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官服到底长啥样?竟被电视剧欺骗多年(图)

 f7319 2017-11-30

资料图

因为对宋代历史比较感兴趣,有时候,我也会找一些宋朝背景的电视剧看看,但是非常遗憾,以宋代为背景的电视剧少之又少。偶尔有一两部戏,但都是粗编滥制的狗血剧,制作还算精良的大概只有《大宋提刑官》,但里面的许多细节,还是经不起推敲,比如剧中宋慈说:“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宋朝人肯定不会说这句话,因为这话是清代才流行起来的。

我小时候,倒有一部宋朝题材的电视剧非常火爆,那就是金超群主演的《包青天》,陆陆续续拍了几百集了。但现在回想起来,这部戏从服装的角度来看,可谓槽点满满,剧中包拯身穿的公服,花里胡哨的,哪里是宋人的服装,分明就是舞台上的戏服。

——我总觉得,既然不是架空时代背景的古装戏,故事情节你可以虚构,但服装等道具,总得考究一点吧,至少得基本符合史实吧。比如《步步惊心》这部电视剧,你既然改编成清代的背景,那剧中人物总应该是清人装扮吧,总不能让清朝人穿明朝人的官服吧。

而《包青天》中的包拯,一身公服却是这样的:

资料图

这是什么服装?是戏服。戏服才是这个样子的。

其实,宋代的官服是非常简洁、大方的,并没有那种舞台戏服式的花里胡哨的装饰。前几年,有人拍了一部《神探包青天》的连续剧,情节我就不吐槽了,毕竟是戏说嘛,但剧中包拯的服装还是将我雷了一把,来看看:

资料图

这身官服胸前的图案是什么?是“补子”吧。但宋朝公服是没有“补子”的,“补子”要到了明清时期才成为官员服装的标配,你让宋朝的包青天穿上了明朝官员的补服,也太雷人了吧。

关于“补子”,再扯几句。“补子”就是缝在官服胸前与后背的那个花鸟图案,用于表明官员的官位品级。明代的文官,“补子”图案是这样的: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清代的文官,“补子”图案略有修改:一品鹤、二品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

好像是前年吧,有人向我介绍了一部宋朝题材的电视剧——陆毅主演的《苏东坡》,说此剧制作十分讲究,有历史学者把关云云。我找来一看,立即被雷得里嫩外焦,槽点太多了。别的不说,就说剧中苏轼的那身官服:

资料图

还是出现了一个醒目的“补子”。这些搞电视剧服装设计的,怎么就这么喜欢画蛇添足地给宋朝官服加上“补子”啊?是觉得“补子”很漂亮吗?很有审美上的品位吗?如果是,那他们的审美应该是乾隆教出来的。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宋朝官服的款式:

宋人公服为曲领(圆领)大袖,下裾加横襕,腰间束革带,头戴幞头,脚登靴或革履。三品以上公服为紫色,五品以上用朱,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青色。元丰年间改为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凡绯、紫服色者都加佩鱼袋。

资料图

北宋《司马光告身》上附有一幅司马光的画像,画中的司马光身着公服,这才是真实的宋朝官服形象。开封府知府的品秩为从四品,所以包拯的公服颜色应该是红色,跟图中的司马光一样。

原标题:包青天、苏东坡的官服怎么可能是这样子的

来源: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号wugoudaso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