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味“广东狼毒”治愈痰眩:以辩证的思维理性看待民间偏方!

 乐乐书屋 2017-11-30

导读

对于民间偏方,我们要善挖掘,并以中医思维切切实实地去研究其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不偏信,不盲目推崇,也不能持着个人偏见未研究就否定它们。本文所提到药物部分为有毒药物,切不可随意模仿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作者:杏林少年

编校:瑾轩


前几日一个双下肢水肿的六十几岁阿姨因输液室人满为患遂借用诊室的床躺着打吊瓶,其体型肥胖,肌肉松弛。因聊得比较投机,所以她顺便说了很多以前患病的经历。大概三年前,阿姨患很严重的眩晕症,起身、走路就天旋地转,在多家医院的脑病科、神经科等看过都不见好转,也曾找过中医院的中医科教授,喝了十几天中药也没有改善。(应该是没有辩证清楚) 后来小区里的一个长者告诉她用路边长的广东狼毒治好自己的眩晕症的故事。

具体方法

1、在路边挖回广东狼毒,除去叶子和茎,剩下根茎,去皮,切片,烘干,待用;

2、用烘干的切片十余片,大概30-50克,煮水,先用筷子沾点汤水在舌头,若感觉舌头甜甜的就把剩下的一碗水喝完,若舌头发麻则把汤水倒掉,不适合。

阿姨说她试了一下,感觉舌头甜甜的,于是把汤水喝了下去,当天即感觉眩晕感减轻,再喝第二碗,眩晕感已经消失,全身感觉轻松。此药不能多服,多服中毒。后来她又遇到一个熟人患天旋地转的眩晕,用这种方法一次治好。

我听着感觉好神奇,但我不是一个盲目相信偏方的人。听着阿姨之前患晕的过程,我判断是风痰眩晕,应属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导痰汤加减之类,故马上想到广东狼毒应该属于天南星科属的植物。于是马上百度了一下:


广东狼毒

别称:海芋、野芋、瓣莲、观音芋、老虎芋、山芋头、大根芋、天芋等,为天南星科植物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Schott的干燥根茎,切块或片。 海芋的茎和叶内的汁液有毒,不可误食或弄进眼中。(摘录于百度百科)

果不其然!偏方归偏方,但其实偏方还是要辩证的,偏方的使用还是有证可循的!天旋地转式的眩晕多属痰眩,而且症状明显,所以普通大众也比较容易和将其和其他眩晕区别开来。

我们如果深入学习中草药便会发现同一科属的植物功效大多相同,或有共同之处。如大戟能峻下逐水,大戟科的其他草药也具有逐水的功效,如狼毒(非广东狼毒)为大戟科植物,具有泻水逐饮之功。

天南星:又叫掌叶半夏、 天南星、麻芋果,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的块茎。燥湿化痰,祛风定惊, 消肿散结。治中风痰壅, 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 惊风, 破伤风, 风痰眩晕, 喉痹, 瘰疬, 痈肿,跌扑折伤,蛇虫咬伤等。神农本草经只载虎掌,天南星之名始载于《本草拾遗》,其常与半夏配用,用于治疗风痰眩晕,如导痰汤,可配半夏、天麻、橘红等治痰涎壅盛所致的中风眩晕等。

天南星

  

本文讨论的广东狼毒随处可见,在路边、河边、村庄旁等皆可见,小时候很喜欢玩狼毒花,把它拗断之后汁液流到皮肤上或者只是碰一下花蕊就奇痒无比,这种痒的感觉试过一次就会让人记忆深刻,但痒感多可以一天内消失。

广东狼毒为天南星科的植物,辛,寒,大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治斑痧发热、绞肠痧、腹痛吐泻。外用治痈疽肿毒、瘰疬痰核、疥癣、蛇犬咬伤等。 其功效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天南星,也可以用治痰、肿、风、毒。故在本文的案例中,广东狼毒发挥了类似生南星的作用,至于点舌实验,若入舌为麻则表明不对症,入舌为甜,则表明有痰湿雍滞,就可以“对证”下药。

路路通

前段时间在某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篇路路通治顽固性荨麻疹的文章,被多人认为是一个好偏方。其实我们去翻阅关于“路路通”的中药书籍就会发现,路路通本身就具有祛风通络,除湿利水的功效,历代本草记载可治湿疹、癣疾、疥疮等皮肤病。且荨麻疹多有风团样红色或肤色皮疹,瘙痒难忍,偶有轻微水肿的特点,中医辨证多为风、湿、热,色红为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多痒多风,且久病多入经络,路路通通经络下乳祛风、除湿利水,《纲目拾遗》:'通行十二经',且水、血同源,血行风自灭,水行风自灭,无水不见风,其内服在根源上拔除了荨麻疹的病因,也可外用。但荨麻疹的病因并非只有风湿热,血虚也可生风,血热也可生风,外感风邪、营卫气血不和、脾虚不运致土不能生金,肌肤失于濡养等也可致荨麻疹,也有听闻单味红枣或者黄芪长期内服治愈荨麻疹的案例,如麻桂各半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桂枝汤、荆防败毒散等也是历代记载用治荨麻疹的方剂,故前提都需要认真辨证。

路路通

对于民间偏方,我们要善于去挖掘出来,并且以中医药的思维切切实实地去研究它们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并把其应用于实际,不偏信,不盲目推崇,也不能持着个人偏见不去研究就否定它们。偏方其实并非偏方,偏方的应用也并离不开中医辩证论治的大前提、大原则。作为中医学子、中医工作者,我们不能有那种巧遇偏方的侥幸心理,然后就把中医经典抛弃身后。所以先难后易,先学习经典,有了最基本的概念之后再去学习内外妇儿各论,再去学习医案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再者,就如夜炎老师所言,学习中医医案要去看古代医家的医案,他们当时只有中医的办法,遇到千奇百怪的病人只能背水一战,而不是像现代某些中医一样可以借助于西医,参考那些所谓的检验报告的数据,临床疗效也参考检验报告,这纯粹是中医功底不够深厚、对中医还没有足够的信心,是没有中医信印的表现,勿学之!

本文关于中药的部分信息参考于百度百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