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新中医 人气:158 发布时间:2017-06-16 摘要: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基础理论研究所原所长孟庆云讲起中医的起源,引经据典,引人入胜。中国传统医学,简称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其价值观的体现。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基础理论研究所原所长孟庆云讲起中医的起源,引经据典,引人入胜。中国传统医学,简称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其价值观的体现。 孟庆云讲起中医的特质来耐人寻味,中医药的发生发展,除了取决于实践经验之外,还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宝命尊生理念、天人一体的医学观、中华民族的系统思维方式、哲学思想等关系密切。 传统文化特质决定中医理论规范 中医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铸就了中医学理论规范,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学逐渐形成了一批原创性的医学发现和医学发明,如藏象、经络、精气神、气血津液、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等理论和针灸、中药、方剂、气功等医疗技术。“比如说中医的辨证论治,望闻问切有时比现代医学的仪器还要先知先觉。中医一看病人气色,印堂发亮,病人在好转。当时仪器检查血象没有指标下降,过几天再检查血象下去了。还比如,中医看人中能看出子宫的形状,如果有的女性患者是幼稚子宫,中医通过观察她的人中就能看出来。”孟庆云讲述。 早在原始社会,先民适应生存抗击病患需要,由此产生医疗活动。《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写道:“砭石从东方来,毒药从西方来……针从南方来。”古代流传下来的医疗方法是中国各民族的经验的汇集。中医与传统文化、科学技术乃至经济发展都有密切关系。 夏周时期中医开始与哲学联盟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们就用砭石作为治疗工具。1963年,在内蒙古多伦头道洼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中国第一枚新石器时代的砭石,之后又在各地出土了用于医疗的骨针、陶针、竹针,说明针灸技术发展到现在使用钢针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在战争的伤害救治中,先民们很早就开始了外科手术。1999年以来,考古学家先后在青海地区马家窑文化遗址和山东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头骨鉴定中确认,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古人就曾成功地施行过开颅手术。 夏商时期医巫并存,在巫的治疗行为中,有一部分是有效的医疗实践。在卜筮的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内容,对人体的生理、解剖、疾病及其症状的描述比较具体,对病因和诊疗经验有较多的积累。“在这时,医学开始与哲学联盟,阴阳五行、整体观念、预防思想被引进医学,成为中医学理论的先源。”孟庆云认为。 中医特质与传统文化有机融汇 “中医学的内在特质与中华民族传统思维和传统文化有机融汇在一起,这是与西医学的本质区别。”孟庆云讲述。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环境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天地相应”或者“人与天地相参”。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相应观”在中医学的体现。 中医以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审视生命、健康、疾病等生命现象和医学问题,五行理论中木、火、土、金、水之间的相生相克,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在中华民族传统思维中,时间和历史的观念强于空间观念,人体的生命过程是由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组成,因为,中医学对人体时间结构研究很深入,“同样是患了感冒,冬至和夏至用的中药就不一样。”孟庆云讲述,中医提出了阴阳终始,病遇节发,要“因天时而调气血”等一系列养生和治疗原则。 |
|
来自: 紫気東來 > 《★神聖工巧望闻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