶处饰卷草纹、仰莲瓣纹、覆莲瓣纹、回纹、圆珠纹和花卉装饰带;贲门佛龛口沿描金并外饰蔓草纹一,内置鎏金佛像一座,法相庄严;贲门和须弥座内壁罩松石绿釉。绘画工致殊常,彩料精妍,璀璨辉煌,彰显出庄重华丽之皇家气质。此塔现身二千零九年秋季拍卖会,原为故宫佛堂陈设。

 

流失的清宫佛塔——北京塔之一百二十七(五) - 塔魂 - 塔      魂

金佛塔

 

清乾隆年间的金佛塔,高三十八、宽十四点二厘米,重三点四五千克。金佛塔顶部日月托起镶有三颗红宝石的火焰形顶,伞部垂铃,塔身饰兽面和缨络纹并嵌珍珠四粒,龛内置一无量寿佛坐像。塔座饰莲花并有栏板,整体简明肃穆。此佛塔出现在香港古董拍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