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五运六气里的太过,不及,平气之年我们现在来说说这个话题, 一年的五运六气以大寒交日为起始, 如果遇到太过之年会出现节未至而气先至。 就是下一年(2018戊戌年)的运气会提前出现, 反之像今年的起始之气则延迟到大寒交日之后出现。 那这个先至是先到什么时候呢? 一般是一候到二候为度,也就是五到十天。 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 今年是木运不及所以全年六气都晚五天到十天才发生。 下年2018年戊戌火运太过则会先于大寒一候到二候。 说起这个,大家估计印象比较模糊,比较抽象,那么我们来看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们就考察2017年的立春相对于春节的日差, 上图可以看到2017年的立春比春节晚了六天,我们继续看看年底的情况。 立春比春节早了十二天。 其实,大寒节气的交日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是可以类推的,就是: 不及之年,年初时节先至,气未至;到了年终气已尽,节未至; 太过之年的情况是相反的,年初时节未至,气先到,到了年终时气未尽,节已过。 可以把不及之年比喻成一个瘪着的气球,太过之年比喻成一个饱满过度的气球。 在五运六气中, 甲己合化土运,甲太过,己不及; 乙庚合化金运,乙不及,庚太过; 丙辛合化水运,丙太过,辛不及; 丁壬合化木运,丁不及,壬太过; 戊癸合化火运,戊太过,癸不及。 太过不及之年,看年份的天干, 同时有一些年份虽然太过,或者不及,经过司天之气的调配,会成为平气之年。 当然进一步可以细分成岁会天符,太乙天符等,这里先不细讲。 关于五运六气的太过不及,就简单说这么多。 ps: 关于节气的解释,什么是节?什么是气? 一般来说,现在的人把节和气合成为节气,一年分成24节气,其实节是节点,气是天地之气,而24节气是一种等分点,前面所讲是,把太阳历节点(24节气)和夏历的节点(农历)的日差进行一个对比,其实,都是节的对比,气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游走不定,却有一定的规律,好像空气中的压强一样,有势能的。 |
|
来自: 非学无以广才,... > 《占卜》